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OpenAI|Ilya Sutskever|阿尔特曼

OpenAI宫斗第二季,AI即将取代人类?(上)

作者:胡说漫漫谈发布时间:2024-06-23

经常关注财经新闻的朋友们肯定对去年OpenAI的“宫斗”印象深刻。

2023年11月17日,OpenAI首席科学家伊利亚(Ilya Sutskever)联合董事会其他成员发动“政变”,突然宣布解雇CEO奥特曼(Sam Altman)和总裁布罗克曼(Greg Brockman)。

此后这一“宫斗”大戏经过多次反转,仅仅过了几天,奥特曼最终重返OpenAI,董事会成员集体辞职。

半年后,这一“宫斗”大剧的第二季正式上演。

5月15日,就在GPT-4o发布会之后,销声匿迹半年之久的伊利亚在社交平台上发文,宣布“决定离开OpenAI”。

同日,OpenAI超级对齐团队负责人之一的Jan Leike(简·雷克)也宣布离开OpenAI。

据报道,OpenAI安全团队在今年一至三月,已相继有4位安全团队的人离职。

本月伊利亚、雷克和另外几位对齐团队的人一起离职后,OpenAI解散了超级对齐团队。

该团队剩余员工将重新分配岗位,超级对齐工作也将以松散的研究小组形式继续存在。

此次事件后不久,当地时间6月4日,13位来自OpenAI和Google的现任及前任员工联合发布了一封公开信。

为这封信署名背书的还有三位在AI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巨头。

即“AI教父”辛顿(Geoffrey Hinton)、因开创性AI研究获图灵奖的本吉奥(Yoshua Bengio)和AI安全领域的学者罗素(Stuart Russell)。

在这封广受关注的信中,这些员工表达了对人工智能技术潜在风险的严重担忧。

并呼吁相关公司采取更加透明和负责任的措施来应对这些风险。

我们常说透过现象看本质。

作为科学与商业领域最顶尖的精英,他们的故事不应简单以“宫斗剧”视之,必定有更深层次的东西。

朋友们好,我是胡说,今天我们来谈谈:OpenAI的“宫斗”背后蕴含了哪些信息?

为什么会有这场“政变”

在更进一步之前,简短介绍下两方的代表人物是必要的。

想必大家对作为公司CEO和门面的奥特曼都比较熟悉。

他是OpenAI的联合创始人,并在公司的发展中起到核心作用。

作为“政变”另一方首席科学家的伊利亚,相对来说则不那么为公众所知。

实际上同为联合创始人的他,是AI领域的大牛,也是OpenAI不可或缺的人物。

伊利亚1985年出生于苏联,在以色列长大。

2013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师从2018年图灵奖得主、“深度学习三巨头”之一的辛顿。

过去十年的AI浪潮中,深度卷积神经网络AlexNet、时序预测回归模型Seq2Seq、主流机器学习框架TensorFlow、AI围棋机器人AlphaGo以及OpenAI的GPT系列模型和DALL·E,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都有他的贡献。

可以说,他的工作不仅推动了OpenAI的发展,也对整个人工智能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是OpenAI的创始人和核心人物,奥特曼和伊利亚最终分道扬镳,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

