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人工智能

2024下半年13大黄金赛道,抓住1个就能翻身!

作者:积云教育发布时间:2024-08-24

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双城记》中有一句充满了辩证法的名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诚然,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充满了艰辛与挑战,经济下行,就业问题突出,社会内卷,危机此起彼伏……

但与此同时,也悄悄涌现出很多新的机遇,科技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更多便利,提供了大量新的就业岗位……

如今,时间已至7月下旬,就业形势的严峻和赚钱的艰辛,让众人深感焦虑,压力倍增。

随着2024年下半年进程的推进,全球经济格局正发生着深刻且复杂的变化,各行各业均迎来新的挑战与契机。很多人变得迷茫,不知道未来何去何从。

我们常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其实,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静下心来看清趋势,只有选对行业和赛道,未来的你才能乘势而上,一路披荆斩棘!

01

新质生产力崛起的大时代

从宏观社会环境来看,我们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大国博弈的主战场逐渐转向科技竞争。

从今年的两会报告就可以看出,大力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我国当前的主要任务。

(图源:经济日报官方微博)

尽管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瞩目成就,但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卡脖子问题亟待解决。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深层意义,是为了科技产业链自主可控,赢得发展主动权。

放眼寰宇,当今世界正处于第四次产业革命的窗口期,全球发达国家围绕科技创新展开新一轮竞争。

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组合技术掀起的技术浪潮,对未来经济增长与社会变革的影响之大,将超过之前任何一次产业革命。

(图源:正和岛 如侵删)

时至2024下半年,中国经济也已进入下半场,传统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只有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2018年以来,我国进入金融周期的下行周期。随着房地产的落潮,国家鼓励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和数字金融等,意在通过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启新一轮增长周期。

2023年9月,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首次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当下的中国,新质生产力正在全面发力,主导技术是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5G/6G等技术组合。

数智化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于新质生产力生成的每一个环节。

02

新质生产力催生出的13大黄金赛道

第四次产业革命发展到今天,随着数据量的指数级增长、算力的快速提升以及算法的不断创新,人工智能在以超乎人类想象的速度狂飙突进,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都将由此而发生深刻改变。

数据已经跃升为基础性战略资源和关键性生产要素。

我国是首个将数据列为生产要素的国家。2023年10月25日,国家数据局正式挂牌,这标志着我国在数据管理和利用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在此大背景下,我国催生出13大重点产业,包括7大战略新兴产业和6大未来产业,共计13个大赛道。

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人工智能产业
生物技术产业
新能源产业
新材料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
绿色环保产业

未来产业包括:

未来制造
未来信息
未来材料
未来能源
未来空间
未来健康

(资料来源:工信部 如侵删)

当下,哪些新质生产力的赛道处在风口上?

(图源:网络,如侵删)

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4全球独角兽榜》,2024年中国独角兽的行业分布是:34%来自新能源、人工智能、半导体等三大行业,此外,生物科技、健康科技、电子商务、软件服务、物流、企业服务、金融科技等行业比较集中。

通过对猎豹、瞪羚、独角兽和世界500强的行业分布的比较,不难发现:瞪羚和猎豹相比独角兽,除了金融科技、软件服务、人工智能、电子商务等主流的大赛道,在生物科技、健康科技、企业服务、半导体、机器人等赛道的布局比独角兽更多。

03

新质生产力呼唤“新质人才”

随着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深入,平台化运营、共享经济、工业互联网、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制造、远程运维服务、虚拟企业等新的生产组织形式不断涌现,要求组织形态更加扁平化、网络化、去中心化和少人化。

少人化,不是不用人,而是要用高质量、精专化、数字化、智能化人才!社会需要的是那些具备数据思维,能熟练驾驶智能设备和智能系统,具备跨界融合能力,有更高创新素养的智能型劳动者。

随着我国由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发现和培养拔尖人才成为新时期的要务,最终的竞争还是人才的竞争。

虽然我国技能型人才劳动者超2亿,但高技能人才仍然稀缺。

《2024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建设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打造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力度。

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例,我国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总缺口达500万,亟需各类数据人才、算法人才、硬件人才、软件人才、应用人才,以及在基础研究领域进行源创新的科学家。

在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教育上,需要强大的数学基础,以及计算机科学、统计学、数据科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脑科学、生物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素养。

人类与人工智能共生的时代正在到来,这对人类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

据测算,我国数字化人才缺口在2500万至3000万左右,而且还在不断扩大。特别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半导体、大数据等相关领域人才需求量激增。

什么样的人更有未来?相信你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在这个快速变迁的社会,面对这些新赛道,只要我们能紧跟时代发展趋势,谨慎分析市场形势,寻找适合的行业赛道,持续学习新技能,保持对新技术和趋势的敏感度,相信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未来的引领者。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