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人工智能|北大

从“小女孩”到“大社会”,世界首个大型社会模拟器正在构建

作者:北京日报发布时间:2024-10-25

在基于真实社会一比一复刻出的数字空间中,10万个通用人工智能体的日常出行等行为,都能得到真实模拟。10月25日,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朱松纯介绍由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大学、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同推出的世界首个大型社会模拟器研发等最新成果。

在2024年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全球首个通用人工智能体“通通”亮相,并在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体训练与测试平台“通界”上,展现出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平台提供上千种不同的物理仿真环境,当进入一个全新空间,“通通”会主动探索、识别新环境,还能通过观察和推理,理解他人意图,已具备3至4岁小孩的认知架构。(此前报道: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小女孩”亮相,具备三四岁儿童心智)

而无数个拥有不同身份的“通通”,在数字建模形成的更大空间里,与常人一样进行日常出行、社交等活动,通过这些个体的交流和碰撞,便能在数字空间中模拟甚至预测现实社会的运行状态。“个体级的智能体,应具备自主的感知、认知、决策、执行、学习和社会协作能力,并符合人类伦理与价值。当孩子渐渐长大,参与到社会运转中,就需要通过社会级智能体在城市、社会乃至国家尺度上,诠释过去、演绎现在、预测未来。”通研院院长朱松纯说。

根据这一思路,科研团队正在探索构建包含百万级个体的大型社会模拟器,期待通过个体的价值博弈,促进群体智能涌现。

“在个体认知的基础上,我们要解决个体智能体与社会级智能体共同演化的问题。比如政府部门作为社会级智能体做出的宏观决策会影响个体智能体的行为,而个体智能体行为的变化会导致新的政策需求的出现,从而影响社会级智能体的进一步决策。”通研院多智能体实验室负责人陈烁表示,团队目前推进的研究,就是要解决如何建模个体智能体与社会智能体的交互过程以及如何有效推演不同社会决策的长远影响等问题,从而为社会治理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事实上,当前一些团队也在依托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发相关平台。但陈烁表示,基于价值驱动的通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大语言模型有着本质区别。“大数据主要依赖历史数据分布进行预测,对于新出现的分布外的数据所带来的影响难以准确推断,例如现实中新修了一条路,过往模型就无法准确预测新的拥堵情况。而价值驱动能真正理解每个个体的行为,通过他们的交互,找到真实世界背后的运行规律。”

目前该模拟器已完成基础框架搭建。“我们已经能实现十万级个体的模拟,每个个体分别是什么职业,从哪里出发、要去哪里,都能模拟现实运行的状态。”陈烁说,未来,平台的模拟个体数量将达百万级,社会的运行也有望“做实验”。这套大型社会模拟器可以发展成为人文社科的科学实验平台,在公共资源配置、智能交通、碳中和等诸多领域,它都能模拟不同资源配置策略,预测社会系统运行,支撑重大社会决策。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刘苏雅


Copyright © 2025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