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孟梅 欧阳宏宇
设计实验耗时长,工艺传承靠经验,针对铸锻冶金热工行业面临的痛点,AI大模型正成为已成为炼钢工人的智能助手。
6月21日,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在华为开发者大会2024上分享了,盘古大模型5.0在钢铁领域“解难题、做难事”的具体实践。据介绍,将大模型接入热轧生产线后,预计每年可以多产钢板2万余吨,年收益达9000余万元。
作为基础工业的重要组成,钢铁行业生产流程复杂,需要一线工人积累大量的生产经验。在宝武钢铁集团热轧生产线里,一块厚260mm的钢坯被轧制成1.2毫米厚的钢板前,需要经过20道工序,涉及300多个参数。且每次调整生产钢板的种类和尺寸时,都需要工程师重新调整,一次需要耗费约5天的时间。
随着AI大模型逐步赋能钢铁行业,人工智能技术正支持钢铁行业的定制化生产、工艺调优等,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据张平安介绍,大模型能将时序数据、表格数据、工艺参数、行业机理等token化,通过机器学习,实现对最优的参数进行预测,显著降低了热轧生产线调优时间,并提高预测精度和钢板成材率。“目前,盘古大模型目前已经在宝武钢铁集团1880热轧生产线上线,预测精度提高5%以上,钢板成材率提升0.5%。”
随着华为云、阿里云、京东云等科技公司将云服务在工业场景落地,工业领域AI大模型正以行业大模型的方式,根据工业场景细分为垂直大模型,并在铸锻冶金热工行业广泛应用。
专家预测,AI大模型在钢铁行业的应用属于交叉学科范畴,其在轧钢工序场景应用前景良好,同时在铁前、炼钢工序中也很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