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人工智能

两会闻风|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

作者:中新经纬发布时间:2024-03-07

原标题:两会闻风|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

中新经纬3月7日电 (万可义)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工智能(AI)成为热议话题之一。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如何促进应用落地?监管规范怎么完善?这些声音值得关注。

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后表示,为“人工智能+”行动的提出“感到兴奋和激动”,意味着国家非常认可人工智能作为科技创新战略性技术的重要地位。周鸿祎谈到,此次“人工智能+”上升到行动层面,意味着国家将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形成以人工智能为引擎的新质生产力。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认为,对于新质生产力可以拆开理解,“新”就是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实现的方式,“质”就是高质量发展,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目标,“生产力”则是物质、精神商品生产的效率,将这些结合起来就是以科技创新来提高物质、精神产品的生产效率,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谈及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新质生产力是一种能够创造附加值的生产力,和传统概念相比有更多的科技含量,而人工智能则是现在科技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当前我国在人工智能方面快速推进,例如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的开发,随着人工智能应用更加广泛,我们的工作生活方式也可能会被改变。”杨德龙这样表示。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谈到,新质生产力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就是“以创新驱动”,人工智能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之一。数据的收集、应用也为“人工智能+”创造非常好的基础。

“人工智能它本身是一个底层技术,通过对传统生产制造环节进行人工智能的赋能,可以提升产业供应链、生产的效率。从这一角度看,‘人工智能+’的提出符合时代发展,一方面会带来新的增长动力,另一方面也会带来非常多的投资机会。”刘春生进一步称,期待“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从而能够看到更多新商业模式的涌现。

代表委员支招应用落地

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相对应,代表委员们从多方面建言人工智能应用落地。

据了解,周鸿祎今年的提案之一是建议推动大模型垂直化、产业化落地,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与政府工作报告中指明的方向不谋而合”。他认为,大模型赋能百行千业、进入千家万户,才能真正在各个应用场景上跟传统行业的“数转智改”结合,更好地帮助新型工业化、工业互联网及现代制造业发展。“像当年‘互联网+’一样,今天在产业智能化的命题下,大模型也要成为数字化的标配无处不在,这才是‘人工智能+’的真正含义。”

“加快拓展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应用场景,对促进人工智能更高水平应用,培育新质生产力,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全国政协委员、天娱数科副总经理、山西数据流量谷董事长贺晗提出四则建议:一是鼓励搭建多层次应用场景供需对接平台;二是在全国范围实施大模型赋能千行百业示范应用推进计划;三是大力推进大模型应用生态建设;四是注重面向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建议制定国家《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系统性加快推动中国通用人工智能发展。“我们要正视差距,聚焦自主可控的底座大模型‘主战场’,从国家层面聚焦资源加快追赶,同时系统性构建通用人工智能生态和应用,打造综合优势 。”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京东云事业部总裁曹鹏带来了国产化数字基础设施发展相关的建议。其中曹鹏提到,企业需要将自主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发展新质生产力,特别是在以大模型为代表的AI技术创新大潮中,一方面需要建立自主研发和产业发展相辅相成的正循环;另一方面也需要利用大模型的契机,改变国产技术单纯静态替换的现状,通过逐步“真替真换”,实现降本增效,推动产业发展。

在全国人大代表、万事利集团董事长屠红燕看来,人工智能的发展落地,尤其是进入千百个细分领域,往往是靠那些行业针对性、实用性更强的中小模型。为此,屠红燕建议,通过支持丝绸纺织行业建设国家级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创新平台,赋能行业在垂直细分领域模型建设等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开发与落地,并以此为试点,将成功经验向其他行业推广。

当文旅行业与人工智能相遇,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全国人大代表、无锡拈花湾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平今年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人工智能在文旅行业中的应用的建议》。吴国平表示,当下文旅行业具有市场规模大、产业配套全、应用场景多等特点,具备让新技术驱动产业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加快人工智能在文旅行业应用,不仅是文旅企业发挥功能使命,助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构建人民喜闻乐见精品工程的有效途径;更是抢抓战略机遇,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AI的快速发展正在加剧安全威胁,如数据泄露、欺诈攻击、社会治理安全等。”全国政协委员、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建议,从供给侧看,应开展联合创新,围绕攻防实战和应用场景实现“AI+安全”尖端技术研发突破。从需求侧看,建议强化政策牵引,推动“AI+安全”技术创新产品在各行业落地应用。从人才侧看,要壮大“AI+安全”领域的实战型、复合型人才队伍。

完善监管规范

人工智能要发展,完善的监管与规范必不可少。

全国政协委员、金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毅今年带来了一份关于进一步完善人工智能算法治理体系的提案,呼吁尽快推进人工智能法出台,通过统一原则性立法,提炼规范人工智能算法的共性规则,构建人工智能算法治理体系。另一方面,基于不同技术类型、应用领域人工智能的风险差异,还可考虑通过针对性法规予以规制。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河南公司总经理楼向平也建议构建系统化的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体系。楼向平认为,首先,应积极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立法进程;同时,明确生成式人工智能“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机制。最后,楼向平提出,还要建立人工智能责任认定和追责机制、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系统化治理体系。

数据合规方面,全国政协委员、知乎创始人及CEO周源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针对数据合规应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推动完善AIGC监管立法,保护和规范人工智能领域的数据合规。对大模型的数据采集来源、处理方法、合规性等进行监督和审查。此外,应加强对大模型的社会影响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