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及教育部进一步明确“构建人工智能多层次教育体系”等普及AI政策文件的出台,人工智能教育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由萌芽期过渡至成长期,市场规模逐年扩大。但目前AI教育面临诸如“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体系缺乏”、“人工智能师资缺乏”、高职高专院校面临缺乏适配职业特点的AI课程体系以及人工智能实训难等诸多现实问题。
为了提升中小学教师、高职高专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帮助教师掌握人工智能知识体系与思维方式,与其已有知识技能与教育教学能力相结合,培养教师人工智能项目式教学能力,快速有效的在学校开展人工智能教学工作并促进人工智能教育在学校的快速落地,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联合北京励耘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院于2024年11月15-17日与北京市第八中学共同举办首届“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提升研修班”。依托北京理工大学专家团队归纳的人工智能六大实现途径为贯穿主线,根据小学、中学、高职高专、大学等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构建了丰富、完整的AI全学段贯通培养课程体系以及配套的软硬件体系,有效推动人工智能教育更快更好的在全国得以推广和发展。
(机构供图,央广网发)
(机构供图,央广网发)
本次研修班聚焦人工智能教育这一前沿领域,课程内容丰富且实用,涵盖了智能技术核心驱动、神经网络与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语音信息处理、自主机器人博弈以及北京八中人工智能教学实战经验分享等多个方面。培训过程中,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知名教授团队,如吴心筱教授、毛先领教授、刘峡壁教授和北京八中优秀的科技教师团队,包括正高级高颖老师、技术组组长贾宏洁老师等,凭借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入浅出地为学员们讲解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知识,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操作演示,通过学校科技特色课程开发和人工智能教育案例,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在中小学如何落地。不仅对人工智能的六大实现途径(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群智能、符号智能、进化计算、行为智能)进行了深度解析,还分享了项目式教学在人工智能教育中的战略应用与中小学的创新实践,为教师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同时,课程还涉及智能小车系统集成、人脸识别实验、语音合成与识别实验等实践操作环节,让教师们亲身体验人工智能技术的魅力,提升其实践能力。
(机构供图,央广网发)
(机构供图,央广网发)
(机构供图,央广网发)
首届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提升研修班的举办,对于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学的发展及培养中小学生的人工智能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人工智能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此次研修班的成果也将为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注入新的活力,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人工智能教育将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发展,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教育行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