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教育|ChatGPT|人工智能

【教育圆桌派】AI 时代,如何学习

作者:中国教育新闻网发布时间:2024-03-10

原标题:【教育圆桌派】AI 时代,如何学习

主持人: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李韧 黄璐璐

本期嘉宾:

倪闽景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

尚俊杰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学习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

刘庆峰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

焦建利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教授、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继去年ChatGPT带给人们极大震撼之后,今年2月,Sora生成的视频更是再次给人们带来冲击波。我们正在经历人工智能革命带来的巨大变革,如果说工业革命是让机器干体力活,那么人工智能革命就是让机器干脑力活,而我们这个时代的学习与教育,无疑将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我们特邀代表委员和专家学者,围绕“AI 时代,如何学习”这个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

AI时代,人的学习将进入超级学习阶段

主持人:AI对传统学习方式的影响是什么?未来应如何调整教育体系以适应AI时代的发展?

倪闽景:AI时代,人的学习将进入超级学习阶段,有五个基本特征:一是在学习生物基础方面,学习将是基于脑科学的全脑学习,学习的奥秘被逐步揭示,将从脑环境的改善角度提升学习效率;二是在学习方法方面,学习将是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学习,这个大数据不仅仅是学习者个人的学习过程分析,也包含其他人和前人的学习数据,从而精准制定每个人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方式;三是在学习内容方面,学习将是基于新技术的高阶学习,特别是随着脑机接口技术的成熟,学习者只需要学习智慧类和工具类的知识,在每个人大脑里形成独特的神经元连接,而那些仓储式的知识可以外挂在云上随时调取;四是在学习价值方面,学习将是基于人格化的创新学习,学习的目的是提高责任、形成个性、培育创新精神;五是在学习通道方面,人脑和电脑协同学习,学习将不再仅仅发生在脑神经元之间,也将发生在每个芯片的算力之中。

未来,像ChatGPT、Sora这种新科技产品必然会呈现爆发状态,人类将因此朝着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更近一步。我们完全不必焦虑将来孩子的工作被人工智能替代,因为对人类的文化进化来说,新技术总是以淘汰老的生产方式来淘汰旧劳动,同时新技术总是以创生新的人类需求来创造更多新劳动。ChatGPT和Sora代表的是一个万物智能时代的开启。凯文·凯利在《必然》一书中说道:“今天我们对未来充满无限期待,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描述它,但真正伟大的东西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未来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但是,我们须相信那些不可能之事,我们尚处在开始的开始。”

尚俊杰:在AI时代,学习的面貌正在发生深刻变革。AI技术为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高效,它使得知识获取变得更为快捷,学习途径更加多元化。传统的课堂讲授不再是唯一的学习模式,个性化学习等新模式应运而生。

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学习一直以来都是教育追求的目标,但是在传统班级式教学中很难真正实现。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看到了新的希望。AI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认知水平,即时生成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路径和反馈,使教育更加符合个体的需求。比如可汗学院就推出了数学学习平台,其中将学生要学的知识精细切割为上百个知识点,并可视化为由数百个小格组成的“任务进度”图。学习者可以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并自由选择想要学习的知识点,还可以通过练习或测试提升对某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发展,教育领域非常看重的“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也许就能大规模实现。比如一个学生不会做题,系统不是直接告诉其答案,而是像一位优秀教师一样一步步启发引导学生彻底掌握这部分内容。

当然,AI也会对传统的学习方式带来挑战。比如有学生用它完成作业或论文,不过我认为这些是表面影响,可以通过构建适应新时代、新技术的学术规范、伦理道德和管理制度来解决。我认为,真正需要特别关注的是深层影响,这方面指的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可能会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这样就需要高校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变革,教育体系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以适应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

刘庆峰: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的竞争将进一步升级为系统性竞争,国际上在大模型深度应用和战略需求上角逐,今年将是关键期。无论是ChatGPT的诞生还是Sora引发的全球关注,大模型呈现出来的智慧涌现能力,被认为不亚于PC和互联网的诞生,将彻底改变产业形态和竞争格局。

因而,需要加快推广大模型赋能全学段,以全新机制加快探索我国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如设立国家人工智能学院,以“核心+基地”的组织形式和全新机制推动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拔尖人工智能人才培养。

同时,要研究通用人工智能时代人才能力素质模型和培养方案,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面对应对机制和法律法规滞后的问题,要加速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与审议。此外,要设立软课题进行通用人工智能相关的伦理人文研究。

