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广电行业而言,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正在引领一场全新的内容生产与传播革命。我们见证历史,更在书写历史。
伴随着Sora爆火出圈,广电行业震动颇大,各地广电争相入局AIGC产业,抢占山头,唯恐被时代拍在沙滩上。
先有总台央视、上海台、成都台、河南台、北京台纷纷成立人工智能工作室,后有各地广电在全国两会现场秀出AI技术“十八般武器”,再有《千秋诗颂》《因AI向善》《中国神话》《来龙去脉》等诸多冠以中国“首部”、AIGC作品相继问世,更有首个基于手语大模型的“润爱无声”助聋门诊场景发布、首位AI导演亮相、首部媒体人工智能使用规范化标准出台……各种各样的AIGC工具、产品、应用场景扑面而来,让人在勃勃生机外,有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
AI赋能之下,广电的新时代疾驰而来。时不我待,何以胜出?各地广电用行动表明,想在全球媒体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先上AI牌桌,方有竞争资格。
在AI时代狂飙,时间窗口很重要。业内早有共识,如果2023是AIGC技术“狂奔之年”,那么2024年就有望成为AI应用大发展的“元年”。回首今年第一季度,广电行业的同仁们紧锣密鼓地搭平台、谋合作、强应用、出作品、定标准、建频道,这一系列动作已然勾勒出一条广电人紧跟时代潮流、精心布局AIGC技术的清晰轨迹。
从平台上看,今年2月,总台央视以“一马当先”之姿率先成立人工智能工作室,带动全国各级广电“万马奔腾”。上海、北京、成都、河南紧随其后,依托自身禀赋优势,加速“抢滩”,逐鹿AIGC市场,通过多元化合作模式,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传媒领域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
事实上,成立AI工作室的广电机构,也是在构建一个可持续创新的“智能生态”。在这个生态中,技术与内容、创意与数据、生产与消费形成互动循环,不断促进新技术的探索和新模式的实验,为广电行业的未来发展持续注入活力。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工智能工作室揭牌
从作品上看,AIGC技术以其强大的内容生成能力,开启内容创新“万花筒”,为广电媒体提供了全新的内容创作和呈现方式。 各级广电加速推进AIGC内容创制,把媒体新质生产力转化为弘扬传统文化的《千秋诗颂》《中国神话》、倡导科技向善的《因AI向善》、讲好中国故事的《来龙去脉》等AIGC作品。将AIGC技术在媒体领域应用的创新探索,转化为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赋能文化产业和国际传播的具体实践。
△中国首部文生视频AI动画片《千秋诗颂》
从场景上看,各地广电对AI场景的应用,无不充分结合自身的发展理念,打造自己的AI竞争优势。
以“新闻立台、文化兴台、融合强台”为发展理念的上海广播电视台,将AIGC应用率先锁定在新闻赛道,在全国两会首日推出国内首个AIGC应用集成工具Scube智媒魔方,以AIGC赋能采编播报道全国两会。
同时将目光聚焦公益赛道,继推出中国首部AIGC系列公益广告片《因AI向善》后,又在2024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发布国内首个基于手语大模型的交互式数字人手语翻译公益项目《润爱无声助聋门诊场景》,致力于让人工智能服务听障人群,坚持以人为本,倡导科技向善。
△润爱无声助聋门诊场景
以“快乐中国”“青春中国”为发展口号的湖南广电,则将AI应用着眼于综艺赛道,近期推出首个AI导演爱芒(英文名AIM),参与湖南卫视《我们仨》综艺节目录制,以助理导演的身份与嘉宾共同探索潮流生活新方式。
△首个AI导演爱芒
由于AIGC技术存在不可忽视的风险,如知识版权、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伦理和道德挑战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运用同时,也在冷静思考和防范潜在风险,制定出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工智能使用规范(试行)》,对人工智能应用实行包容审慎和分类分级监管,确保生成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优质内容,探索优化应用场景,构建应用生态体系。
总之,广电机构“抢滩”入局AIGC产业,是媒体领域对于技术革命和市场需求变化的积极响应。这不仅是一场技术革新,更是内容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全面变革,预示着媒体产业在智能化浪潮中的重塑与飞跃。
科技创新是广电发展的重要动力。广电机构纷纷入局AIGC产业,优势何在?挑战何在?其实,相较于整个AI行业,广电领域的人工智能发展具有其他行业不具备的独特优势,这些优势使得广电在AIGC技术的应用和融合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首先,广电天然拥有国内最大的高质量数据壁垒。 海量优质的音视频数据、用户行为数据以及内容元数据等,是广电行业难以被替代的资源优势。据中国视听大数据2023年收视年报显示,全国广播电视系统去年上星频道播出电视节目46.7万小时,新闻节目、电视剧、纪录片分别播出6.5万小时、15.1万小时、5.7万小时,是播出时长前三的节目类型。此外,文艺节目播出5.2万小时,少儿节目播出4.5万小时,公益广告全年播出1.4万小时。这些数据为AI模型训练和优化提供了宝贵资源。
更重要的是,相较于网上遍布的“垃圾数据”“有毒数据”,广电数据资源普遍具有多类别、多模态、质量优、数量大、易标注的特点,能为AI技术的应用提供丰富优质的训练和优化样本,提升内容推荐、用户画像、精准营销等方面的能力。
其次,AI技术在广电领域应用场景丰富,涵盖“策采编播存发”流程各个环节。
