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遍全网的Sora,又上新了。
第二波文生视频已经放出。
给大家放两张图看看效果。
提示词:「一只小熊猫和一只巨嘴鸟是最好的朋友,在蓝色时刻漫步在圣托里尼岛」
提示词:「一名潜水员发现了一艘隐藏的未来沉船,里面有控制论海洋生物和先进的外星技术」
无疑,又是一份令人惊艳的答卷。
也难怪Sora问世才十几天,已在全球范围引发了社会焦虑。
国内有李一舟,利用人们的知识焦虑卖课,狂赚5000万。
在好莱坞也引起巨大震动。
已经有导演因此撤掉了自己8亿美元工作室的扩建计划。
种种担忧是高瞻远瞩?还是杞人忧天?
到底该如何看待Sora的出现?
今天,鱼叔想从一个更易被忽视的角度,再聊聊这件事——
Sora一出现就引发人人自危。
焦虑几乎蔓延到了各行各业。
但鱼叔想先给大家打消一些常见的伪焦虑。
比如,有一种论调是,Sora将抢走很多人的饭碗,影视、广告等很多行业都要完蛋。
这类说法并不妥当,大多出于对当前AI技术的误解和夸大。
的确,AI会进入很多领域,改写行业格局。
但它同样伴随着新的工作机会。
况且,就目前的发展看,距离真正普及也还有很长一段路,尚不足以覆灭某个行业。
最近新闻中,很多业内人士谈Sora,都表示虽然有被震惊到,但还没有感觉到威胁。
比起还看不到、摸不着的未来,人们反而忽视了,更深层次的影响早已发生。
虽然Sora才刚刚问世,但作为人工智能基础之一的大数据,早已经渗透进我们的生活。
比如,社媒的信息茧房。
人们刷到的、看到的,都是由大数据的算法决定的。
主要收割中年人流量的「秀才」爆火后, 很多年轻人表示从没听说过。
曾有条情侣吵架的视频,被网友发现,同一条视频下面,男性和女性用户只能看到各自性别视角的评论。
还有,电影的短视频化。
近年不少爆款电影,都像是加长版短视频。
整合社会热点,拼接视觉奇观,外加病毒式营销。
狂揽票房的同时,也悄无声息地改写着行业风气,重塑着观众的审美。
最近热议的咪蒙的微短剧,更是将上述程式化和套路化推向了一种极致。
霸总、甜宠等国内古早网文,浇上复仇爽剧的配方。
单集1分钟,人设满,节奏快,情绪足,主打一个即时满足。
在此基础上,投流公司再利用大数据,将剧集广告精准投放给目标受众,这才打造出了爆款。
尼尔·波茨曼曾痛斥电视这一媒介对文化的毒害,认为它让人们变得庸俗、浅薄,让一切都成了娱乐的附庸。
大数据算法的出现,无疑加剧了这种状况。
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社会风气下,「奶头乐」被无限供应。
严肃的报道被浅薄的八卦隔绝,理性的思考被极化的舆论冲溃 。
「挖呀挖」「小土豆」等无意义的热梗爆火一再印证了赫胥黎的预言「我们会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Sora出现后,很多人乐观地觉得,未来人人都能成为导演,社会的创造力会被极大激发。
早年摄像机、手机面世时,人们也有过类似的畅想。
但现有的事实反而说明了,技术更新未必会降低艺术创作的门槛,反而更可能进一步束缚大众的思维,让审美越来越单一、固化。
编剧余飞在采访中表达了对Sora的担忧:
「我们必须警惕一种情况,由AI生成的视频产品,是对人类的一种洗脑。慢慢地,人类就习惯这种审美了,甚至不喜欢看人类自己创作的东西。人的精神层面完全被它掌控,那就麻烦了。当大多数人认同人工智能的宣传,有独特审美的人类成了少数派,说不定会被AI派出来的无人机追杀。」
这也正是鱼叔所担心的,大数据时代已经造成了影视行业的大洗牌。
假以时日Sora普及后,审美、认知恐怕更易泛化和下坠。
那将是一幅技术驯服审美的末日图景。
不少影视作品中,都设想过人类被技术奴役的可能性。
早年科幻片,更多表现为人与实体机器人的冲突与斗争。
但这两年更多表现出的是行为习惯的改写,深层观念的渗透。
科技会改变我们对爱情的理解和想象。
《黑镜》的《白色圣诞节》一集中,人人都内置了智能眼。
窃听恋人的内心,就能收获完美约会。
《爱芯》中,被植入芯片的夫妻,性生活被逐帧保存,还有相对应的评分系统。
这实则都是借技术,对伴侣的精神奴役。
科技会改变我们的工作状态。
《人生切割术》中,打工人接受了最新的大脑改造技术。
他们因此可以过上双重人生,上班时间和下班时间彻底被隔绝。
听起来还不错?
