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人工智能

高旭东:稳中求进发展数字经济 发挥优势推进“人工智能+”

作者: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发布时间:2024-03-31

原标题:高旭东:稳中求进发展数字经济 发挥优势推进“人工智能+”

编者按

3月5日上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布。报告多处提及信息通信业,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等热词频现。面对新一年的政府工作任务,信息通信业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中有哪些新的机遇?如何寻找属于自己的“人工智能+”发展方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高旭东接受采访,结合热词进行了解读。

01

关于数字经济

要有大局观 要落到实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要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要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要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建设智慧城市、数字乡村;要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等。

“概括起来,就是要以广泛深刻的数字变革,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高旭东表示,对于新一年数字经济的发展方向,政策已经明确。聚焦到信息通信业,从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基础条件看,是比较雄厚的。

高旭东指出,在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塔等企业的积极努力下,我国建成了世界领先的5G网络,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特别是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持。我国拥有庞大的、世界领先的制造业体系,对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的需求强劲。以华为、中兴等为代表的通信设备企业,以百度、阿里、腾讯、航天云网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和数字化转型方案提供企业,都是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

如何用好政策,抓住机遇?高旭东表示,需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以大局为指导,以落实为着眼点。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因而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特别是需要认识到,没有进就不可能稳。”高旭东强调,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把发展速度放在应有的极为重要的战略位置,加快经济发展。

有了大局观,怎样落到实处?高旭东表示,要采取具体的有效措施,实实在在实现稳中有进、加速发展。比如,通过更加紧密的多方合作,更加深入地探索更多的5G应用场景;通过大力加强技术创新,切实提升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的有效性;通过加速建设以本土企业为主导的创新体系、产业体系、经济体系,切实提高产业链安全和经济安全;通过加速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切实提高本土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优势。

02

关于“人工智能+”

走自己的路往往更容易成功

无论是两会的提案,还是政府工作报告中开展“人工智能+”行动,都能看出人工智能发展已成今年两会的“最热”话题。高旭东认为,人工智能潜力巨大,是大力发展数字技术、数字经济的重要内容,是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用人工智能赋能社会生产、生活、社会治理,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谈到如何有效促进“人工智能+”发展,高旭东向记者明确了需要坚持的三个基本原则:一是积极探索,二是实事求是,三是发挥优势。

积极探索,就是要高度重视。从世界范围看,经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对发展人工智能极为重视,并且取得了重要突破。高旭东指出,目前我国很多组织,包括企业、大学、研究院所等,也取得了重大成果。但是,人工智能发展日新月异,需要探索不停步,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这就需要企业投入更多的真金白银、杰出人才。政府也需要以各种方式,包括政策、真金白银等,提供更多的支持。”

实事求是,就是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高度重视“大模型”的研究与开发,在人工智能的深度上不断取得突破;另一方面,高度重视“小模型”的研究与开发,在具体的应用场景、具体的企业、具体的产业方面,不断取得成就。“我们的研究表明,起码在现阶段,‘大模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小模型’则更容易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应该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工智能+’的重点。”高旭东呼吁,“小模型”也可以为“大模型”积累重要的发展条件,需要给予“小模型”足够多的重视。

发挥优势极为重要。高旭东指出,我国发展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有两大突出优势。一是应用场景多,应用市场大、市场类型多,生产规模大、生产条件差异大,都是巨大的优势。在“小模型”存在特定价值的背景下,这一优势尤为重要。二是人才多,每年大量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毕业,积累起来的量更是非常可观。“这是发展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最大的优势。当其他经济发达国家只能做一次创新、一次实验时,我们可以做多次,辅之以尝试更多的创新方法,成功的概率就可以大大提高。”

高旭东特别指出,尝试更多的创新和试验方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国发展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当然要借鉴其他国家,但是创新理论和创新实践都告诉我们,模型、对标永远都是辅助措施,走自己的路往往更容易成功。”

内容来源:人民邮电报

编辑:符怡

审核:郑黎光

责编:卫敏丽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