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人工智能

关于2024年全国I卷语文卷的三点思考

作者:柳栖士发布时间:2024-07-29

原创:陈飞舟 来源:课程与教程

作文的迷思

作文的话题“互联网的普及和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都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试问,互联网只是普及阶段吗?那么前几年提出的“互联网+”的概念作何解释;试问人工智能到了应用的地步了吗?哪所高中用人工智能机器人给学生上课?

首先,作为全国性的高考,用语应该规范,比如你说“我们都曾了解过人工智能,甚至有的同学还在科技馆亲身体验了一把人工智能带来的魅力。”这样的用语不仅增加了真实情境,并符合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的渠道。

其次全国I卷涉及山东、河北、湖北、福建、湖南、广东、江苏和浙江等八省,那么这八省的高考生不了解科技馆的不多,不了解人工智能的不多,但是试问,这八省学生真正应用过人工智能,并能形成思辨思维的学生多吗?我觉得不多,高中生活紧张而忙碌,都在笔头作业里忙于应试,结果考试突然来了一题人工智能使越来越多的问题找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越来越少?

他们有没有真正亲身经历过人工智能不说,就说无人驾驶车,哪几个城市已经真正做到全市普及了?既然没有普及,让学生怎么思考人工智能带来的问题,当然你也可以说人工智能使越来越多的问题变少了。但是这两个问题同样需要学生亲身经历过,亲眼见过,才能写好这篇文章,至少能深挖或者看待问题的角度能多样,但是现实是,很多学生只是道听途说关于人工智能的优缺点,然后停留表面地论述。

你可能会说,作文都需要亲身经历才能写好吗?就是因为不能亲身经历,你作为出题者,更应该给他们创造真实情境,让他们去体会和感悟。

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出题不符合真实情境。即便是培养高考生的思辨思维、创新型思维,越真实的情境才能让学生发表“力透纸背”的深度和广度的观点。

另外国家教育政策规定,不允许学生使用电子设备,然后你又说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很快得到答案,高中学生用什么平台使用人工智能呢?况且现在的人工智能应用平台基本上是伪AI,你输入一个问题,它在后台搜索各大网络,给你找答案,那不就是一个搜索引擎吗?所以学生懂人工智能吗?出题者懂人工智能吗?

社科类文章阅读的迷思

社科类文章阅读之《论持久战》是毛主席在1938年的延安抗日研究会上做的演讲发言稿。我想之所以将这篇文章放在全卷I卷上,符合考-教一体化。因为在选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和选必修中第二单元分别学了毛主席的三篇文章。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出题要符合“考-教一体化”而出题。

我以《论持久战》的第一小题为例

第一小题A选项是对《论持久战》毛主席从世界格局上分析抗战形势的评价;B选项是对落后大国是否能对先进小国进行速战速决的推断;C选项是对“胜利之本”的要素“人力与人心”的肯定;D选项是对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思想的评价。这四个选项,没有人会对BCD做错误设置。因为在材料二中已经对材料一《论持久战》提出了明确的分析,就是分析中日两国的对战情况,并做出抗日持久战争的正确行动方针,从后来的抗战胜利,证明《论持久战》的分析非常高明及正确,因此A选项很明显从“世界格局上分析抗日战争形势”是错误的论调,若从世界格局上分析抗战形势,那么我们的游击战,地道战,单独作战等后来被论证的正确的道路就不会有。因此恰巧是没有从世界格局入手,从中日两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尤其是从中国的本土的实际情况出发,才有了抗战的胜利。

所以我的结论就是,似是而非的问题设置, 已经论证过无数遍正确的观点无伤大雅地搬到了试卷上,那么选出错误选项来,不费吹灰之力!那么,我请问,筛选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辨性思维的目标又置于何种的地步?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迷思

我用“弄巧成拙”来形容文学类文本阅读。

写作可以抒发个人的情感,可以抒发个人的见解,但是拿来用作考题材料,需经过辩证,去伪存真。江苏籍作家林则臣的这篇散文《放牛记》内容积极健康,主题明确,但是就是这样一篇价值观正确,内容健康向上的作品,却成了众矢之的。

我们一起回忆一下11年前,也就是2013年浙江省高考语文的文学类文本阅读《牛铃叮当》,还记得吗?作者李清明。同样写乡村的代名词——水牛。李清明对水牛的回忆,是从牛身上挂着的“叮当声”写起,读完李清明老师的《牛铃叮当》仿佛远处真的有“叮当”声传来,这一声声消逝的叮当声,是农耕文化的瓦解和破败,所以我们喊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口号,保护乡村文明,我们一直走在路上。

但是读完今年全国I卷的这篇文学类文本《放牛记》,更像是一篇初中能力层级的阅读理解。

首先是文体问题——回忆性散文。虽然在高中语文课本回忆性散文也多,但是总体而论,回忆性散文已经形成思维定式——对亲人和家乡的思念之情,除此之外是留恋之情和怀念之情,再多者就是上升为文化传统。《放牛记》的最后一问狠狠地打了我一巴掌,“作者不愿再回忆往事时为放牛赋予意义”,既然没有深层含义,放牛只是作者想要做点“旁逸斜出”的事情的理由罢了,所以按图索骥,从原文去概括放牛时,作者做了哪些与放牛无关或者不搭边的事情就能佐证问题问的“作者不愿再回忆往事时为放牛赋予意义”,如果这个问题要拔高到社会层面,那就是放牛的日子已经成为过去,没有特别理由要赋予放牛意义,因为随着社会发展,机器已经代替了牛耕田。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想。

其次,文中作者做的“旁逸斜出”的事情,其中有一件事是作者在牛背上吹自己制作的短笛,这个片断我个人认为有“刻意”的嫌疑——刻意营造田园牧歌式的儿童生活。这一点刻意有点“妈妈送我上医院,一定是下雨天;爷爷接我放学,一定是大雨滂沱”的味道。

当然我们得相信作者小时候会制作短笛,而且还会吹短笛。

当然如果是作者的真实故事,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是文学创作,我认为改为看书入迷,牛走丢后来又找回的情景更恰当。当然这一点有点吹毛求疵了。

(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及立场)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