焦建利:在人工智能时代,学习的方式、内容和场景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个性化学习和按需学习成为可能,人工智能可以根据每个学习者的学习速度、兴趣和能力定制课程,使得教育更加高效和有针对性。

问答对话,这种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传统的学习方式,再度回归人类学习和教育的生态,并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搜索引擎时代,会搜索才叫会学习;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会提问、善思考、懂对话才叫会学习。

学习过程中,语言的障碍,尤其是外国语的障碍正在快速消除。人工智能可以一键将一种语言的内容翻译成需要的目标语言。

学习在个体、机构乃至国家的成长与发展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

然而,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如隐私保护、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及确保教育公平等问题。总体来说,AI为传统学习方式带来了创新和机遇,但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尽快、尽早地学习驾驭人工智能,与人工智能合作与协作

主持人:在AI时代,个人如何选择合适的学习路径?AI时代学习与传统教育之间如何平衡?哪些内容与技能在AI时代尤为重要?

倪闽景:一是对于学习者而言,将更突出人的精神塑造,而以特定知识和技能传授为目标的传统教育将不再有意义。人之所以成为人,不是因为拥有知识的多少,而是我们拥有和硅基生命完全不同的精神和灵魂。ChatGPT再智慧也不会直接在你的大脑里形成价值观和精神品质,人生的成功幸福,靠的是价值观、专注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遇到困难坚韧不拔的韧性,这些精神品质不仅仅与技术毫无关系,也和考试成绩高低没有太大关系。

对于学习者而言,人类正面临着超大规模知识带来的挑战。信息通道有几十亿,而人类在同一时刻只能选择一个或者两个信息通道来获取知识,这大大改变了我们的行为方式,更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学会选择已经成为学习者的核心能力。所谓的学会选择,就是学会做没有标准答案的选择题。

学习者必须了解,没有完美的选择,只有现实的选择,真正好的学习态度,并不是追求正确,而是解决问题。而解决一个问题的结果,往往会带来更多新的问题和更多新的选择,这恰恰是技术和人类不断进步的特征。ChatGPT不是问题解决的终结者,反而是新的宏大问题的发现者和开拓者。

刘庆峰:针对未来可能被人工智能大量替代的行业和岗位,对劳动力培养及再就业做专项研究,并且提前、主动做好应对。关注通用人工智能对社会各行业带来的冲击,加快建设新的人才能力素质模型和课程培养体系,特别是加快用通用人工智能赋能软件代码、语言学习、艺术创意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焦建利:在人工智能时代,摆在每个人面前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路径变得前所未有地丰富、广泛、多元。在线课程、虚拟现实学习、智能学习辅导、人机协同学习,以及在元宇宙中的学习正在成为常态,成为人类学习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此背景下,个人要选择合适的学习路径,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学习需求、目标、风格和兴趣,然后考虑以下几点:

首先,了解各种不同的学习路径:探索不同的学习方式,如在线学习平台、混合学习、虚拟/增强/混合现实、元宇宙中的学习、弹性混合学习等,充分理解和认识每一种学习路径的特点,看看哪种最符合自己的需求。

其次,考虑个人学习风格:有些人喜欢听课,有些人喜欢实践,还有些人喜欢自学;有人喜欢自主学习,有人喜欢团队协作;有人喜欢在现实世界中实践,也有人喜欢在虚拟世界中模拟和探索。因此,找到与自己学习风格匹配的路径,会使学习更有效果。

再次,寻求专业建议:可以咨询教育专家、同辈同侪、行业前辈乃至人工智能,他们的经验能帮助你做出更好的选择。

最后,勇于尝试大胆探索:不要害怕尝试新的学习方法,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最重要的是,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好奇心,不断探索和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 AI 时代。

AI技术为个人学习带来了无限可能

主持人:AI技术如何助力个人学习?未来学习平台应该如何利用AI技术提升学习效果和体验?

