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AIGC

广电布局AIGC,不能只是挂牌子!

作者:传媒内参发布时间:2024-06-01

主编温静导读广电布局AIGC不能一哄而上后沦为“一地鸡毛”,更应警惕新一轮伪融合,主流媒体要用新体制来装AIGC新业务,实现从传播层业务向服务层业务推进。

来源:传媒内参(CMNC)

作者:唐瑞峰

“广电布局AIGC不能挂个牌子,生成几个视频作品就了事,主流媒体要深入挖掘并探索与AIGC技术相契合的落地场景,确保技术能真正服务于内容创新、传播效率和用户体验。任何浮于表面的尝试,都是对资源的浪费和对未来发展的阻碍。”日前,笔者在调研时,有融媒体专家表示。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媒介环境下,媒体融合走向关键阶段,广电布局AIGC不能一哄而上后沦为“一地鸡毛”,更应警惕新一轮伪融合,主流媒体要用新体制来装AIGC新业务,实现从传播层业务向服务层业务推进。

一哄而上后

避免沦为“一地鸡毛”

不难看出,广电行业拥有海量的视听数据资源、丰富的应用场景以及专业的视听人才队伍,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运用提供了肥沃土壤,广电媒体在AIGC领域拥有独特的机构性先发优势。

从实践中来看,今年以来,从总台、省级广电再到地市级广电,广电在AIGC领域的布局范围进一步向全国扩大,呈现“遍地开花”之势。截至目前,全国近十家广电机构已经成立AIGC相关工作室,一些广电机构虽然没有对外官宣成立相应的工作室,但也已经涉猎AIGC领域。

无论是融媒体创新产品的集中亮相,还是AI主播重塑了电视节目的生产流程,或是在大模型层面的探索,AIGC在广电领域的应用正逐步深入到各个细分领域。广电借助AIGC技术为政务、文旅等行业提供了全场景服务的升级,为广电媒体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商业前景。

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传统媒体过于夸大技术的力量,认为新媒体技术主导了融合传播进程,决定了融合发展效率,“技术为王”的论调时而出现。

“元宇宙的迷雾尚未散去,AIGC的浪潮又汹涌而来,技术的飞速迭代让我们疲于奔命。我们仿佛被技术的马车拖着狂奔,却握不住缰绳。盲目追逐新技术不仅失去了方向感,更无力把握融合的实质。”

有一线融媒体专家认为,虽然广电行业表现出积极拥抱AIGC的热潮,但AIGC在广电领域的落地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如果仅仅只是对技术的盲目追赶,不仅让媒体融合心力交瘁,更可能真正的错失机遇,广电行业应避免成为表面上的跟风者。

据笔者观察,广电在布局AIGC领域时,也暴露出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广电媒体往往急于上马新项目,追求表面的技术光环,却忽视了深入的市场调研和切实可行的项目落地,最后却造成资源浪费,严重违背了“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

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广电媒体过分夸大AIGC技术的价值和影响力,将其视为媒体融合的“万能钥匙”,将新技术的引入和应用作为政绩工程来展示,却忽略了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和用户反馈。

还有一些AIGC项目在启动初期虽然声势浩大,但由于缺乏后续的投入和更新,逐渐失去了活力。这些项目往往因为资金短缺、技术瓶颈或市场变化等原因而停滞不前,最终沦为“烂尾工程”。

在笔者看来,广电媒体在布局AIGC领域时,需要避免盲目跟风、过度炒作、形式主义和缺乏持续投入等问题,应该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和用户需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通过加强技术研发和应用能力,充分发挥AIGC技术的优势,为广电媒体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体制机制革新

“一把手”决定成败

不难看出,AIGC很可能是传统媒体转型的最后机会。在媒体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广电媒体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内容质量、增强用户粘性,从而提升整体竞争力推动广电媒体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将AIGC技术通过与IP相结合,实现了IP价值的最大化利用。

在Web 3.0时代,AI的发展离不开算力、算法和数据三个核心支柱,伴随着AI成为驱动行业变革的重要力量,这三个要素共同构成了AI技术的底层支撑体系,也是广电行业适应和发展新赛道时必须面对和把握的要素。

诸如AIGC等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使得媒体需要不断投入资金进行技术升级和维护,而为了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融媒体可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和资金来购买和维护技术设备,技术真正落地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试错。

从这个角度来看,广电在AIGC领域的布局,一定程度上倒逼广电更为彻底的改革,这种改革除了内容制作和盈利模式外,还一定程度上触及到了体制机制、薪酬改革、组织架构,能够回答这一系列机制体制问题的,只能是媒体的实际管理者,即媒体融合“一把手”。广电布局AIGC,需要一把手具备一定的转型魄力,更绝对是一把手工程。

时下,无论是拿出一部分力量孵化AIGC实验室还是与研究机构合建AIGC实验室,大部分广电在布局AIGC时,仍旧在本体之外做增量。

通过成立特定的工作室和实验室,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内容的创新和生产,这些工作室通常采取“以点破面”的方式,允许团队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进行试验和迭代,然后逐步拓展到更广泛的内容生产和体制创新中。目前,许多工作室还处在初期阶段,即主要停留在技术试验和内容创新的层面。

在笔者看来,广电布局AIGC,要想真正做大做强,不能小打小闹,更要学会运用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发挥资源整合能力,进而实现真正的大面积铺开。

广电布局AIGC,应该注重用好市场机制,把市场化、公司化看成是媒体融合的主要方式和基本方式,而非补充方式,要推动业务转型和体制革新同步进行,用新体制装新业务,探索新业态业态。

融必须能转用

应警惕新一轮伪融合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媒体该如何融合,各地都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在媒体融合的关键节点,媒体融合的成果亟待检验,融合之后如何盈利也成为检验媒体融合的关键标尺。

在媒体融合初步阶段,广电通过自建平台打造出一批各具广电特色的APP平台,但从目前的效果来看,在数以万计资讯类客户端市场上,主流媒体真正成功转型的案例屈指可数。在早前媒体融合中,一些地方斥巨资建的“中央厨房”一年到头没开过伙沦为节庆厨房,一些媒体打造的APP沦为“面子工程”,这些“虚假繁荣”等看似正确的“假融合”,曾浪费了大量的媒体资源。

由于广电自带的媒体属性和体制内特征,决定了既要探索商业变现的新路径,更要做好所在媒体机构承担的宣传和舆论引导的职能。与此前的中央厨房和APP、MCN建设不同,广电入局AIGC这种市场化运作模式更注重转型成效,更加注重“融转用”。

相较于元宇宙,AIGC对广电行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现实。AIGC并非空中楼阁,其多样态产品正逐渐落地,为广电行业带来了实质性的改变和提升。当媒体融入进入高质量发展和成果检验的新阶段,AIGC不仅是简单的技术应用,更是构建智能化内容生产、分发、互动的全新生态,那些仅仅停留在概念炒作的机构或项目将逐渐失去市场。

广电布局AIGC,一定程度上承载着主流媒体融合的使命,广电在AIGC领域的布局应避免重蹈“APP模式”覆辙,更不能沦为虚假繁荣的炒概念式的伪融合,如何重塑商业模式,在做大做强主业的同时拓展服务和营收能力,从而更好的反哺主业,这也成为检验广电在AIGC领域的布局能否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广电机构也应学会大步快转,尽快探索出成型的盈利模式,避免沦为新一轮浅尝辄止、小试牛刀、形式主义的“伪融合”。

部分资料、观点引自:

《当心!警惕媒体融合中的“黑匣子谬误”》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