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人工智能|智源|清华

17个领域崛起,约1500家企业聚集,北京人工智能产业领跑全国

作者:北大青年CEO俱乐部发布时间:2024-12-19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日前,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清华大学-中国工程院知识智能联合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科技情报大数据挖掘与服务平台共同发布2021年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AI 2000榜单”,北京在人工智能17个领域领跑全国,高影响力学者数量居全国之首,学术成果显著。

科创资源最为密集的北京,依托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资源优势,已形成原创成果涌现、头部企业聚集、创新创业活跃、应用场景广泛的良好局面,成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领先地区。

01

人才策源地:高校院所加速人工智能人才聚集

据2021年“AI 2000”榜单显示,北京高影响力学者数量共计63名、82人次,全国排名第一,占全国总人次的36%。其中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崔鹏、京东集团技术副总裁何晓冬是横跨研究领域最多的高影响力学者,二人均横跨3个研究子领域。

人工智能产业高速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北京AI高影响力学者的研究方向以偏应用研究为主,主要集中在高校院所。从学者所在机构来看,北京71%的高影响力学者来自高校院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是最重要的人才聚集地,而清华大学高影响力学者数量位居北京首位,达到39人次。

除此之外,AI优势企业也是重要人才输出之一。 比如,京东集团、百度集团、旷视科技、字节跳动、蔚来汽车、医渡云等科技企业均有人才上榜。

在“AI 2000”榜单中,9名北京学者入选“AI 2000”最具影响力的学者。其中旷视科技首席科学家孙剑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全球排名第3、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刘知远在经典AI领域全球排名第4、清华大学教授孙茂松在经典AI领域全球排名第9。

在北京,不仅有AI高影响力的学者,还有一大批奔跑在AI道路上的创新新秀,他们共同为北京AI产业贡献力量。

来自西班牙的阿尔瓦罗·蒙托亚,曾在一次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兼职司机工作,为一名著名的中国企业家开车,这次偶遇激发了蒙托亚的创业兴趣,后来他来到北京继续深造,并在中关村创业大街创建了自己的人工智能公司Akkadu(阿卡都),提供远程同声传译服务。

据去年智源研究院发布的《2020北京人工智能发展报告》显示,全国近一半的人工智能高层次学者在北京。北京已成为国内甚至全球首屈一指的人工智能产业人才中心,核心产业人才总规模超4万。在人工智能创业人才中,有超过50%的创业人才毕业于北京高校,约40%的创业人才有在京企业工作经历。

北京依托优越的科技资源和强大的人才优势,人工智能原始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一批国际重大原创人工智能成果相继涌现。北京正成为新一代创业公司的灯塔,成为人工智能创业者的乐土。

02

成果显著:孕育多项国际重大原创成果

类脑计算“神经形态完备性”概念、全球首款可重构多模态智能芯片、全球首个针对算法模型本身进行安全检测的技术平台RealSafe……

在北京,人工智能领域学者在国际顶级期刊或顶级会议发布过论文的科研人员数量超4000人,占全国的近三成。比如,清华大学张悠慧、李国齐、宋森团队提出类脑计算“神经形态完备性”概念,填补了相关领域国际研究空白,学术成果在《自然》(Nature)期刊发表。

论文发布、专利申请量均居全国第一,多项国际重大原创成果也相继涌现。清华大学尹首一团队研制出全球首款可重构多模态智能芯片已经大规模生产,可满足功耗敏感场景下的较高算力需求。清华大学朱军团队提出第三代安全可控人工智能,研发出全球首个针对算法模型本身进行安全检测的技术平台RealSafe,提供从安全测评到防御加固的整体解决方案。

发布2021年“AI 2000”榜单的AMiner(科技情报大数据挖掘与服务平台)技术平台,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唐杰教授团队研发,拥有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一个提供海量中英文文献检索的人工智能搜索学术平台,平台包含了由超过2.7亿学术论文数据和1.33亿学者数据所构建的知识图谱,能够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方便、权威和具有认知智能的学术搜索服务。

此外,北京人工智能学者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比如北京大学张平文院士当选2020年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士(SIAM FELLOW),是2020年中国内地高校中唯一入选的会士。清华大学唐杰教授团队凭借关于学术社交网络挖掘的研究成果,获得2020年ACM SIGKDD(国际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大会)首届时间检验应用科学奖,是该系列奖项唯一获奖的中国学者团队。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王涵团队提出的深度势能分子动力学,获得了2020年国际高性能计算领域最高奖项“戈登·贝尔奖”,该奖项被称为“计算应用领域的诺贝尔奖”。

刷脸认证、自动驾驶、智能音箱、手术机器人……在北京,人工智能技术产品遍地开花,被广泛应用于金融、电商、医疗、安防、教育等领域,为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

03

前瞻布局: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生态体系

2019年2月18日,北京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成立。这是我国首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标志着北京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上又迈出了新的步伐。据统计,2020年北京人工智能相关产值规模达1860亿元,同比增长9.8%,相比于2016年产值增长逾一倍。

人工智能产业的迅速崛起,离不开北京培育产业生态的“土壤”。为营造更好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体系,北京加快推进《加快科技创新培育人工智能产业的指导意见》的实施,发布《北京市高精尖产业技能提升培训补贴实施办法》、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应用场景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先行先试,构建有利于人工智能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全方位保障。

与此同时,自2019年以来,北京先后发布两批共40项应用场景建设项目,围绕产业升级、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重点领域,以及“三城一区”、城市副中心、新首钢等重点区域。此外,围绕疫情防控、医疗健康、金融、自动驾驶、城市大脑、教育等领域,为人工智能企业技术创新应用提供“高含金量”的场景条件,加快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项目落地。

云知声CEO黄伟说,“北京拥有人工智能创业所需要的人才、资本、政策等要素,政府还主动提供多种人工智能落地场景。”

截至目前,北京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约1500家,占全国的28%,居国内首位。 在资本助力下,北京诞生了30余家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成为我国AI学术和产业人才最大的聚集地。

为超前部署通用智能发展,赋能人工智能企业等各类主体开展AI技术创新和应用开发,北京依托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牵头建设“超大规模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平台”,搭建大规模算力资源及软件环境,推动研制“信息、生命、物质”领域超大规模智能模型。2021年3月20日,智源研究院发布我国首个超大规模智能模型“悟道1.0”,包含中文、多模态、认知、蛋白质预测在内的系列模型,取得了多项国际领先的AI技术突破,形成超大规模智能模型训练技术体系,实现了我国在超大规模预训练技术上的并跑。

82天后,“悟道2.0”迭代面世。“悟道2.0”在模型规模上爆发级增长,达到1.75万亿参数。基于该平台,智源研究院将分别面向个人开发者、中小创新企业、行业用户,以及大型IT企业,通过开放大模型API(应用程序接口)等形式,开放大模型能力,帮助各类创新主体提高智能应用研发效率,孵化并培育一批基于大模型,面向教育、媒体、生物医药等行业的应用服务商,推动AI应用创新,加快构建超大规模智能模型生态,打造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核爆点”。

未来,北京将继续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突出“头雁”作用先行先试,为持续优化人工智能发展的创新生态做出探索,力争在人工智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推动北京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学术思想、基础理论、顶尖人才、企业创新和发展政策的源头,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体系迈进。


Copyright © 2025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