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人工智能|教育

人工智能让高校不再囿于围墙——访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

作者: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发布时间:2024-10-16

强国教育建设委员说·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指出,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高校改革工作。7月29日,十四届全国政协召开第22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围绕深化高校育人模式改革、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协商议政。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以“以人工智能推动高校人才培养范式改革”为题作发言,会后本报记者与徐坤委员展开对话,邀请他分享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教育主动求变的实践之策。

——编者

人工智能让高校不再囿于围墙

——访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

本报记者 朱英杰

拥抱人工智能是必然趋势,高校概莫能外

人民政协报:在您看来,今天的高校改革必须借助人工智能的力量?

徐坤:可以这么说。当前,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已经全面渗透到各行各业的生产发展之中,而高校人才培养仍然面临以学科为边界的专业分化问题,这种育人方式很难跟得上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脚步。“人工智能+教育”将推动“千人一面”的传统培养范式向“千人千面”的个性培养范式转变,这对教育资源的整合与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例如,今天无论你学习的是理工类专业,还是人文类专业,如果不懂数据应用、不懂人工智能技术,那可能就无法跟上科研创新几何级迭代速率的变革。借助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改革,归根结底是为了能够让人才更好实现全面发展,让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更好实现紧密联结,从而逐步打破校园与社会的“边界”,以高等教育之力助力服务高质量发展。

人民政协报:很值得期待。在刚刚举行的十四届全国政协第22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上,还听到您介绍了北京邮电大学的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改革的创新平台,希望您给读者展开介绍一下。

徐坤:好的。当前阶段高校实践“人工智能+教育”,需要整合政府、教育、产业等力量,探索打造集智慧教育应用、产教供需对接、科教实训实践、创教开源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教大模型创新平台。

在这方面,北京邮电大学作了初步探索,我们集成产学研资源,打造了“码上”智能教学平台,这个平台是由学校本科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而来,它基于科大讯飞星火大模型,能够为师生提供实时、个性化、启发式的编程教学服务。同时,我们还研发了“邮谱”智能学习平台,它会借助数据大模型构建知识图谱,帮助学生高效实现知识点的“串珠成链”,从而有效提升学生个性化、跨学科学习的质量与效率。此外,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我们还将上线“邮大师”智能学伴平台,新生们将拥有一位“数字人学伴”,它旨在为学生提供陪伴式、个性化的一对一问答服务,一方面将为学生提供一个互动时效性和成长支持性较强的数字环境;另一方面也将大大节省教师在应答基础性、重复性问题上的时间成本,帮助他们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学生的思想引领和高阶能力培养之中。

现在来看,已上线平台的使用都取得了良好效果。以“码上”平台为例,截至7月,学校已经有300余名教师参与到“码上”教学实验中,基于该平台已开设课程115门,有效用户超8000人。与此同时,商用版“讯飞星火码上”也已于今年3月上线,当前已有300余所高校接入试用。我们期待这样的教学实践改革可以进一步打破知识边界、院系边界、校际边界、校企边界、校地边界和数实边界,让知识的源泉得到充分涌流。

急需培养能勇闯“无人区”的拔尖创新人才

人民政协报:在您看来,在人工智能时代,对人才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徐坤:人工智能为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在科研工作中,人工智能可以如一位杰出的科研助理——假如科研工作者需要读20篇论文,自己读会需要很久,但是借助人工智能,很快就能了解其大纲及逻辑。人工智能带来了科研、生产、生活各领域效率上的革命。可以说,在当下及未来,借助人工智能工具开展工作者将会对未使用人工智能者实现“降维打击”,这也意味着未来简单的知识学习和记忆,对于一个生命体的重要性来说已大大降低。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如何打破传统,如何促进智能技术与人才培养相生相长,如何培养学生超越机器的核心竞争能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时代问题。

在我看来,高校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高校一定要探索培养勇闯“无人区”的拔尖创新人才,即培养能够用不明确的“知识供给”满足不明确的“社会需求”,融“思想力、学习力、行动力”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换句话说就是要培养能够想象未知世界、探索未知领域、解决未知问题的优秀人才。而对这类人才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创意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要有批判思维、设计思维、系统思维,等等。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培养勇闯“无人区”的拔尖创新人才,是人才培养所需、科技创新所需,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必需。

人民政协报:基于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变革的必然趋势,北京邮电大学在培养勇闯“无人区”的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开展了哪些创新举措?

徐坤: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北京邮电大学作为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追求,正在着力打造面向未来的育人体系,以助力学生从“知识存储型人才”向“能力迭代型人才”转变,从而更好适应、融入、服务数字经济发展。前面,我提到了“破边界”的人才培养理念,在这里我举两个方面的例子。

一是破知识边界,学校坚持“数字化学科做强、学科数字化做特”思路,推进传统优势学科与数字化学科交叉融合,如在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强调用人工智能赋能艺术创作,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在经济管理学院,强调围绕数字经济发展进行专业改造。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我们还将打造全方位人工智能赋能的育人体系,一方面面向全体本科新生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另一方面丰富专业课程体系,将人工智能与前沿交叉技术元素与各专业相结合,打造专业课程新体系,培养学生复合能力。当前,学校正集全校之力牵头推进北京市属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建设,以期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方案。这段时间,学校团队还面向即将开启大学生活的准大学生制作了《AI在大前》课程,帮助同学们在跨入大学校门之前提前进入人工智能的精彩世界。

二是破院系边界,面向国家对勇闯“无人区”的未来人才的需求,学校持续加强贯通ICT(信息通讯技术)领域通识专业能力培养的育人机制建设。当前,我们通过组建未来学院、打造智课工程、开设ICT领域核心知识微专业等形式,打破了通信、电子、计算机、网安、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传统院系壁垒,全面构建起服务数字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能力矩阵。

人民政协报:人工智能又能为受教育者自身带来什么?

