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三观】探索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无需评判,只用前行~

作者:八戒自由自在发布时间:2024-06-29

昨晚【含笑簪秋水】更了完结篇,看完就觉得,自己之前准备的那些,包括小说内核、小说读法、马斯洛需求层次、关系本质和爱什么的,根本不足够去分析作品,或者说,根本不是认知体系、可以创造出没有套路的作品。。。

想想过往试图抽过的认知模型,拿出来复习找找灵感,发现至少有一个点的认知可以完善一下,关于三观,毕竟马斯洛需求层次之前瞎理解,TED版本的看了之后感觉很不同,三观之前也是各种拼凑学习,试了b站找学习对象不合适之后,想到了kimi,尝试了不同的问题之后,觉得kimi还是很可以指导下自己思考的

然后忽然就问了kimi关于创作小说的框架,然后呢,目前为止,觉得kimi挺好用,接下来就具体的梳理思考下

人生观,对人生的目的、意义和态度的看法,决定了如何规划生活和追求幸福,比如认为人生意义在于追求快乐和享受,就致力于寻找能带来即时满足的活动

让kimi列了十种人生观,并描述、举例

世界观是对宇宙和世界本质的理解,包括对宇宙起源、生命意义的看法,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比如认为世界是通过自然法则和因果关系运作的,就依据逻辑和实践反馈做决策

价值观是对事物重要性和优先级的评估看法,决定选择和行为,是人们面对选择时的判断标准,如重视公平正义,在商业交易中就坚持不占便宜

挺宏大的。。。。

感觉其实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探索一下,找kimi给了举例,来理解下

一个人的信念来源,根本还是跟世界观有关,比如认为世界应该是互相合作的地方,所以人生的意义在于要帮助他人,所以他可能会选择做志愿者,这样很有价值

再比如认为个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人生应该是和谐共存的,保护环境具有最高的价值意义,所以他成为环保主义者一员

再比如个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又可以被认识和改变,认为科学发现是最具有价值的,认为通过科学研究能给人类带来福祉,所以选择成为科学家

那总结上面的几种模式,认为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决定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取向,最后决定了成为谁

就个人而言,早期自己是看不到现实世界的,就全能自恋幻想世界,自我中心,对于价值,觉得世俗成功让人认可才有意义,所以选择都是尽力努力想要结果,而且还只盯着结果,就活的非常累

因为全能自恋完美主义,和现实差距太多,所以每天苦大仇深,就显得消极

似乎的确是先对世界的认知,然后对于价值的认知,决定了人生选择

建立对世界的认知,从主观感受出发,去选择具体的点,感受自己的价值取向,对错好坏是很难论的,自己接受的了什么,不想接受什么,什么自己做得到,什么自己做不到,这个更客观和实际,道理有很多,但最终自己试了就知道

所以,现在自己还是在重建世界认知的时候^_^,的确是在寻找自己价值点,认识自己,然后才去决定选择什么路走,逻辑通

所以,三观简单来说,就是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然后寻找合适的平衡点,找自己能走的路,积累下来,我们就成为了一种样子

今天又和嗑糖小伙伴讨论了一下,我们的选择没有对错好坏,但是,有一个确定的方向指引,就是我们的感觉,“我是对的”“我是好的”“我是行的”是人生的三个层次,成长是指向第三个层次的

争对争好,就是武老师所说的,世俗的壳吧,我们最终也要走出这个壳,达到一种自由

对错好坏的争不出来,还是那个举例,就像甜咸豆花之争,猫狗之争,^_^自己加上大二三房之争^_^,前面的千百年都争不出来,因为本身就没有“对错好坏”这个东西,后面的5年争不出来,未来也一样哈哈哈^_^

能实践出确定性结果来的,就是“我行不行”

我们可以以为世界是什么样,自己是什么样,然后据此选择,前行,然后最后自己能感觉的出来,走不走的下去,行不行

这个就只是的反馈,对错好坏应当被我们超越

这点上自己是勇于实践的,以为有份稳定工作就行了,但发现,真的,熬的自己早衰。。。以为有上升通道的路径就行了的,但发现,真的,重复的太累了,受不了。。。

在低谷期就想找个人靠,但发现,真的,还是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没法把时间分配给别人的准则,根本熬不住,所以,还是得独立起来。。。

