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AIGC

2023年计算机行业中期策略:盛夏始现,秋收万颗

作者:码农阿發学长发布时间:2024-01-12

2023年计算机行业中期策略:盛夏始现,秋收万颗

1 23H1 回顾:技术与政策共振引导估值修复,业绩逐步回暖

2022 年 10 月以来,计算机板块迎来反转,在信创、数字经济和 AIGC 的持 续催化下,估值修复先于业绩,SW 计算机指数由 9 月 30 日的 3392.26 最高上 涨至 5655.78,最高涨幅达 66.73%。截至 5 月 26 日,计算机板块 2023 年累计 涨幅达到 22.27%,位于申万 31 个行业板块的 3 位。

从整体经营情况看,2020-2022 年,SW 计算机板块营业总收入及归母净利 润增速均低于全部 A 股、科创板及创业板,且归母净利润增速始终低于收入增速。 2023 年第一季度,SW 计算机板块营收端受到外部环境影响持续承压,归母净 利润呈现恢复迹象。

从现金流情况看,SW 计算机板块 2022 年回款情况较 2021 年有所好转,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 18.07%。受季节性因素影响,部分公司回款集 中在三、四季度,导致 2023 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但单季度回 款相较 2022 年一季度仍出现明显改善,后续经营情况有望逐步回暖。



从估值角度看,2023 年以来,行业受到数字中国、AI 等主题驱动,计算机 板块估值进一步修复,截至 2022 年 5 月 26 日的市盈率(TTM,整体法)水平 在 66.88 倍,低于均值加一倍标准差。我们认为,目前计算机板块估值修复领先 于业绩,整体估值水平已处于合理区间内,但随着 AI 等机遇带来计算机板块关 注度持续增加、上市公司业绩逐步回暖消化估值,细分赛道仍有结构性机会。

从基金配置角度看,计算机板块基金配置比例连续两季度环比提升。自 2022 年 Q4 以来,机构配置计算机板块的市值与持仓比例均连续增长,2023Q1 计算 机行业基金配置比例为 4%,环比增长 0.79pct,计算机板块在公募基金持仓中 排名由 22 年 Q4 的第 25 名上升至第 9 名,表明市场预期向好,机构对于计算机 板块有较强信心。

从机构持仓情况看,截至 2023 年第一季度末,机构持仓金额排名前十的 SW 计算机板块上市公司分别为海康威视、金山办公、宝信软件、三六零、恒生电子、 紫光股份、用友网络、德赛西威、科大讯飞、广联达。与 2022 年年末机构持仓 情况相比,科大讯飞新增进入排名,机构持股数量从去年年末的 6.27 亿股增长 至 7.14 亿股。海康威视、金山办公、宝信软件等公司机构持股数量有小幅下滑, 但因一季度股价上涨,机构总体持仓金额仍位于 SW 计算机板块前列。

从 2023 年第一季度机构加仓情况看,排名前十的 SW 计算机板块上市公司 分别为金山办公、三六零、海康威视、科大讯飞、紫光股份、宝信软件、恒生电 子、软通动力、浪潮信息、同花顺,主要集中在大市值的龙头标的。

下半年我们重点推荐算力、AI+、数据要素、信创四大主线。当前,计算机 行业进入技术创新周期与政策周期双驱动时期,技术周期催生以 ChatGPT 为代 表的 AIGC 技术突破,拓展行业空间,大模型训练提升对于算力底座的需求,同 时与 AI 结合的 C 端、B 端应用加速落地。政策周期推动数字经济、数字中国建 设,其中,数据要素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顶层设计与自主可控的需求持 续推动信创周期。我们认为,算力、AI+、数据要素、信创四大主线将迎来一轮 中长期的投资机遇。



2 AI 算力:底层扩张逻辑

2.1 大模型时代算力迎来高速扩张

随着 ChatGPT 引爆市场,掀起 AI 大模型开发热潮,国内各家大模型陆续发 布。在政策和市场的共同驱动下,人工智能加速演进,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引领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据、算力、算法为大模型迭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三驾马车, 其中,算力为重要的基础底座。 模型超大规模化促进智能算力网络发展。据 OpenAI 统计,自 2012 年以来, 业界最复杂的 AI 训练任务所需算力每 3.43 个月就会翻倍。AI 大模型对算力的需 求远远超过了芯片产业长期存在的摩尔定律(每 18-24 个月芯片的性能会翻一 倍)。当 AI 大模型成为推动 AI 能力提升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其非线性甚至几何 式高速增长的参数数量,导致 AI 大模型、巨量模型的计算规模越来越大,需要 的硬件资源(内存、GPU)越来越多,对算力的需求极其巨大,一般的算力基础 设施很快将难以胜任。建立以 AI 芯片为主的高效率、低成本、大规模的智能算 力基础设施将成为训练 AI 大模型的前提。



