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6月6日消息(记者冯丽) 从智慧城市到智慧交通,从智能制造到智慧医药……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正加速融入到千行百业,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面对扑面而来的人工智能新浪潮,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该如何筑牢发展优势?
多位AI业内知名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企业家日前在2024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峰会暨TOP50颁奖典礼现场,畅谈AI发展前沿趋势,共议AI技术与产业融合的新模式、新路径。
奏响AI“新质力”
从AI视频生成模型Sora到新近发布的GPT-4o,一系列生成式人工智能新技术相继问世、更新迭代,让人感觉到似乎“未来已来”。
“这个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工智能、社会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工智能技术?跟我们现有的人工智能技术之间是否还存在差别?我觉得这是全球性媒体、前沿科学研究者、研发型企业都需要回答的问题。”远期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创始主任、联合国人工智能高层顾问机构专家曾毅说。
曾毅在做专题演讲(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曾毅长期从事类脑认知计算模型、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等前沿科学研究。在他看来,现在人们看到的人工智能并不是真正科学意义上的人工智能。“目前的AI只有处理的能力,没有真正的理解能力,有些人会混淆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真正的智能是不断锤炼演化当中出来的,不仅仅是基于学习。我们现在的人工智能带来高效率、准确率,可大模型的准确率远远超过人工智能,所以智能的关键不是准确率,智能的关键是自适应性。”曾毅说。
汤敬华畅谈AI发展方向(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未来AI怎么发展?声通科技董事长汤敬华表示:“目前有很多猜测,我们其实也在寻找一条未来AI发展的路。有一个基本观点是和AI协作的时候,把它(AI)当成一个生物,或者当成一个人来看。如果大家用大模型做过对话或写过文章,就会发现你讲述越详细,它给的答案越准确。未来选择一套模型解决一个问题,还是需要多套模型共同协作解决问题,这里就隐藏着未来AI发展方向的‘答案’。”
在汤敬华看来,“人们不要把人工智能过分的神秘化,它会成为长期陪伴我们的一个合作伙伴。我们要像对待伙伴一样去发展它、培养它,然后大家一起合作。”
近些年,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举措出台,构建了既有顶层设计又有具体措施的政策支持体系。截至2024年3月,全国已有117个大模型成功备案,其中上海已备案成功24家,占据全国五分之一,体现了上海在大模型领域的创新实力。
廖运发分享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洞察(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中国信通院华东分院院长廖运发表示,上海大模型研发总体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上海人工智能产业飞速发展,对算力市场提出了安全稳定、算网融合与集群化供给的新需求。未来,更加多元化的算力服务将进一步加速各行业转型升级,算力浦江行动方案推进上海算力基础设施发展。持续探索算力高价值应用场景,推进算力、算子、算数的协同与适配,构建具备调度灵活化、技术协同化、服务绿色化的算力生态,将成为上海算力能级进一步提升的关键。
加速AI技术与产业融合
人机协作新模式,加速了工业高效转型,具身智能通过融合机器人与AI技术,让机器在真实环境中学习与适应,不断重塑智能制造新格局。
工业机器人诞生以来,由于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和极强的稳定性,且重复精度良好,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愈发凸显,但传统的工业机器人无法完全适应当前更加精细化、柔性化的生产场景。
张志琦分享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在限定的工业场景、任务下,运用具身智能技术,将最新的技术组合进入框架里,打造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让工业机器人具备智能化能力,把机器人感知系统与控制系统整合到一起,打通软硬件之间的天然壁垒,让工业机器人能够通过一次试教,甚至是零试教,就能学会动作,执行任务。”微亿智造CEO张志琦表示。
“不用考虑人类体形能力局限的‘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可以让生产过程变得更加高效与可靠。”张志琦认为,无论是以成本极低的2D相机作为感知系统,或是可以实现轨迹规划、动态跟踪能力的运动系统,还是基于世界模型而拥有的超强理解能力,使“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在产线上能以极致降本增效的方式完成更多工序任务,为整个生产系统带来全新的革命。
同时,产业发展离不开资金“活水”。目前,全球通用人工智能投资趋势聚焦于加速产业基金设立、政府高额投资规划、以及巨头企业战略注资。投资热度聚向大模型研发、多模态融合、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
刘志毅分享AI投资趋势(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基础大模型是创造式、体验式的大模型,行业大模型是检验你的投资回报率(ROI),核算以后看你在哪些工作流上提升效率,降本增效。”东方财富首席科学家刘志毅认为,如果要获得更好的智能,除了语言本身以外,AI还需要会策划、会决策、会使用工具,甚至有情感、有意识,让其更好助力企业进行规划和决策。
吴天分享AI与能源管理相关话题(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前段时间听到一个讲法,说AI发展的尽头是能源,也就意味着能源在AI的发展、应用、可持续运营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AI本身也能够为能源产业的生产、运输和消纳提供优化和赋能。”极熵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吴天从AI与能源管理应用的角度分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