但对工作时间的人格来说,他只有工作,全无生活。
本质上还是对自我的奴役和剥削,和智能手机出现后,人们的私人生活被彻底侵占一样。
科技也可能改变我们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
《黑镜》中《暴跌》一集,讲未来社会,网络评分和现实生活完全交融。
人们可以在任何场合,给任何人打分。
分数类似「信用积分」,直接和各种生活权益挂钩。
这导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放弃自我,戴上面具,将他人的评价当作生活的唯一目标。
人人都成了技术操纵下的傀儡。
这些情节看似荒诞,但都不陌生。
本质上都源于信息过载、隐私泄露,虚拟和现实失去了边界。
《真相捕捉》呈现了这样的后真相时代2.0。
人脸识别被滥用,监控画面也可以造假。
上位者可以为自己的利益炮制假新闻,让无辜者百口莫辩,让真相无从捕捉。
《黑镜》的《琼糟透了》中,琼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AI量身定做了一部剧。
她的私人生活被全方位窃取,经艺术夸张后,每晚准时上线,供所有人观看取乐。
她的亲友都看到她如何恶狠狠辞退员工、搞外遇,将剧里的角色当作她本人。
而她毫无办法,因为注册会员网站时,点击「确定」的瞬间,就默许了平台的肆意侵犯。
这样的剧情早已照进了现实。
近期出现了不少利用AI造谣、直播、诈骗的新闻。
最轰动的是香港诈骗案。
一家跨国公司分部的职员受邀参加「总部」发起的「多人视频会议」,并按要求先后转账2亿港元。
事后才得知,所谓的视频会议中,仅受害者一人是「真人」,其他人都是AI换脸的。
AI出现后,人们越来越难以获得真相。
但问题不在于AI,而在于人对技术的滥用。
人被AI奴役思想,本质上也是人类滥用了AI。
最近,有条微博引起很多人共鸣。
「我觉得AI的方向搞错了,我们希望机器人帮人类扫地、洗碗,是因为人类要去写诗、画画。现在是AI都去写诗和画画了,我们人类还在扫地、洗碗。 」
当这一现象成为普遍现实后,必然导致人类思维退化,人越来越像机器,机器越来越像人。
科幻片经常出现机器人叛变,反抗人类的剧情。
但现实中根本不需要这么抓马,只要人类的生活被技术渗透、接管,那AI就已经赢了。
因此,比起担心人是否会被AI取代。
更值得思考的是,在势不可挡的技术潮水中,如何更好地葆有自身。
比如说,可以划定清晰的技术边界。
《头号玩家》结尾,曾沉迷虚拟「绿洲」的韦德意识到了真实的可贵。
他为自己制定了一条准则:每周关闭「绿洲」两天,脱离虚拟世界,与家人和朋友共度真实时光。
现实中,很多人也早已发现了,适当「断网」的快乐。
彻底投入现实,和家人、朋友、恋人、宠物在一起,成了当代人的生活解药。
还有,学习自我反思,自主选择。
《黑客帝国》中,尼奥选择了代表真实世界的红色药丸。
他学习中国功夫,和起义军领袖、哲学家,还有母体「工程师」谈话。
他不断质疑人类的本质和世界的真相,从而拓宽个人潜能和自由意志的边界。
从一个一无所知的沉睡者,成长为「救世主」。
《十三邀》中,《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说,几乎所有人类发明,都在给人控制外部世界的力量。
但问题在于,人们不理解外部世界,也不理解操纵我们自己的身体和大脑的力量。
做批判性思考,寻找自我的真相,是永远必要的事。
此外,会发现很多影视作品都试图告诉我们:
面对无情、冰冷的科技力量时,人类的温情永远有效。
《黑客帝国》中,尼奥对崔妮蒂的爱成了他对抗矩阵的重要动力。
《头号玩家》中,韦德也是因为和阿尔蒂米斯的感情,体会到了真实世界的美好。
动画科幻剧《万神殿》中,主角在虚拟未来中得以永生。
但她的精神力量,却始终来自过去的亲情、爱情。
因为她意识到,人终究要在与他人的具体的情感连接中,才能得以完整。
就像当下,很多人承认Sora的强大,但也都觉得缺点「活人味」。
也是因为它缺乏艺术创作最核心的存在——独一无二的情感价值。
很多作品之所以打动人,就在于它穿透银幕的真实力度。
试想,贾玲如果在《热辣滚烫》中使用特效,而不是真的减肥,必然不会像现在这样震撼人心。
其实,归根结底,Sora的出现和智能手机、ChatGPT的出现一样。
它必将势不可挡地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也必然会无法避免带来很多新的问题。
但我们无需过度焦虑,只需要直面它,然后和它一起成长。
《2001太空漫游》中,大卫·鲍曼离开太空飞船后,变成了透明光团之中的婴儿。
他凝视着瞬息万变的世界,亟待和它一起长大。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
WorkWin局域网监控软件 202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