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ChatGPT

对话掌阅科技CEO孙凯:AI不是目的,而是工具

作者:21世纪经济报道发布时间:2024-07-1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白杨 北京报道

2022年底,横空出世的ChatGPT让业界既兴奋又迷茫,许多企业感受到了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来临,却又不知所措,于是干脆从大模型做起,至少在那个节点,做大模型是不会错的方向。

但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业界对大模型有了更清晰的认知。目前,业界普遍认为,基础大模型的研发只适合少数企业,对绝大多数企业而言,更大的机会在于大模型的应用。

于是今年,大模型的应用大幕正式开启,并开始在各种场景里加速落地。

近日,掌阅科技CEO孙凯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现阶段AIGC对阅读行业带来的更多是创造不同的可能性,而非颠覆性变革。但若把时间线拉长,阅读行业肯定会被AI深度改变。

他同时强调,AI不是目的,而是工具,关键在能不能用好。“新技术要实现业务大规模落地和提供稳定增量价值,还需解决应用的效率、质量和成本问题。”

从“拿锤子找钉子”到“小试牛刀”

2023年,国内大模型百花齐放,掌阅科技也差点成为其中一员。

孙凯告诉记者,掌阅科技在初期也曾考虑过自己研发大模型。然而,在尝试一段时间后发现,做大模型的投入太大,并不符合掌阅的实际发展需求。

“到底要不要自己做个大模型”,这个问题一度让很多企业管理者困扰。从技术角度,做大模型的难度其实并不大,基于开源模型很容易就能实现。核心挑战还是在于成本,企业投入大成本做的大模型怎么用以及能否收回成本,这是绝大多数企业难以解决的问题。

“整个行业的情绪一开始被带得过于乐观。”孙凯认为。不过很快,行业开始回归理性,做大模型还是做应用,各个企业也都有了明确的定位。

然而,大模型究竟该怎样应用,这是又一个需要摸索验证的议题。一开始,掌阅科技也没有什么头绪,只能先进行比较广泛的尝试,比如在客服、知识库、问答、作家创作等场景进行应用。

“这个阶段就是拿着锤子找钉子,去看哪个场景能跑通。”孙凯总结称,现在来看,大模型对场景的要求很高,如果场景找得不对,用户诉求摸得不好,那大模型就很难得到真正落地应用。

去年6月,掌阅科技面向C端用户推出了“阅爱聊”小程序,这也是国内阅读行业首款对话式AI 应用。据了解,“阅爱聊”包括“聊人”和“聊书”两种模式。其中的 AI 角色包括情感、商业、人文、专题四种,支持用户同角色或书籍进行聊天。

孙凯向记者表示,“这是掌阅科技在AI应用方面第一次小试牛刀,主要是希望去验证公司技术以及对用户的理解。”

大模型应用将迎来泡沫期

在推出“阅爱聊”一年后,掌阅科技开始改造其主产品——掌阅App。据孙凯透露,掌阅App的AI辅助阅读部分功能已开启内测,预计下个月用户就能体验到完整的AI功能。

“阅爱聊已经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孙凯说道,“这款产品帮我们沉淀了很多技术,让我们更加了解用户需求,以及知道了在产品设计上如何规避技术短板”。接下来,“阅爱聊”验证过的部分产品功能,都将发布到掌阅App上。

回到上文提到的效率、质量和成本问题,孙凯称,掌阅App选择现在推出AI辅助阅读功能,就是因为这些问题都得到了有效解决。

比如在成本问题上,前段时间大模型的价格战,直接大幅拉低了大模型的应用成本。在效率问题上,掌阅科技则意识到,最关键的是要找准场景和用户,因此它把大模型的应用场景按照阅读过程分为了读前、读中和读后。

据孙凯介绍,在读前场景,掌阅AI会帮助用户高效选书;在读中场景,AI会帮助用户速读和精读;在读后场景,AI则帮助用户构建专属知识体系。“在合适的场景触达合适的用户,能显著降低现阶段大模型大规模应用的门槛”。他说。

而在质量问题上,得益于大模型能力过去一年的提升,阅读场景的准确率已经有了显著的提升。孙凯表示,去年,当大多数大模型还停留在GPT 3.5的水平时,模型幻觉问题还较为突出,但到了今年,这些问题几乎都没有再出现。

在其看来,大模型应用层的竞争才刚刚开始。但决定大模型应用发展的关键因素,仍是基础模型成本和模型能力,而这些都需行业力量进行推动。

好在,在这些关键问题上,行业已经形成一定的共识。很多问题在行业没有达成共识时,只能通过个体去解决,但在共识期,行业力量就会推动去解决。比如大模型成本的整体下降,就是由行业力量推动而来。

孙凯表示,当基础模型在进行一到两次迭代升级后,大模型应用将迎来泡沫期。但如很多业内专家所说,有泡沫并不一定是坏事,在很多新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泡沫反而是推动技术快速发展的必然过程。在此之后的大浪淘沙,则会把真正有价值的产品留在市场上。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