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百度|阿里巴巴|文心一言|通义千问|AI大模型

大模型领域,多家巨头加速竞争

作者:环球时报新媒体发布时间:2024-05-18

本报记者 杨沙沙 ●任 重 甄 翔

编者的话:硅谷两大人工智能企业OpenAI与谷歌本周相继展示了旗下最新人工智能大模型及应用。在不少人看来,两大巨头在两天之内的“隔空对垒”呈现出一个共同的趋势——人工智能正在向更加像“人”的方向迭代。有分析认为,全球AI领域最主要的玩家仍是中美两国。有专家在呼唤,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需要自己的“ChatGPT时刻”。

硅谷巨头引领AI话题

谷歌14日在I/O开发者大会展示了由升级后的Gemini人工智能(AI)大模型所驱动的AI助手Project Astra。谷歌表示,它代表了人工智能助手的未来——像人一样对世界做出反应,记住它“看到”和“听到”的东西,以更好地对周围场景做出反馈。同时,发布会上谷歌还带来了一系列AI应用产品。抢在谷歌前一天,OpenAI亮出其全新的AI大模型GPT-4o。发布会中的一些细节显示,相比前代一产品,GPT-4o向更加像人的方向上又迈进了一步。它能够感知用户的情绪,并针对问题以带有情绪的“嗓音”做出反馈。它还能通过前置摄像头观察用户的面部表情,检测其实时情感状态。在社交媒体上,谷歌和OpenAI的发布会在短短几天内便获得天量点击观看。有评论称,两家科技企业展示出的AI聊天机器人的对话情景,相比前代产品少了一些冷漠和“机械感”,能够理解并表达情绪,还可以读取对话人的情绪,更加接近真实的人类。

中国电信集团首席科学家、美国贝尔实验室院士毕奇16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GPT-4o和谷歌Gemini的表现主要体现出人工智能大模型在便利性和易用性上的突破。通过更先进的大模型,人工智能在自然语言、图像和视频等的单模处理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毕奇表示,大多数新技术的发展都会经历逐渐起步期,快速发展期和成熟饱和期。目前人工智能的研究正处于不断加速的节奏中,并且每一个新的进展都有非常明确的技术及应用的进步和突破。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速度会不断超出大家的预期。

尽管谷歌和OpenAI掀起了关于人工智能的舆论热潮,但也有声音认为,从原理上和架构上来看,两家硅谷巨头的发布会都没有展现出人工智能方面的突破性进展。北京邮电大学人机交互与认知工程实验室主任刘伟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称,通用人工智能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必须能完成无限的任务,而不是只能完成人定义的有限几个任务。第二,要在场景中自主发现任务,做到“眼里有活儿”。第三,要有自主的价值来驱动,而不是被动的被数据所驱动。在他看来,OpenAI和谷歌的发布会为市场带来了足够的新鲜感,但没有展示出颠覆性的技术。

与此同时,围绕美国人工智能界的“科技与商业之争”也在持续。当地时间14日,OpenAI公司的原首席科学家、联合创始人苏茨克韦尔通过个人社交媒体账号宣布离职。同一天,公司另一名重要高管雷克也宣布离职。去年11月,OpenAI公司首席执行官奥特曼被突然解职又“旋风回归”,期间他同苏茨克韦尔在公司商业化与人工智能安全之间的分歧被公之于众。美国科技媒体TheVerge网站15日称,在去年奥特曼遭解职风波中,苏茨克韦尔是重要推手,这显示出OpenAI内部的分歧已经积累了一段时间。

国产大模型超过200个

在硅谷巨头争夺人工智能大模型前沿之际,中国的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也在加速发展。今年以来,国内大厂“小步快跑”迭代人工智能大模型。目前,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化应用落地提速。据不完全统计,国产大模型数量目前已超过200个,覆盖新能源汽车、手机、工业数字化等多个行业领域。