倪闽景:对于学习者而言,未来人类遇到的瓶颈问题不是个人知识多少,而是如何形成共识。数字化破除了知识权威,让每个人都有了表达的机会,从而使形成共识的难度加大。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有更多的主题能够让学生体验观念冲突,并让学生在冲突中形成协商和妥协,而这方面实际上有大量的案例可以去实践,也非常值得我们花时间去让孩子们体会沟通和决定。

对学习者而言,未来人类最大的特征是在智能机器面前相互关联并透明,将形成开放、集体的创新范式。超级学习需要的是通过新技术激发集体创造力,让人和人之间的连接变成创新资源,这需要不同大脑互相尊重、互相分享,并在思想关联中孕育新问题破解的方法。

ChatGPT 这些新技术产品在教育领域中扮演的角色应该是更公平的多样化学习工具,未来学习平台应该为利用AI技术提供更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而不是更功利的应试工具。

尚俊杰:AI技术在个人学习方面可以发挥巨大的助力作用。通过智能推荐、个性化学习资源生成、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实时评价和反馈等机制,AI技术可以根据每个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提供精准的学习资源和指导,从而极大地提升学习效果和效率。

具体而言,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用在如下方面:第一,AI能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智能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实现个性化教学;第二,口语练习。在学习语言过程中,可以和AI通过语音或文字进行对话练习;第三,写作练习。可以利用AI辅助写作,比如请AI给出写作建议,帮忙进行润色修改等,可以通过对比AI的修改结果学习写作;第四,生成学习资源。可以根据场景需要,即时生成个性化学习资源;第五,咨询和指导。在开展一项研究或者写作一篇文章时,可以请AI给出一些参考建议。

焦建利:回顾历史,技术一直在改变着人类获取知识的方式方法,改变着人类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改变着千业百行,也在改变着人的存在方式。

人工智能对学习的影响使其在学校教育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ChatGPT 等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正在逐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这些智能工具按照不同学生的需求智能生成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资源。这种定制化教育方法,使教师能够设计更具吸引力和参与性的课程内容。同时,借助实时学习数据分析,教师能够更有效地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

此外,ChatGPT 等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还拓宽了教育的可能性。它们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充满动态互动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学习效果至关重要。同时,这些工具也为教师提供了有力辅助,使他们能够更加专注于教学内容的创新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关注“技术向善”,以人为本,关注隐私保护、技术伦理等相关问题。这些问题在未来会变得前所未有地重要。

制定国家《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应对全球AI“系统性竞争”

主持人:在政策层面,政府应如何推动AI时代的教育改革?应该加强哪些方面的政策支持以促进人才培养?

倪闽景:政府在推动AI时代的教育改革时,必须系统考虑AI对教育的影响和各种应用的价值,做到公平性与多样化之间的平衡。人工智能未来必然会替代大量以技能为特点、工具为目的的工具,现在的教育内卷——刷题、做题、考高分,意义不大,而实现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必然选择。

政府应该首先提升教师的AI素养,并在教育教学中积极使用AI,而不是回避甚至禁止。其次是积极营造校园内AI应用的环境,让孩子们在生活、学习中充分应用AI,把它作为一个基本工具来伴随学习和生活,就像教室里的照明灯一样,变成一种日常行为。

要培养AI人才, 并不是只需要学习编程和计算思维,实际上,一般的编程工作必然会被机器替代,需要的是更加复杂的架构师,这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绝对不仅仅是聚焦到科学家、工程师的培养,还需要艺术、人文等全方位的培养。总之,只有多样化的培养环境才能出顶尖拔尖人才,这是一个基本规律。

尚俊杰:在政策层面,政府应积极推动AI时代的教育改革,以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首先,政府需要制定全面的教育科技政策,明确AI在教育中的应用方向和支持措施。这包括制定AI教育发展规划,明确短期和长期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需的资源投入。

其次,政府应加强对AI教育领域的投入,包括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推动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参与等方式,为AI教育提供有力支持。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AI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推动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转型。

在人才培养方面,政府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AI相关专业和课程建设,培养具备AI技能和素养的人才;二是推动跨学科人才培养,鼓励学校将AI技术应用于各个学科建设中;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AI应用能力和教学水平。

此外,政府还应关注教育公平问题,确保所有人都能享受到AI教育带来的红利。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总之,政府在推动AI时代的教育改革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全面考虑教育的培养目标,并进而调整专业和课程建设,促进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变革,提升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推进教育的系统性变革,促进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推动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

刘庆峰:建议制定国家《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应对全球AI“系统性竞争”。

在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瞄准我国通用人工智能发展中需要重点补上的短板进行设计,围绕高质量数据开放共享、科学评测标准制定、源头技术前瞻研发、人才培养、法律制定和伦理人文等维度,系统性制定国家《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家高位推动规划的制定和落地。

