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壹览商业 响马
《晕眩年代》一书写到,“20世纪的心灵争夺战是由技术点燃的”。21世纪同样如此,眼下,大模型引发的心灵和市场争夺正愈演愈烈。
这之中,蚂蚁集团也顺势入局。9月初,蚂蚁集团旗下的支付宝在外滩大会上发布AI生活管家App“支小宝”,“正式步入大模型应用的竞争”。
据介绍,支小宝App的定位是服务型AI产品,其基于蚂蚁百灵大模型开发,连接的仍是支付宝生态,在功能上,通过“对话”进行订票、点餐、打车等。
支付宝之外,蚂蚁集团在AI层面另造一个支小宝,有分析人士在抖音平台发帖直呼:“你说它没用呢,也不是完全没用,你说它有用呢,真够鸡肋的……”
事实果真如此吗?
上线1个月后体验支小宝App
剖析之前,此时正值支小宝App上线一个月,我们先体验一下支小宝App。
首先,从链路来看,和直接搜索、打开支付宝里的支小宝小程序相比,使用支小宝App的链路相差不大。
其次,从体验内容来看,支小宝App界面和支付宝里的小程序一样,首页都有三个板块:分别为“此刻”、“对话”和“智能体”,其中,“此刻”属于专属服务推荐,“对话”是生活相关的问答和服务AI,“智能体”则是让AI解答更专业的问题。
接着,壹览商业体验了支小宝App的“对话”功能。
在对话框发送“我要坐地铁”,得到的回复是“绍兴暂时还不支持刷码乘车服务哦”。现实情况是,绍兴支持刷码乘车服务,包括刷支付宝乘车码。
对于“哪里吃粤菜”这个问题,回复了三个餐厅,点击后展现出餐厅特色、菜品图片、餐厅地址及导航。但是,其中,“阿国饭店”并非粤菜,只有绍兴本地菜。
对于“我想打车去杭州东站”,支小宝回复了杭州东站有关的多个精准目的地,选择目的地后自动进入高德打车流程,包括预估到达时间和打车费用,并可以选择“手动打车”和“帮我打车”,流程比较顺畅。
至于生活之外的问题,超出了支小宝的对话范围。
比如,壹览商业发送“中国平安、美的集团如今的股价,值得入手吗?”得到的答案是,“我无法提供股票市场的实时数据或投资建议”。
不难看出,支小宝App“对话”功能的回复含有错误信息或不够准确,且涉及具体操作比如打车时,连接、调动的是支付宝生态,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没有太多必要另外下载一个支小宝来调用这些功能。
再看看“智能体”功能。
目前,支小宝App智能体只有26个,和杭州城市旅行、航空、英语、星座、人格测试、健身等有关。
壹览商业体验了“每日一签”智能体,对于“今日是否适合加班”,生成了“签数”“签文”和“解读”等内容,表示“适度调节,方能长远”。
就智能体数量而言,支小宝App智能体数量极少,内容并不丰富。作为对比,App内智能体数量,讯飞星火超过11000个,字节旗下的豆包超过5000个。
整体看,支小宝App的功能“还是十分基础”,亮点不突出,吸引力颇为有限。
接受媒体访问时,支小宝团队也坦承:“在服务串联上或服务极致呈现上,今天还有非常多的细节需要打磨。”
抛开顶级流量,另做App却像“半成品”
对于支小宝App“对话”含有错误信息,壹览商业发现其在“关于版本号”中进行了间接说明。
这段说明称,“服务生成的所有内容均由蚂蚁百灵大模型生成,其生成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度无法保证,不代表我们的态度或观点”。
客观来说,在目前大模型发展背景下,生成内容的准确性问题在豆包等娱乐型App也有可能遇到,用户可能也不觉得有多大问题。
但和这些娱乐型App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支付宝的主要标签是“金融服务”,用户常常会涉及到交易或者与交易有关,此时内容的准确性无疑至关重要。
换言之,一切涉及金钱的事情,严谨、准确是最起码的要求,“不能用半成品来糊弄,否则会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和对它的信任”。
除了板块和内容的“极简”,对内容准确性的“无法保证”,界面新闻还提到,对于什么是“好的体验和好的产品”,“看起来支小宝团队还没有清晰的答案”。
不仅如此,界面新闻称,长期来看,支小宝未来可能不是超级App,而是一个入口、一个手表——这些也都还在探索阶段。
将这些综合起来,显而易见,支小宝App像个仓促“上桌”的半成品,先勉强“上桌”,大有“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的势头。
然而,这次“上桌”,也抛开了支付宝的托举。
众所周知,支付宝是国民级应用,拥有顶级流量。QuestMobile发布的《2024半年度中国移动互联网实力价值榜》显示,支付宝Q2平均MAU高达8.9亿。
虽然支小宝App也能连接支付宝生态,但另做App,相当于撇开支付宝的顶级流量,让支小宝更多依靠自己起量。何况,支付宝小程序也能使用支小宝,在某种程度上为支小宝App起量增加了挑战。
类似挑战,其实已经是行业“共识”。
QuestMobile发布的报告显示,独立的AI App需要依靠买量快速获取新增用户,同时在用户需求的适配性和粘性上有待进一步挖掘和培育。
现实亦是如此,流量越来越贵,用户黏性也需要建立在业务和生态的基础上。作为独立的AI App,还是个“半成品”,支小宝要突破这些“障碍”,难度可想而知。
相比之下,AI应用插件依托超级App等生态流量池,能低成本触达经营用户,同时能与生态内的现有业务场景及能力快速融合,“在现有互联网生态的竞争下,插件类AI应用具有更高的突围概率”。
反观支小宝App,蚂蚁集团走了一条难走的路,大大降低突围概率。
浪费资源,蚂蚁集团捧出大模型“鸡肋”?
