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元宇宙|AIGC

Sora的知识付费不能沦为一锤子买卖

作者:上游新闻发布时间:2024-02-23

原标题:Sora的知识付费不能沦为一锤子买卖

近日,OpenAI公司最新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Sora引发广泛关注。可人们还未消化文生视频大模型带来的冲击感,却恍然发现,卖AI课的已经赚得盆满钵满。有媒体报道称,一些网红通过售卖AI课收入高达数千万元。但有网友表示,网上大多有关Sora的知识付费课程质量低下,内容不仅“水”而且还“步步为营”夹带私货,企图诱导消费者继续买课。有购买课程的消费者吐槽,“特别后悔”“纯粹是浪费时间”“就像我已经学会高数了,你还在教我加减法”。

Sora的横空出世让人们见识了人工智能的快速迭代和巨大潜能,人们担心落后的焦虑与日俱增,知识分享的“风”也因此越刮越大。但大量公司与博主选择入局,鱼龙混杂之下、泥沙俱下之中,这一领域也的确容易出现一些被人诟病的现象。

比如这次,尽管网上售卖的Sora“教程”内容不可谓不丰富,但其实OpenAI至今没对公众开放Sora的测试权限。2月17日晚上,OpenAI开发者关系负责人Logan在社交媒体上称,“我们尚未推出Sora的访问权限。如果您看到谈论或提供访问权限的帖子,它们要么是讽刺,要么是骗局”。如此看来,当前针对普通公众的Sora概念课程,都或多或少存在“过度营销”甚至是“虚假营销”的嫌疑。

有媒体记者花钱体验了部分付费内容后发现,那些所谓的“最新最全的Sora文档”内容大多极为粗糙,约80%的内容是网络检索结果的“搬运”和拼贴,原创内容甚少。甚至在“Sora的原理”部分, 该文档直接截取了国内某大模型的回答。从2020年元宇宙到2023年的AIGC,再到今年的Sora,总有卖课人利用新技术制造焦虑而后变现。其本质都是流量生意。

在流量的裹挟下,关于人工智能的“叙事”呈现出明显的“好莱坞化”,打着知识分享幌子的一些网红们,卖课卖的不过是AI焦虑而不是原创内容,输出的也不是实用技巧或产业分析,而是安抚焦虑的情绪价值。高性价比、短期速成只是知识付费者的一厢情愿。部分博主不过是做着知识的“裁缝”,东拼西凑进行内容输出,这些所谓的知识,很难讲有多高含金量与实用性。大多课程不过就是一些“老调重弹的N手知识”,索然无味,毫无营养。

与区块链时期,AIGC培训课,ChatGPT不同,Sora是一项尚未公开的技术。如果说,之前的课程培训是通过利用国内外信息差,将国外免费的资源引入国内市场从而赚取利润的话,那么当下从事Sora课程培训的人可以说是“空手套白狼”。据媒体报道,有“讲师”甚至直言不讳地表示,懂得AI的技术人员不一定能通过AI赚到钱,因为AI在落地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但不懂AI技术的人照样可以通过卖课赚钱。

一边是大众对新知识的渴求、对能力提升的诉求;另一边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知识分享在质量和服务上良莠不齐。知识付费不能沦为一锤子买卖,入局知识分享领域的网红或者公司,要多些真才实学,少些“网红套路”。多些真实体验,少些夸夸其谈。用真学术的思维去钻研、用真科普的话语来讲述,才能博得用户认可,走上“长红”之道。

针对那些货不对版的AI课,有关部门当加强监管。平台对于AI的流量扶持也尽可能做到积极引导,不能对“过度营销”的课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不能与虎谋皮沦为帮凶。而对于更多人来说,面对大型语言模型的飞跃以及AI的“狂飙”,要避免“快消”心态。对于新技术,我们无需仰视,不必斜视,把新技术当作工作和生活的“搭子”,如侠客将宝剑收入鞘中。以更大的耐心和韧劲来积极适应变革,正视挑战,就能与AI和谐相处、携手共进,拥抱未来。

上游新闻评论员 康磊

编辑:龙春晖 责编:王蓉 审核:陈旭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