在媒体采集端,传统视频的素材检索具有输入信息量低、自动化程度低、流程复杂、耗费时间多等问题,而以Sora为代表的素材检索具有输入信息高、自动化程度高、流程简洁、耗费时间少等优势,能够实现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在编导端, 传统拍摄流程依靠“人与人协作”,创作成本高、容错和效率低。而结合AIGC的拍摄流程通过“AI驱动协作”,能够有效节省场景、舞台、人员、道具、动作、运镜等创作成本,从而刷新拍摄的速度与效率。
在内容制作端,传统的人工剪辑需要经历素材筛选、片段剪辑、制作过滤帧、拼接、颜色校正和调色等环节,一段15分钟的视频往往需要耗时1周甚至更久。而AIGC技术能够通过AI大模型实现智能筛选、智能剪辑、智能生成过滤帧、智能调色,整个过程丝滑流畅,一段15分钟视频2-3小时左右就能完成。
在智能后期端, 传统的后期制作面对人物动作、外观、场景更改等需求,需要重新布景、造型和拍摄,耗时长、成本高;而智能化编辑只需通过分割模型和编辑模型,便可以快速实现人物动作、场景和外观变更。
在内容分发端, AIGC技术能够根据每个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使用同一基础视频生成不同的定制化内容。让观众成为内容的主导者,满足个性化需求和期望,提供更贴近每个人喜好的观看体验。
△AI游戏《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
再次,广电在传播渠道和用户覆盖方面优势显著。 广电行业具有很强的公共服务属性。广电网络覆盖广泛,用户基数庞大,这为AI技术应用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通过智能电视、机顶盒等终端设备,广电行业可以将AI服务推送给千家万户,让人民群众方便快捷地享受到跨屏、跨城、跨网、跨终端的高质量视听和综合信息服务,满足用户在智能家居、智慧教育、健康医疗等方面的需求。推进广电公共服务体系深度融入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
最后,广电行业还具备政策支持和产业协同优势。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从中可以看到,在国家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中,人工智能作为引擎的重要性得到提升,这也意味着广电行业在AI发展方面将得到有力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同时,广电行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以及科技企业等保持着紧密合作关系,共同推动AIGC技术在广电行业的应用,依托“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模式,推动AI技术在广电领域的创新应用和产业升级,与广电垂类场景加速融合,形成媒体新质生产力,全面赋能和引领行业转型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AIGC技术为广电带来机遇和变革同时,也带来潜在风险和挑战。对此,可以采取“三条线”的应对策略,即守住意识形态底线、提升全民普及基线、打开创新发展天际线。
一是守住意识形态底线。
意识形态属性是广播电视的根本属性,广电领域涉及的信息传播具有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因此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性和隐私性要求非常高。需要警惕的是,目前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本质上是一个“黑箱”模型,尚不具备完全的可信性,某些中性甚至善意信息都存在被AIGC意外歪曲的风险。相较于恶意行为,这类风险的涉及面更广,也更难被定义、更难防范。因此,广电行业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时,需要充分考虑数据的安全存储、传输和处理,以及用户隐私保护等问题,进一步完善综合治理体系,结合技术发展趋势形成更为有效、更加系统的规范体系。当务之急,可有针对性地丰富监测工具箱,包括对伪造的文字、语音、视频等进行有效甄别,对涉及AIGC短视频和文字新闻进行追溯并予以标示。
二是提升全民普及基线。
智能传播时代不仅新闻从业者,全民的媒介素养都需要提高。应对AI发展新趋势,广电行业有责任也有义务,提升全民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基线。比如,广电行业应该通过广播、电视等渠道,知识普及消除对人工智能的偏见、误解以及“神化”“妖魔化”,让民众无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就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工具提升学习、工作、生产、生活的效率。
此外,新闻工作者们除了保持自身的自律精神外,更需积极探索如何对AI机器进行有效他律,切实了解适合生成式AI条件下的职业规范意识和评价标准。
三是打开创新发展天际线。
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不只是技术迭代,而是一场深刻变革。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中国广电行业不能只满足于做追随者、使用者,要积极开拓产业前沿和科学前沿,一方面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合理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拥抱新一轮技术变革,认识到人工智能应起到赋能各行各业之用;在全球媒体竞争中打开创新发展天际线,穿越周期,撬动未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作者:文化产业团队,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