其实人生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我们会有一个虚知,世界是怎样(世界观),自己是怎样(人生观),然后选择(价值观),然后实践,结果会给我们反馈,告诉我们以为的错了,这个时候归因于认知错误,无需评判,调整之后再生活就可以了,走错了不可怕,在“对错好坏”层出不来才可怕

现在想想,生活也真的是蛮简单的,只要不评判,真心的投入生活,这就没有了纠结和自我怀疑,就会大脑清醒,就会比他人高效一点,笨功夫累积到1万小时就快一点,结果也就早一点

所以,他人的话语和行为,跟自己真的无关,只代表他那时的认知和三观,自己不需要自证,也不需要评判

而自己此刻的话语和行为,跟他人也无关,只代表此刻的认知和三观,而因为直到达成自己的终极目标,并稳定之前,认知和三观都是和客观世界有差距的,简而言之,注定是不那么对的,也就没有必要说给别人听了。。。。

妄图靠话语证明自己更对更好。。。这本身的行为,就证明了段位不够

所以,以后但凡说话,还是想想,对他人确定有价值的有哪些,其他的,还是慎言了

关系相处为什么重要,关系是一面很好的镜子,让我们能看到更多自己以为的世界和自己,和真实的世界和自己之间的差异

但本质还是镜子让我们看到,我们只要把所有的遇见都当成镜子,总能够成长的

关于成长的快慢。。。其实现在的镜子反馈,自己就已经都跟不上了,上关系这种高难度镜子,自己会失眠的。。。要接纳自己的能力不足,只能慢慢来

所以,人生真的很简单,不带自我评判和评判他人,清醒的前行就好了

所有的行动,都不用羞惭,纠结做错了什么的,那就是自我当下的样子,被事实照出来了,哦,原来我是嫉妒的,原来我是争的,原来我是自证的,原来我没放下,那就接纳

此刻自己是低自恋的,那也是被允许存在的,在人性坐标体系内自由的行走,是自己的权利,自己所需要的,是有向心力回到平衡态的能力,是有能力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这个能力的发育过程,就是曲折而漫长的

这可能就是真正的,自我接纳

当真正理解了自己以后,也就更能理解他人,更能耐心的对待关系

他人也是在他的人生路上前行,也是在做他的尝试,在他的困境,有他的成长

我有自己的仰望,他也有,我对于自己不太认同的是不想听的,所以,如果他人没有求助,自己也是不必开口的

这样,真的就不需要说什么话了^_^,生活也真的很轻松

再到思考下乔大剧里面的关于三观方面的

首先,一般小说和剧里面的成长,都是技能方面的成长,类似于修仙练功升级,厨艺进阶,演技进阶,地位进阶

是很难写出三观的逐步成熟的,基本都是关系带来的矛盾和解决的过程,简言之,三观都是确定的

能通过对话、行动、事件描写出一个立体的形象,这已经是成功了,能像一个真实的人而不是纸片标签,就已经是很大的成功了

所以,剧里人物对世界的看法,对自己的看法,对平衡的选择,其实是有一致性的,的确是可以深究的

关系的双方,主要是了解的过程,在情节中,发现关系是长期能双方价值平衡的,还是不能,关系的走向也就合理

观众看剧,也是通过情节对角色的三观和认知了解的过程,关系进展中,既是展现人物特点,也是展现人物个人和目标的矛盾、关系中的矛盾,情节的进展,是展现矛盾的解决过程

所以,人物三观和认知的本质性和趣味性,矛盾解决方法的层次性,是剧与剧水平的差距

好的剧中,没有蠢人,聪明人难写,纸片人好标签,乔大的剧之所以吸引自己一看再看,一解再解,就是因为她对世界和人的认知非常底层,表达力有超强

好啦,到这里,感觉这次三观的探索挺启发的,可以over啦~


Copyright © 2025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