坚持源头核心技术系统性创新,在战略性、前瞻性的基础研究领域做好布局。

布局投入大模型的宽基础研究,在大模型能力涌现机理、大模型可信训练推理、强化学习技术、自主学习技术等方面形成突破。建议加快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与人工智能关键研究的协同攻关,形成交叉学科的突破。

推动大模型与科学研究的深度结合,打造AI for Science的科研新范式,研究基于科学数据的AI建模和科学知识提取技术,助力科研人员更高效地进行科学研究和探索。在生命科学、化学、制药、物理、材料等多个科研领域,引入人工智能通识课,培养一批具备专业科研能力以及高水平通用人工智能理解能力的人才,为可能涌现的交叉学科重大突破做储备。

加速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与审议。

围绕大模型的数据安全、隐私泄露、可靠性、知识产权等几大关键方面制定法律法规,提升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可靠性与规范性。同时,完善向社会开放的大模型准入和运行规则,明确责任分配与问责机制,并明确大模型知识产权与保护方式。

设立软课题进行通用人工智能相关的伦理人文研究。

坚持科学、独立原则,针对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带来的社会风险、伦理挑战和人类文明变化进行开放式课题研究。

焦建利:近年来,全球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宏观政策。如2019年,新加坡政府发布《新加坡人工智能战略》;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机遇》;2021年,欧盟委员会发布《人工智能战略》。

在推动人工智能时代的学校教育改革方面,我认为在政策层面可以推出以下举措:第一,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鼓励促进与监管规范之间找到平衡点,这需要政策制定者的高瞻远瞩和决策智慧。第二,加大投入和支持的力度。政府需要要建立人工智能教育的标准和评价体系,规范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和发展,确保人工智能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政府需要积极推动跨学科研究和创新,促进AI技术与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为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政府需要加大国际合作的力度,通过国陈合作提升我国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整体水平。政府需要建立人工智能时代数据共享和保护机制,促进教育数据的共享和应用,同时保护师生隐私和数据安全。第三,制定切实可行的应用指引。没有这些具体可操作的应用指南,宏观政策难以落地,也难以发挥真正效用。第四,加强师资培训和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必须尽快尽早把人工智能纳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课程体系,使人工智能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推动人工智能教育的创新发展,解决好人工智能时代“为什么教/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和“学生怎么学,教师怎么教”的重大核心问题。第五,大胆探索、鼓励创新、做好长远战略部署,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做好决策。

AI时代的学习方式,更需要提倡深度学习,以形成个人兴趣为主导

主持人:在社会层面,如何推动广大民众适应AI时代的学习方式?

倪闽景:现代社会的学习方式已经产生很大的变化,许多人已经习惯了屏幕阅读、视频理解、碎片化学习,这是AI时代新的学习趋势。但这种学习更多偏向于娱乐,停留在知道层面,对于构建价值判断和深度思维并不友好。越是信息化时代,信息泛滥,信息资源对人的成长来说价值作用越低,反而是注意力成为关键要素。所以AI时代的学习方式,更需要提倡深度学习,以形成个人兴趣为主导,让人在某个领域形成知识的富集,从而形成志趣与创造力。

为此,未来旧职业的消亡和新职业的产生周期会进一步缩短,全社会应该积极推动终身学习,对旧职业的消亡和新职业的产生有更大的包容性,形成更强的基础学习能力和新职业的适应能力。全社会依然要积极推进大众阅读,开放更多的学习体验空间,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避免人机互动过多,造成人的异化。

焦建利:为了促进民众适应人工智能(AI)时代的学习方式,需要政府、企业、教育机构及社区等多方共同努力和协作。

政府应当制定并实施支持AI教育发展的政策,并确保相应的财政资金投入,以激励和支持AI教育项目。企业应当积极参与到AI相关培训课程的开发中,帮助员工提升技能,实现职业转型,以适应AI带来的行业变革。教育机构则需要对现有的教育体系进行改革,将AI知识融入课程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未来职场所需的关键技能。社区层面,可以通过组织AI相关的公益活动和研讨会,提高公众对AI技术的认识和兴趣。个人需要与时俱进,践行终身学习,尤其是数字化学习和技术增强的学习。

此外,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财政支持和奖励措施,鼓励人们参与终身学习。

最后,社会文化也需要转变,倡导终身学习理念,让人们认识到学习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

作者:李韧 黄璐璐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