正如上面所讲,两人之间不应以简单的“宫斗剧”视之。

回溯古今中外的宫廷政变,都不会是什么个人恩怨,一定是路线之争。

双方的路线矛盾在资源的约束下已经激化到无法调和,这才以激烈的政变形式展现出来。

奥特曼和伊利亚也是如此,两者的路线之争主要集中在AI发展带来的安全问题上。

这也是2021年以来,OpenAI长期存在的矛盾主线:安全专家不满奥特曼激进推动AI技术、加速商业化,但对安全问题重视不足。

将其置于硅谷左右翼思潮兴起和博弈的背景下,可划分为EA(effective-altruism,即有效利他主义)和E/ACC(即有效加速主义)两个派别。

EA核心在于最大化影响和理性决策,认为包括AI在内的技术应该用来解决就业、疾病和贫困等社会问题。

即其目标是最大化投入资源为全人类谋福祉的效果,同时强调对各种做法进行科学研究,以确定其实际效果。

E/ACC的核心在于加速技术进步,认为技术进步无法阻止,伴随技术革新而至的是个美妙未来。

它强调利用技术创新和资本主义的力量来推动社会变革,甚至是颠覆现有的社会秩序。

近几年,随着AI技术迎来突破性进展,EA和E/ACC两个阵营的观念PK也日趋激烈。

在AI领域,EA的代表性人物辛顿曾多次对外警告,AI会毁灭人类,伊利亚正是其得意弟子,也是EA派新的扛旗者。

奥特曼显然不是EA派,虽然他也提出过完善AI产品监管,但他是OpenAI高层中率先主张商业化的人。

另一方面,在公司发展初期,业务规模、AI的能力都有限,因此有限的资源可以同时满足两个阵营的需求。

而随着ChatGPT的发布,访问人数的增多,-在对于算力的旺盛需求下,势必带来资源的掣肘。

再加上竞争者的紧密追赶,原来的岁月静好就不复存在,必须决出一个路线以便于集中资源,继续前进。

具体到OpenAI的具体事务上,两个阵营分歧的焦点就在于产品的发布和安全问题的优先级上。

以伊利亚为代表的安全主义,认为必须先确保AI不会威胁人类,再公开发布产品。

而以奥特曼为代表的加速主义,则希望加速AI的普及,从而让更多人使用AI造福世界。

也即是说,安全主义主张先验证安全,再发布,而加速主义则主张先扩大市场,再根据测试结果与反馈进行调整。

此前发布的GPT-4o,就是典型的加速主义做派。

发布会之前,OpenAI匿名发布了性能强大的模型“im-also-a-good-gpt2-chatbot”,引起了开发者社区的广泛猜测与讨论。

事后证明,这就是GPT-4o的前身,而奥特曼故弄玄虚的目的,正是想让人帮他做测试。

GPT-4o的发布标志着加速主义占据了决定性优势,伊利亚等的离职则表明加速主义取得了路线之争的最终胜利。

伊利亚们看到了什么?

虽然已告一段落,但OpenAI的“宫斗”仍然引起人们对AI风险和安全问题的思考。

近期,13个OpenAI和DeepMind的前员工和现员工发出的公开信,更是公开预警AI将带来的风险。

他们要求美国的各类AI公司建立“举报人保护措施”,保证研究人员具有警告人工智能危险的“权利”,而不必担心遭到报复。

伊利亚,以及这些行业精英们看到了什么才使得他们那么急切地呼吁关注AI的风险和安全问题?

我认为,大概率是因为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通用人工智能)甚至超级人工智能已经渐行渐近。

注:AGI是指机器能够完成人类能够完成的任何智力任务的能力,即能力与人类相当;超级人工智能则是一种超越人类智能的人工智能,可以比人类更好地执行任何任务。

至少,人们很难从理论上去反驳AGI不会到来或者不会很快到来。

奥特曼曾说他不相信对GPT-4只是在进行统计相关性分析的贬损。

他说,“如果你进一步追问这些批评者,他们不得不承认,这就是他们自己大脑所做的一切.…事实证明,通过在大规模上做简单的事情,会涌现出一些新的性质。”

鉴于我们对大脑的工作原理没有接近完整的理论,奥特曼的观点很难评估对错。

如果深究GPT-4及其后继版本的工作原理,自然可以从基本的结构和规则中引出引人注目的复杂性。

而且他的创造力来自于其对事物间共同结构的理解,通过发现这些共同结构,高效地编码信息,并进行类比,这也正是我们的大脑所做的。

因此如果GPT真的做着和我们大脑一样的事,你就很难反驳假以时日AGI不会到来。

通过多模态学习(结合语言、图像、视频和声音等多种信息),模型可以更好地理解空间关系和物体,并减少对语言的依赖。

拥有更多、更贴近客观世界的训练数据,模型也能从中显著提高其推理能力和理解能力。

至少,目前还无人知晓GPT-4o的后继版本将以多快的速度展现何种程度的新能力,它们现在正在大量吞噬互联网文本进行快速迭代。

关于AGI何时能够实现,我们可以通过人们的猜测来作为参考。

在线预测平台Metaculus一直在追踪人们对AGI何时问世的猜测。

在三年半前,它追踪到的猜测中位数是2050年左右,而ChatGPT发布之后,这一数字则一直徘徊在2032年左右。

 


OpenAI前研究员利奥波德·阿申布伦纳(Leopold Aschenbrenner)则更进一步,认为到2027年产生AGI非常合理。

而且,AI的发展并不会仅仅停留在达到人类顶尖水平。

拿AlphaGo来说,它在学习了人类最优秀的棋谱后,通过自我对弈很快就能下出超越人类的、极具创造性和复杂度的棋步。

阿申布伦纳还认为,在2030年左右,人类就有可能实现极其强大的超级AI系统。

届时,运行的AGI系统数量甚至可能超过人类,并且它们能在几周时间内,获得相当于人类几十亿年的经验。

 


AI即将取代人类?

