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曹萍
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人工智能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有代表提出将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全国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我省6所学校入选。我省人工智能教育开展情况如何?怎样让人工智能真正赋能教育?日前,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AI绘本课程主要是让孩子认识人工智能大模型,同时学习简单应用语言大模型、绘图大模型进行绘本创作,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了解人工智能的概念和技术。”3月13日,在洛阳市西工区西下池小学,老师们正在对即将开设的人工智能课程进行教研。
西下池小学是我省入选全国人工智能教育基地的6所学校之一,该校校长吴慧君介绍:“本学期将在原有编程课、开元电子、机器人等课程基础上,增加AI绘本、无人机等更加突出人工智能特色的课程,同时通过各类活动充分调动校内外资源,推进人工智能教育。”
目前,我省人工智能教育大多是以中小学原有创客教育为基础,结合当下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进行完善和提升。在省教育资源保障中心人工智能与创客教育部李直看来,传统的编程课、机器人、建模等创客教育是人工智能教育基础,二者相辅相成。创客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而人工智能教育更侧重智能技术的应用和理解。
人工智能教育到底应该教什么?“让中小学阶段学生了解智能机器的基本能力,包括感知能力、推理能力、交互能力、学习能力等,理解人工智能处理问题与人类的异同,学会简单的应用,并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激发孩子对人工智能的兴趣。”李直说。
开展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是亟须解决的问题。郑州市第八十四中学也入选了全国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学校在信息技术及创客教育方面探索多年,成为学校育人特色。学校开设了3D打印、创意编程、智能硬件、酷玩机器人、建模、魔力人工智能等三十多门校本课程,依托信息科技课开设了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基于校内资源、整合课程内容,开展了基于项目的学习实践活动和跨学科人工智能学习,丰富了学校的课程体系。
“学校重点挖掘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地理等学科中具有创客潜质的教师资源,对其进行重点培养,让他们走出去参加各级各类创客教师培训、研讨、参观考察交流,并邀请创客教育专家和技术骨干到学校来,给老师们做培训。”该校校长常慧钦说,同时,以郑东新区创客工作室为平台,为全区创客老师提供学习交流平台,不断提升教学水平,要深入开展人工智能教育,还需进一步加大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
未来,人工智能教育将朝着哪些方向发展?“人工智能教育将更加强调跨学科学习,注重实践与创新,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伦理教育,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潜在风险和道德准则,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李直说,推动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应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师资培养建立产学合作平台,推动学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2023年7月,我省提出将实施人工智能教育新基建行动、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行动、人工智能教育融合创新行动、师生人工智能素养提升行动和人工智能教育品牌创建行动“五大行动”。其中提到,整合高校、科研机构、社会力量等资源,通过联合联办等多种方式,逐步实现每校不少于2人的人工智能教育教师配置,打造满足全省人工智能教育需要的师资队伍。
2022年,郑东新区在郑州84中建立郑东新区创客教育体验中心,打造了一个集参观、科普体验、分享展示于一体的现代化沉浸式人工智能教育体验中心,涵盖航空航天、天文地理、3D打印、卫星探索等项目和课程,为人工智能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不仅限于学生层面,而且能够渗透到学校教学和管理的各个方面,为整个教育生态赋予新的活力。
在郑州市第八十四中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随时掌握学生学习效果反馈,让教学更加精准;学校管理中的很多方面都有人工智能技术加持。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将对教育各个环节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就教学方面来讲,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日常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科研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常慧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