昨天,OpenAI CEO 山姆阿尔特曼在新开的博客主页发了一篇长文《智能时代》。全文大致内容是: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超级人工智能将在几千天后到来,到时候 AI 会改变人们的方方面面,人类也将进入智能时代。
这样的愿景从 ChatGPT 之父口中说出来,毫无疑问引起巨大关注。但和以往,网友们一边倒的称赞 GPT 的能力支持 OpenAI 不同。在长文下面,有网友吐槽山姆阿尔特曼又在画饼了。
比如有网友认为阿尔特曼在玩文字游戏:他预测几千天后超级人工智能就会到来,但这个几千天是 1000 天还是 9999 天,谁也不知道,这其中可是能相差个 2、30 年的。
这其实也从侧面反映了 OpenAI 的处境:不再是人工智能领域“真神”,正在被质疑淹没。
ChatGPT 刚发布时,OpenAI 是人工智能是“唯一答案”,而如今,OpenAI 的模型、盈利能力、团队、安全等,都在被质疑。
首先就是OpenAI 前几天发布的新模型 o1,被网友们认为没有新的突破。
OpenAI 表示,o1 模型会像人一样思考,在给出答案之前,会经历复杂内部推理阶段。这个过程中,模型会构建一个详尽且深入的思维链,而且还能不断完善自己的思维路径,识别并纠正自身错误。
o1 在复杂推理任务上表现的确出色,像 GPT-4 哦难以处理的编程、数学问题,o1 都能做的不错。
在Codeforces编程竞赛中,o1超过了89%的参赛者,在物理、生物和化学问题的基准测试中超越了人类博士水平的准确率。
但是,o1 仍然无法判断像 9.9 和 9.11 哪个更大的简单问题。有网友分析,o1 并没有在模型层次有明显优化,更像是一个工程层次的改进。甚至有人猜测:o1 就是 GPT-4o 微调后的 agent。
而且,OpenAI o1 也特别昂贵。与传统模型不同,o1 会在每个推理步骤生成多个候选项,并对它们进行评分,而这些隐藏的思考过程是要耗费tokens的,也就是要花钱。这意味着 100 tokens 的内容输出,可能会被按 1000 tokens 计费。
OpenAI第二个被质疑的地方,就是领导团队的稳定性。
在经历去年11月,OpenAI“逼宫事件”,展现在网友面前的OpenAI,是一个为了人工智能发展,团结一众的团队。
尤其是阿尔特曼被解雇后,700 余名 OpenAI 员工(超过全公司人数 90%)一起向董事会递交了一封公开信。他们坚持称,如果不让 Altman 回到公司,他们将集体辞职。
然而前几个月的离职风波,彻底打破了OpenAI团队滤镜。
今年2月,联合创始人Andrej Karpathy离职,并创办一家AI+教育公司Eureka Labs。今年5月,超级对齐团队负责人Jan Leike,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等高层的相继离职。
到了8月OpenAI联合创始人的John Schulman在社交媒体上宣布离职,并且直接跳槽到Anthropi,OpenAI的直接竞争对手。
目前,11位联合创始人,仅仅剩下3人,OpenAI的公司高层频繁变动未能稳定,势必对OpenAI的发展产生影响。
除了高层变动外,OpenAI对于普通员工的利益保护也受到质疑。
今年6月,据Vox报道,OpenAI会让员工在离职时签署带有非贬低条款的协议,不然就会损失一大笔钱。
而今年因为“泄密”而遭到解雇的Aschenbrenner,认为OpenAI解雇自己的真正原因是他写了一份关于 OpenAI 安全性内部备忘录。
OpenAI团队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就是关于OpenAI该如何平衡安全性和商业化。而这背后则是大家一直再质疑的:OpenAI作为一个非营利性机构,能否担负起“通用人工智能造福全人类”的重任?
尤其是,从目前的技术路径看来,实现造福全人类的AGI花的钱绝对不是非营利机构可以承担的。
最初,OpenAI 是在2015年以非营利组织的形式成立,目标是推进安全且有益的人工智能(AI)发展。但发起人承诺的10亿美元并未如期到位,OpenAI的资金很快就消耗殆尽。OpenAI不得不在2019年发起成立了OpenAI Global,LLC(OpenAI成立的具有盈利性质的公司)。
而且,随着scaling law持续发挥作用,OpenAI在GPT4、GPT5上的投入资源将会呈指数上涨。可以认为,如果没有微软持续不断的给OpenAI砸钱,连GPT4都可能要延迟好几年。但微软是一家上市公司,根本目的是要赚钱的。
这也就引发人们对于OpenAI和微软关系的怀疑:OpenAI还是不是一家独立公司;微软能不能通过OpenAI的技术来垄断盈利等等。
随着OpenAI接连被爆出资金缺口巨大,正在寻求更多融资。结合OpenAI的种种动作,可以猜测山姆阿尔特曼想让OpenAI上市。
今年 6 月份,媒体透露山姆阿尔特曼告诉一些股东,正在考虑将 OpenAI 治理结构转变为一家营利性企业。同月,OpenAI 还聘任了曾以 CFO 身份带领 Square 成功 IPO 的 Sarah Friar 作为新任 CFO。
无论OpenAI最终会上市还是继续保持非营利,但总不能打着OpenAI的旗号,做着CloseAI的事情。
最后,其实也是所有质疑的导火索:OpenAI产品越发越慢,饼越画越大。
GPT5迟迟没有动静(也许已经被o1替代),sora何时开放而不是仅仅活在论文里。
开博客写长文只是画饼的其中一招。他还蹭高调宣布OpenAI将要融资7万亿美元造芯片,重塑全球半导体行业。
时不时在社交平台展望一下AGI,顺便cue一下自家的产品。
o1发布时,拍了一系列短视频,搞得和综艺节目一样。
面对质疑,山姆阿尔特曼为了保持OpenAI的领先地位,不得不画更多的饼。
而更多的饼,却引来了更多的质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硅NewGeek”,作者:董道力,编辑:张泽一,视觉设计:疏睿,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