人工智能专家李开复近日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中国需要自己的“ChatGPT时刻”。他认为,中国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或工具相比美国还不够好。尽管如此,他依然看好中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会在2024年迎来爆发。“虽然美国公司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中国的企业正在努力追赶。”李开复表示,百度和字节跳动等中国科技公司正投入资金开发自己的人工智能模型和聊天机器人服务,“2024年将是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的爆炸性一年。”

今年4月发布的《2024中国AI大模型产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伴随多家科技厂商推出的AI大模型落地商用,各类通用、行业以及端侧大模型已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如在金融、医疗、政务等领域,AI大模型已成为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

《报告》认为,中国AI大模型产业发展源于多领域的广泛需求,例如来自办公、制造、金融、医疗、政务等场景中降本增效、生产自动化、降低风险、提高诊断准确率、提高政务服务效率等诉求。相关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共同推动着中国AI大模型产业的蓬勃发展,预示着未来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报告》称,我国具有代表性的通用AI大模型主要包含科大讯飞的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百度公司的文心一言大模型、阿里巴巴的通义千问大模型等;行业AI大模型主要涵盖蜜度的文修大模型、容联云的赤兔大模型、用友的YonGPT大模型;同时具有云侧和端侧大模型的端云结合AI大模型主要有vivo的蓝心大模型;端侧AI大模型主要以蔚来的NOMI GPT大模型为代表。

5月9日,阿里云正式发布最新版大模型通义千问2.5,据阿里方面表示,其中文性能全面赶超GPT-4 Turbo,是国内目前最强中文大模型。同时,通义千问最新开源的1100亿参数模型在多个基准测评排名靠前,成为开源领域最热门大模型之一。

中美有竞争也有互补

“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还是一个变化很快的领域,我们每天每时每刻都处于一种紧张的追赶状态。”阿里云资深专家朱迅垚16日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称,客观来讲,在人工智能领域国外的企业整体居于领先位置,但国内企业基本能保持追随状态,从整体竞争格局来看,AI领域最主要的玩家仍然是中美两国。

英国“人工智能商务”网站近日称,根据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的一份报告,美国继续在人工智能的开发和使用方面处于领先,但中国在关键领域正在迅速追赶。报告称,中国企业取得一些重要的进展,在一半以上的指标上缩小了与美企的差距。

美国雅虎财经网站近日的一篇报道认为,从设计人工智能硬件和软件的诀窍,到为人工智能系统提供动力的原材料,中美两国正展开竞争。高盛集体应用创新办公室的弗兰克·朗表示,美国目前在大型语言模型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的开发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这些模型能持续吸收数据,并将其作为OpenAI的ChatGPT等聊天机器人迭代发展基础。美国的另一个优势是拥有高性能的半导体产品,这些高端芯片在人工智能领域需求旺盛。

朱迅垚表示,大模型的训练不仅仅是一个算法的问题,背后还需要把数量众多的显卡连接起来,人工智能的训练需要很多基础的云平台技术去支撑。OpenAI之所以能够研发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是因为它背后使用了微软的云平台。“大家看到的是OpenAI的GPT大模型非常厉害,包括它的文生视频模型Sora,这背后是一个综合结果,有强大的云计算平台、强大的芯片等等支撑,是一个整体的工程。我们在追赶的过程,也有着非常复杂的工程量,需要云技术和算力的提供。”

刘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目前业界交流的一个共识是,在人工智能领域,美国在软件和硬件上是领先于中国的,但美国也在两个方面落后于中国。“首先是数据收集和数据的使用方面,中国产生的数据多,很多手机应用软件有大量的人在使用,这些数据对于训练软件,比如说用户行为分析预测、辅助决策都非常有帮助。在数据以外,中国在人工智能的落地应用实践方面也有所领先。”

毕奇认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与发达国家缩小了差距。但在一些高端的科研领域,比如对于AI的基础架构研究,由于其成果的可用性短期并不明朗,属于研究领域的“奢侈品”,中国的研究远不如美国深入。不过,美国虽在创造力方面很强,但在执行力方面,特别是在具体工程实施、市场规模及产生经济效益方面还有明显的短板。这一领域中美有着天然的互补优势,应以实际行动及成果证明合作的双赢性。▲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