中国智能算力规模正在高速增长。IDC 预测 2022 年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 268.0 EFLOPS,超过通用算力规模,预计到 2026 年智能算力规模将进入 ZFLOPS 级别,达到 1,271.4 EFLOPS。2021-2026 年期间,预计中国智能算力 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 52.3%,同期通用算力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 18.5%。

算力产业链包含芯片、服务器、IDC、云服务等关键环节。 随着生成式 AI 的持续火爆,导致 AI 算力需求骤增,使得 GPU 计算卡及高 性能 AI 服务器需求大量增加。IDC 数据显示,2022 年中国加速服务器市场规模 为 67 亿美元,同比增长 24%;其中 GPU 服务器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为 89% 至 60 亿美元。同时,NPU、ASIC 和 FPGA 等非 GPU 加速服务器以同比 12% 的增速占有了 11%的市场份额,达到 7 亿美元。IDC 预测,到 2027 年中国加速 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达到 164 亿美元。其中非 GPU 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超过 13%。

突围国外巨头围猎,国产替代初迎曙光。近年来,中国 AI 芯片产业也逐渐 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2022 年应用在数据中心的智能芯片数量超过百万个,其 中本土品牌 AI 芯片数量已经接近 15%的占比,涵盖品牌超过十余家。 AI 芯片创业公司纷纷入局,与多方携手合作,我们看好 IDC 与 AI 芯片厂商 合作的机会。2021 年,壁仞科技与优刻得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推进 AI 技术与 云计算场景的结合,提升 AI 云服务的渗透率与客户服务水平;同年,摩尔线程与 浪潮信息也达成合作。2022 年 1 月,优刻得与高性能通用 GPU 芯片企业沐曦达 成战略合作,摩尔线程与同方计算机达成合作。2022 年 8 月,万国数据与 GPU 创企壁仞科技达成合作,共同打造算力平台;2023 年 3 月,光环新网和光环云 与摩尔线程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打造 AIGC 算力网络;2023 年 3 月,首都在线 和燧原科技深度合作,共同开发面向 AI 大算力的国产化解决方案。2023 年 4 月, 科华数据与沐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着眼于以 AIGC 为代表的生成式 AI 技 术创新及应用领域,围绕行业及客户多元场景下的算力需求,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共同打造算力新业态。

2.2 AI+东数西算,持续有望受益

“东数西算”工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国家算力网络体系架构初步形成。据 央视新闻报道,截至 2023 年 3 月 17 日,“东数西算”工程的 8 个国家算力枢纽节 点建设已全部开工,“东数西算”工程从系统布局进入全面建设阶段。甘肃,庆阳 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开工建设,建成后将重点服务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 等区域的算力需求,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在已经开工的 8 个国家算力 枢纽中,今年新开工的数据中心项目近 70 个,其中,西部新增数据中心的建设 规模超过 60 万机架,同比翻了一番。至此,国家算力网络体系架构初步形成。 “东数西算”工程自启动至今,全国新增投资超过 4000 亿元,整个“十四五”期 间,将累计带动各方面投资超过 3 万亿元。

AI 服务器出货量有望持续增长。AI 服务器相比通用服务器具备图形渲染和 海量数据的并行运算等优势,能够快速准确地处理大量数据,可以满足大模型所 需的强大算力需求,市场需求强劲,TrendForce 预计 2022-2026 年 AI 服务器出 货量年复合增长率达 10.8%。从市场格局来看,浪潮 AI 服务器市占率稳居中国 第一。



多项政策掀起智算中心建设布局浪潮,数据中心迎来新一轮大建设时代。根 据国家信息中心联合浪潮信息发布的《智能计算中心创新发展指南》,目前全国超过 30 个城市在建或筹建智算中心。随着 AI 大模型研发和 AI 应用的落地,算 力的大规模需求将冲破数据中心行业现有天花板,IDC 及云服务厂商有望充分受 益。

