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生成式AI|融资

生成式AI融资热:三季度39亿美元疯狂涌入,超7成流入美国公司

作者:智东西发布时间:2024-10-22

智东西10月21日消息,据TechCrunch报道,根据PitchBook的数据,2024年第三季度,生成式AI初创公司筹集了超过39亿美元的资金,其中29亿美元(超过70%)流向了美国公司。这一数据不包括OpenAI的巨额融资。这些被投公司涉及广泛的生成式AI技术领域,涵盖了企业级搜索工具、编码助手、文本和图像生成器等。

尽管生成式AI面临多个负面影响,例如内容的安全性和合法性问题,以及巨大的算力需求导致的非可再生能源消耗和电力紧缺等问题,但投资热潮并未因此减缓。

据贝恩咨询公司报告,生成式AI将推动公司建设吉瓦级数据中心,这些数据中心消耗的电力是目前普通数据中心的5到20倍。微软、亚马逊、谷歌和甲骨文等科技巨头正在投资核能以满足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试图缓解这些问题。

一、2024年Q3生成式AI创企融资超39亿美元,美国公司占主导

据PitchBook统计,2024年第三季度,风险资本(VC)在206笔交易中向生成式AI初创企业投资了39亿美元(这一数字不包括OpenAI的66亿美元融资)。其中,有29亿美元的资金流向了美国的127家初创公司。

第三季度融资较多的公司包括:编码助手Magic(8月融资3.2亿美元)、企业搜索提供商Glean(9月融资2.6亿美元)以及商业分析公司Hebbia(7月融资1.3亿美元)。Kimi智能助手背后的中国公司月之暗面(Moonshot AI)在8月筹集了3亿美元,专注于自动化科学发现的日本初创公司Sakana AI则在上个月完成了2.14亿美元的融资。

生成式AI技术涵盖文本生成、图像创作、编码助手等多个应用领域。尽管一些专家对其可用性和合法性提出质疑,特别是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使用受版权保护的数据进行模型训练时。但投资者依然押注生成式AI能够站稳脚跟,并相信其长期增长不会受到当前挑战的影响。

Forrester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26年,60%的生成式AI怀疑论者将会或多或少地采用这项技术来完成从总结到创造性问题解决等各种任务。这比Gartner年初的预测要乐观得多,Gartner曾预计到2026年30%的生成式AI项目将在概念验证阶段就被放弃。

PitchBook新兴技术高级分析师布兰登·伯克(Brendan Burke)在接受TechCrunch采访时说:“很多大型客户正在推进与初创公司工具和开源模型相结合的生产系统,从而推动业务创新。最新一波的模型表明,新一代模型确实能够有效工作,并且在科学领域、数据检索和代码执行方面表现出色。”

二、为建设吉瓦级数据中心,微软、亚马逊等公司投资核能

生成式AI广泛应用的一个主要障碍是其巨大的算力需求。贝恩咨询公司的分析师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预测,生成式AI将推动公司建设吉瓦级数据中心,这些数据中心消耗的电力是目前普通数据中心的5到20倍。

▲为满足AI的算力需求,数据中心需求将显著提高。(图源:贝恩咨询公司)

数据中心的高能耗不仅对劳动力市场和电力供应链造成了压力,还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摩根士丹利估计,如果这一趋势继续下去,到203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可能会比没有生成式AI的情况下高出三倍。

为减少非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包括微软、亚马逊、谷歌和甲骨文在内的世界上最大的数据中心运营商已经宣布投资核能。今年9月,微软表示将从著名的三哩岛核电站获取电力。但这些核能投资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见效。

尽管存在这些负面外部性,生成式AI初创企业的投资依然热度不减。据报道,病毒式语音克隆工具ElevenLabs正在寻求以30亿美元的估值进行融资。同时,为X平台Grok聊天机器人提供图像生成服务的公司Black Forest Labs据说正在进行一轮1亿美元的融资谈判。

结语:未来数据中心成本或突破100亿美元,成为关键竞争点

生成式AI初创企业的投资依然热度不减。据报道,病毒式语音克隆工具ElevenLabs正在寻求以30亿美元的估值进行融资。同时,为X平台Grok聊天机器人提供图像生成服务的公司Black Forest Labs据说正在进行一轮1亿美元的融资谈判。

美国不仅是主要的数据中心运营商聚集地,还在技术开发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包括投资核能以满足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据贝恩咨询公司的报告,目前大型数据中心的成本在10亿到40亿美元之间,预计五年后这一成本将上升至100亿到250亿美元。未来,科技巨头和AI初创企业们将在技术和资金上展开激烈竞争,以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来源:TechCrunch

本文来自“智东西”,编译:汪越,编辑:漠影,36氪经授权发布。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