在AGI和超级人工智能似乎触手可及的情况下,胡说认为提前思考它所带来的影响是明智和必要的。

如果有一天,某个超级智能在某个云服务器中出现,这对人类文明可能意味着什么。

自计算机革命初期以来,AI就被神话化为一种注定会带来深刻变革的技术。

由此产生了一整套关于AI的想象,它们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终结历史。

有些想象中AI是神一般的存在,其思考速度和质量都将超越人类。

它们能迅速掌握知识,编写代码,阅读研究论文、实现认知工作的自动化、加速科技进步等。

它们也能解决机器人问题、替代人类劳作、促进人类健康、加速工业和经济发展等等。

在这个景象里,它们擦干了每一滴人类的眼泪,治愈了病人,修复了我们与地球的关系,然后带来了无限丰富的资源和美好事物。

另一些想象中AI则化身恶魔,控制、玩弄着人类。

它们将人类中除了少数精英外,都变成了奴隶,或者制造杀人机器人、操纵公众舆论和大规模监视等。

在这个景象里,它们最终取代人类将人类推向灭绝,完成了硅基生命取代碳基生命的进程。

总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后超级智能时代都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不稳定、最紧张、最危险,同时也是最具变革性的时期之一。

那么,站在“智能爆炸”前夕的我们又需要以什么心态去面对呢?

在胡说看来,不管AI最终会否取代人类,在当下我们都需要推演它可能带来的冲击。

 


目前来看,AGI对我们的冲击至少包括敌意、误解、突变3个层面。

首先最负面的影响来自于敌意,即是指一个远超人类能力的AI,故意进行颠覆或取代人类的试图。

这个层面对人类来说最危险,也最难防范。

在更进一步之前,让我们把目光放回到2016年3月10日的李世石-AlphaGo人机大战的第二局。

彼时,在前36步棋中,双方你来我往,局势紧张而胶着。

在第37步时,AlphaGo的一步棋不仅让李世石感到困惑,也让全球围棋界认为其“搞砸了”。

然而,事后证明,也正是这一步成为了AlphaGo的制胜棋。

现在,让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有一个敌意的超级AI,要蓄意制造一个灭绝人类的计划,会不会像第37步棋一样瞒过所有人呢?

对一个超越人类的敌意智能体来说,这不但是可能的,简直是难以躲过的。

其次,即便AGI对人类没有敌意,完全遵循人类为其设定的价值观判断标准,然而这仍有可能存在对人类价值观的“误解”。

这个误解至少包括四个可能的内涵。

第一个是人类到底是否存在一个“统一”的价值观,经常会发生的情况是,有些事情一类人认可,但另一类人就不一定认可。

第二个是谁来决定正确的价值观,人类的目标存在于我们每个人都心中,存在于多种多样的社会群体中,由哪一个群体决定呢。

第三个则是遇到道德困境怎么办,诸如电车难题的道德困境这种人类两难的价值观该如何期待AI做出选择呢。

最后一个则是,即便决定了一个价值观,AI也可能产生误解或偏差,从而发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AI学者罗素曾经就“误解”举过一个非常贴切的例子。

设想你让AI解决因二氧化碳含量升高而导致了海洋快速酸化的环境问题。

于是,AI开发了一种新的催化剂,可以促进海洋和大气之间快速进行化学反应,从而让海洋的pH值恢复到正常水平。

但不幸的是,这个反应中同时会消耗大气中的氧气,结果我们只能痛苦地因窒息而死。

最后,即便AGI没有敌意也没有误解,AGI本身的发展就会对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造成各种各样的冲击。

这是因为AI革命不同于以往的突破性技术变革,它更像是 “一种新型社会”,造成诸如失业、社会组织的变化等等各种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就业问题,这也是每次技术革命爆发之初最为人们担忧的问题。

虽然很多人认为虽然有很多岗位会消失,但也会有更好的工作岗位取代过去的工作。

这就如《Pandaemonium (1660–1886):当代观察者眼中的机器时代到来》一书描述的那样,卢德主义者( Luddite )对永久性大规模失业的恐惧从未成真。

然而,AI展现出的涌现能力与人类的能力如此相似,以至于人们不禁要怀疑,过去是否仍能指引未来。

回溯历史,如果你穿越到了1900年的一匹白马身上,面对新兴的汽车,你当然可以用历史上卢德主义者的失算安慰自己。

但随后的120余年里,驮马被汽车永久性取代了,那你怎么就能笃定GPT-10不会永久取代我们的工作呢。

在这种路径下,是否会变成少数精英站在塔尖,其他人慢慢演变为宠物人的可怕场景呢?

即便不会如此悲观,人们工作被取代后如何获取自己存在的意义也是不得不考虑的,毕竟人不只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

人类长期以来一直是智慧的先锋,自诩为 “宇宙理解自己” 的本体。

如果人工智能代表我们进行最困难的思考,我们所有人可能都会失去自我能动性。

或许那个时候,相比机器,如何更擅于“做人”、“懂得如何生活”才是我们每个人绕不开的问题。

 

至此,我们已经回顾了OpenAI“宫斗”背后的核心原因和AGI带给人类的真正挑战。

本来还想继续探讨当下面对AI的安全体系和作为投资人的思考,只不过文章太长了,我们就将其放在下期讨论。

让我们下期再见!

 


温馨提示:本文仅是笔者思考内容的记录,仅供读者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场需谨慎。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