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消息,《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于26日正式发布,明确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规范,指导学校、师生稳妥、有序地开展应用实践。
图源:IC PHOTO
该指南是由北京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研制并发布的首份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指南。
《指南》明确了以“智”助教、以“智”助学、以“智”助评、以“智”助育、以“智”助研、以“智”助管等六大重点应用领域,全面涵盖了人工智能在学校教育中的所有关键应用层面。对六大重点应用领域中的29个典型场景提出了引导和规范,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管理、科研等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作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明确的操作框架,使复杂的技术应用变得易于实践。
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学方面,《指南》提出,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智能教学助手,在智能课程设计、智能备课、个性化教学、智能课堂管理、智能教学分析、智能作业批阅、智能辅导答疑、智能学情分析等应用场景方面开展实践探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师工作提质增效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