支小宝作为“半成品”仓促“上桌”,而且以另做App的方式,看起来似乎不是蚂蚁集团深思熟虑、谋定后动的产品。
这一看法,源于蚂蚁集团在大模型领域的不断调整。
远的暂且不说,今年5月27日,支付宝官方微信公众号提到,生活管家是支付宝智能助理,金融管家是支小宝。
5月28日,蚂蚁集团CTO何征宇又透露,在大模型领域,蚂蚁重点破局三个应用:生活管家、就医助理、金融助手。
这个思路如今已经在调整中落地。目前,蚂蚁集团应用大模型技术的“三大 AI 管家”包括AI生活管家“支小宝”、金融管家“蚂小财”、AI健康管家三个 AI 智能体产品。
同样是大模型应用,分为三个产品,可以理解为蚂蚁集团内部“赛马”,加速内卷。
其中,就支小宝而言,专注于生活管家,有说法是打造生活入口,通过AI连接万物,但是,生活层面的AI管家可不是蚂蚁集团的优势,需要长期打磨、聚合、培育。
金融服务是蚂蚁集团的优势,这一优势本来“统一”于支小宝的名义下,但如今,不在支小宝这里,而是由蚂小财“掌控”。
一个佐证是,前述有关中国平安、美的集团是否值得入手的问题,壹览商业接着发送“问蚂小财可以吗”,得到的回复是:“蚂小财是蚂蚁集团推出的智能理财服务,可以帮助用户进行理财规划、投资建议等。”
各开赛道,加紧内卷,却给人混乱、低效、彼此撕扯的观感,从公司的角度看,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蚂蚁集团的资源。结果正如我们所体验的,支小宝有点用处,但用处不大,和蚂小财金融管家这个核心优势相比,更显“鸡肋”。
饶有意味的是,蚂蚁集团支付宝智能助理产品负责人王翼飞解释称,支小宝之所以叫“小宝”,是因为其目标用户可能不是用把支付宝用得很溜的人。
顺着这个说法看,支付宝用不溜的用户会单独下载、长期使用AI管家支小宝吗?即使已经下载了支小宝,以现在的功能和丰富度,能留住这批用户,还是会“劝退”他们?
这些问题,支小宝团队可能还来不及细想。
而大模型行业的残酷现实是,支付宝内部尚在“赛马”,入局更早的字节、百度,还有被称为AI“六小虎”的几家大模型创业公司,已经在应用方面积累了不少成果。
仅在AI应用方面,截至今年6月份,月活千万级以上用户的App数量为2个,分别是豆包、文心一言,各自MAU为2752万、1134万。
说到底,技术竞逐也好,急起直追也罢,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晕眩”,这时候,清醒、专注、务实最为紧要。
或许,蚂蚁集团需要做的是力出一孔,高度聚焦,先跑出一个来,而不是捧出“鸡肋”,仓促应战。
参考资料:
1.支付宝官方微信公众号
2.《蚂蚁上线独立App“支小宝”,步入大模型应用竞争》,界面新闻
3.《蚂蚁集团三款AI管家亮相,生活、财富、健康全覆盖》,21世纪商业评论
4.《“支小宝”团队回应一切:为什么我们要在支付宝App之外做一款AI生活助理独立应用?》,钛媒体
5.《“支小宝”出世,AI生活服务听起来很美》,TopKlout克劳锐
新疆无人机03考点 2024-12-27
思源科安虹膜识别 2024-12-27
智能矿灯充电柜厂家 2024-12-27
Inslogic3D 2024-12-27
用友BIP商业创新平台 2024-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