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数字经济时代最核心的生产要素和最核心的推动力。尤其是数字人才的培养,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意义重大。
随着九部委联合发布《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各地、各部门积极落实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数字技能提升,数字人才赋能产业发展等重点任务。
其中,中国海洋大学发挥学科特色,在数字化人才培养、数字人才赋能产业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特色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4月29日,央视新闻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现在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但要懂专业知识,还要能够扩展到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用数字化来进行产业赋能。”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刘贵杰在采访时说道。而海大也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数字化课程打造等方式,将涉海数字人才培养落到了实处。
自2019年以来,为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海大先后增设了“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等数字领域新兴专业,与原有的海洋科学、水产养殖、海洋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等涉海专业互相支撑、共同发展,为培养具有数字优势的海洋拔尖人才提供了基础支撑。
在扩展专业版图的基础上,海大还在课程建设上下功夫,同步开设了《人工智能导论》《大数据与智能计算前沿技术》 《海洋工程结构智能建造与虚拟仿真》《人工智能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等40余门“人工智能+专业”课程,还有《人工智能素养与大数据思维》《人工智能与艺术》等10余门“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为海洋人才培养增加了“数字化”这一亮色。
当然,课程的开展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都少不了教学资源的支撑。为了满足数字化教学的需求,海大还在精心打造海洋领域的数字化教材。目前,该校已经联合20多所高校院所,牵头成立了由院士领衔的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有组织建设海洋科学、水产领域的核心教材。
在海大重视数字化建设的背景下,该校学生除了原本的专业课程外,还能接触到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数字化知识,既增加了自己的知识素养,也能在学习中发掘自己的潜能,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将数字化与原有专业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也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竞争力,让学生能在就业中具备更大的优势。
综上来看,海大从“人工智能+专业、人工智能+课程、人工智能+教材”三个方面入手,推动数字化融入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使人工智能素养成为海洋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素养。这样一来,中国海洋大学的毕业生在未来必将具备更大的就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