徐坤:我经常和同学们说,希望他们不要只想拿一个高薪offer。而是要学会用知识技术、综合素养、人格魅力等,去整合社会资源,去开拓市场新域,在开辟新赛道中实现人生价值、服务社会发展。我想,人工智能将为实现这一目标插上“科技翅膀”。

北京邮电大学历来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当前,学校绝大部分学生正利用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开展创新创业学习与实践,并取得优异成效。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创新,利用互联网平台开拓市场,他们将无限的想象力与技术的生产力充分结合。我想,这不仅为受教育者追求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更为学校加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实践作出了积极贡献。

人民政协报:这一过程对高校教师的成长发展带来了哪些新的要求?

徐坤:人工智能时代,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关键要有人才支撑,这就要求教育必须主动变革。可以说,今天的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再一次进入了新的“前沿探索区”,不仅学生的学习模式和学习内容将被重新定义,更为教师的角色定位和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高校来说,重要的是推动传统教学观念向未来教学理念转变,运用人工智能助力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向学习引导者、能力激发者、情境创设者等高阶育人角色转变。这虽然不容易,但却是高等教育改革必须要直面的问题。

对于一名教师而言,在人工智能向教育领域渗透转化的今天,一方面,要坚守教育初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人工智能伦理教育和科技向上向善教育,深化学生思想价值引领。另一方面,要在教学科研中关注并加强人工智能应用,要善于驾驭数字技术、开发数字资源、提升数字素养,要培养高阶育人能力,这方面又对高校教师队伍考核评价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记者手记

面对人工智能 需持积极心态、主动求变

朱英杰

与徐坤委员对话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改革的过程中,记者向徐坤委员问道:“您个人对人工智能是何种态度?在生活中又是否会利用人工智能开展工作?”面对记者的提问,徐坤的回答十分坦诚,他表示,最开始自己对人工智能也抱有观察的心理,但慢慢地他发现拥抱人工智能是时代的必然选择,也会是个人跟随时代发展脚步的必然选择。

当前,在学习科研等一些领域中,借助人工智能已经成为评价一项活动是否与时俱进的新标签。“未来,在生活、学习、科研等各领域,使用人工智者将可能会实现对未使用人工智能者的降维打击。”在今天,类似于这样的论述同样不绝于耳。

然而,面对人工智能的飞速迭代,大多数人似乎还没有做好准备,些许的期待中夹杂着更多的担忧——人工智能会不会为人类所用?他们会倒逼人类进步、解放人力还是会逐步取代人类?但其实如此纠结的心态于人类而言或许并不陌生,早在电脑、互联网走进人类历史时,人们就已体会过这种心挂两端的奇妙感觉。

但历史演进的脚步不会因人类的复杂情绪而放缓,人工智能时代正在渐行渐近。这一切就如同互联网时代曾经遥不可及,而今天已经完全将人类生活浸润在其中一样。历史告诉我们,被动地接受不如主动参与、主动应变。拥抱新技术、拥抱人工智能时代,发挥出人类的独有价值,超越并驾驭人工智能,这对于未来的学生、教师、高校以及任何个体及组织而言都将会是一堂必修课。

而这堂必修课修得好坏,关键在于能否处理好“主体”与“工具”的关系。这里首先应明确的是人类作为人工智能的使用主体,掌握驾驭工具的主导权。因此,以开放心态去接受时代的演进是根本。与此同时要明确并充分挖掘自身与人工智能相区别的比较优势,正如徐坤委员所讲,当未来知识记忆与信息检索已经不再成为人类的优势,甚至人类在这些方面将被人工智能远远甩在身后时,人所独有的,如想象力、创造性、发散思维、批判思维等,将成为人类之所以可以称为人工智能使用主体的最核心竞争力。

再者,发展好“工具”、利用好“工具”,是人类作为工具“主体”的权利和责任,同时这更是高校教师及高校所培养的未来时代创新主力的学生们无法推脱的时代使命。对话徐坤委员过程中,记者也曾向他问道,不同专业的学生该如何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全面到来。徐坤委员表示,创造发展人工智能者与单纯使用人工智能者在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时,的确可以持有不同状态。“对理工科学生,特别是于计算机、人工智能等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需要推动人工智能进一步演进,并保障人工智能发展的安全和稳定。而对于其他专业学生或者普通生活受众而言,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解人工智能,并学习如何高效地利用人工智能之上,以促使人工智能真正可以为人所用,优化个体的学习及生活效率和品质。”

曾经,人们所期待和担心的每一轮科技革命,都无一例外地在人们强烈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实践探索中,成功地转化为能量巨大的社会生产力,并极大程度地解放了人类的双手双脚。而今天,面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迫切需要,就让我们主动求变,从高校变革、学生和教师的心态开放开始,共同去拥抱人工智能这个新时代产物,促使其“工具”价值更大程度地被利用,促使人类个性化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目标进一步落地成为现实。

人工智能迭代速度超乎想象,对教育有何影响?

张志勇 |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形态需要重构:尽快实现一体化的全域教育

彭凯平:人工智能时代,哪些能力是关键?

责编:朱英杰

制作:范 晶

审核:贺春兰

·END·

最近微信改变了推送规则,文章不再按时间轴排列了。不想错过最新推送的你,就把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设为星标吧。

第一步:点击顶部蓝字“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进入公众号主页。

第二步:点击绿色“关注公众号”

第三步:点击右上角“···”

第四步:点击“设为星标”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