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首,备受关注。
2024年开年,工商银行第一时间做出响应,在北京成立科技金融中心,该行时任行长廖林表示,工商银行将以科技金融中心成立为契机,持续迭代金融服务模式,打造“科创金融领军强行”,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切实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
多家银行纷纷加码科技金融的服务供给,提档升级科技金融战略布局。例如,农业银行建立科技金融专营机制,在全国科技创新活跃的江苏、浙江、广东等地设立19个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招商银行搭建科技金融组织架构,在总行层面成立科技金融领导小组;浦发银行举办以“融通科创 伙伴银行”为主题的科技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发布会,致力于为各类科技企业提供精准、便捷的金融服务;浙商银行联合浙江大学发布人才金融生态指数,成立“科技金融服务生态圈”联盟等。
提到“科技金融”,不得不谈及与之关联的“金融科技”。
科技金融指的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性安排,是由向科学与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融资资源的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主体及其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的行为活动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金融科技是指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一系列技术手段,创新传统金融行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提升效率并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从字面分析看,前者强调金融对科技创新发展的支持作用,属金融服务范畴;后者则诠释科技赋能金融创新发展的作用,侧重技术引领金融创新。
伴随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高速发展,各家银行也加大投入力度专门建立金融科技中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国电子银行网曾报道,农业银行于2021年6月在雄安成立金融科技创新中心,2023年9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金融科技中心在陕西沣西新城交付,2023年12月27日,中国银行金融科技中心合肥园区项目开工仪式举行。
为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各家银行还发起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据统计,自2015年兴业银行控股子公司兴业数金设立以来,已有22家“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获批,最近新开业的是重庆渝银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此外,成方金科也于2021年12月在上海设立分公司,作为人民银行的上海软件开发机构,打造“沪联金科”品牌,承担央行系统驻沪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任务。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我国正踏上建设科技强国的新征途,金融科技与科技金融相伴相依。金融需要助力科技发展,充分发挥金融资源配置优势,通过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模式,切实为从初创期到成熟期各阶段的科创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与此同时,科技可以引领金融创新,科技手段将加快金融产品创新、丰富金融服务场景、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优化金融风险管理,赋能各行业数字化转型。
相较于传统企业,科创企业高风险、高成长的发展模式,以及轻资产、缺抵押、缺担保、难评价等融资特点,意味着企业需要更加专业化的金融支持,银行业正加紧强化科创金融产品、科创准入评级模型、科创信贷审批模型的开发迭代和业务流程的数智化水平与服务能力。
民生银行投行部总经理杨鲲鹏近期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指出,科创金融业务开展迫切需要提升看得懂、看得准的能力。一方面,总行牵头搭建科创企业评价平台。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借力工商、税务、海关、专利等数据和第三方信息科技机构在企业经营行为评价和科技实力评估上的专业优势,结合既往营销经验,从行业发展前景、企业创新能力、研发投入、核心团队稳定性、市场认可度、产业链地位和风投融资进度等维度对企业进行数字画像,指导一线客户经理进行风险识别并精准筛选优质客户,为其适配产品和权益。另一方面,总行牵头建设行研赋能平台,强化自身行研能力提升。整合外部专家智库资源,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硬科技”特征鲜明的细分赛道研究,研究成果与风险策略相结合,形成科学决策机制。
随着大数据、AIGC等新一轮科技深入发展,新供给和新需求持续释放,产业在变革,金融要适配,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需要金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既是银行落实国家战略和服务实体经济的社会责任,也是银行驱动创新、增益价值的内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