AI 算力是算力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基建和国家“东数西算”工程 的关键任务抓手。随着 AI 与数字经济的发展,算力规模不断扩大,需求持续攀 升,算力结构也随之不断演化。我们认为,“服务器-IDC-云服务”整体板块都会享 受 AI 拉动的算力提升行业 β。

3 AI+应用:C 端繁荣和 B 端延伸

AI 的下一步发展的关键在于应用场景落地。AI 大模型逐渐从纯文本的内容 生成,走向了图像、音频、视频等多个模态领域。IDC 预计,2026 年中国 AI 市 场将实现 264.4 亿美元市场规模,2021-2026 五年复合增长率(CAGR)将超 20%。

目前 ChatGPT 已经嵌入必应搜索,带来了更多的智能化和人性化的特性, 提升用户的搜索体验和搜索效率。在政府职能领域,主要应用在公共安全、城市 管理和社会服务方面,通过人脸识别和大数据相关技术,识别出潜在的安全风险, 此外还可以在办理业务时进行人员核对,提高办事效率……长远来看,AI 技术的 创新迭代驱动了应用场景的进一步落地,以 AIGC、数字人、多模态、AI 大模型、 智能决策为代表的热点为市场带来了更多想象力和可能性,金融、教育、医疗、 工业等垂直应用领域的服务模式将被重塑。现有的大模型具有“大而全”的特点, 但是难以同时满足多个垂直细分领域的专业化需求,未来在提升AI技术的同时, 如何与垂直细分领域融合将是 AI 应用落地的兵家必争之地。

3.1 C 端繁荣:C 端应用场景持续解锁

当前,AI 在 B 端落地得更深、更彻底,但 AI 对 to C 端的赋能也同样重要。 由于 C 端更易标准化,有利于规模化扩张,容易形成链式反应,AI 在 C 端市场 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3.2 B 端延伸: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革的重要抓手

从 B 端视角看,生成式 AI 有望成为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革的重要抓手。 在 B 端企业服务应用中,类 ChatGPT 产品可嵌入原有企业服务进行升级,包括 知识检索、数据分析、辅助编程、数字员工、交互硬件、数字人等企业级应用有 望被重构。

4 数据要素:顶层设计,政策因子主导

4.1 政策助力,数据要素蓄势待发

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市场化上升为国家战略,2022 年至今相关政策加 速出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数据”增列为一种生产要素,要求建立健 全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标志着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 济进入新时代。2020 年 4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 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将“数据”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称为五 种要素,提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2021 年 3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营造良好数字生 态”,关注“数据要素市场规则和政策环境”,关注“统筹数据开发利用、隐私保 护和公共安全”、“建立健全数据产权交易和行业自律机制”、“加强涉及国家利益、 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数据保护”、“完善适用于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分类分级保 护制度”、“加强数据安全评估”等。2022 年 6 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发 布《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提出要建立数据产权 制度,推进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分类分级确权授权使用,建立数据资 源持有权等分置的产权运行机制,健全数据要素权益保护制度,并提出要建设合 规高效的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完善数据全流程合规和监管规则体系,建设 规范的数据交易市场。数据要素所引发的生产要素变革,正重塑着我们的需求、 生产、供应和消费,改变着社会的组织运行方式,经济全球化已进入一个由数据 要素驱动的新时代。

地方性政策高频落地,数据交易场所建设加速。“十四五”以来,相关政策 部署节奏加快。2022 年 1 月 1 日起,深圳市开始施行《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 其内容涵盖了个人数据、公共数据、数据要素市场、数据安全等方面,是国内数 据领域首部基础性、综合性立法。2023 年 2 月 20 日,杭州市发布《杭州市公共 数据授权运营实施方案(试行)》(征求意见稿),以市场化授权运营方式推动公 共数据的开放。上述计划提出,到 2023 年底,将初步建立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工 作机制,构建授权运营综合评价体系,并发布首批授权的公共数据资源目录。同 时,完成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的搭建,实质性开展授权运营工作。到 2025 年 底,将迭代升级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形成 20 个以上有价值、可推广的数据 产品和服务。此外,计划还将培育一批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生态企业,促进数据要 素的市场化流通。这些计划旨在加速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发展,推动数据要素的 市场化流通和应用。 截至 2022 年底,全国数据交易所已近 50 家。除建立数据交易所外,各省 市纷纷成立由各级政府主导的大数据集团,进一步推动数字化转型进程和数字经 济发展。



“数据特区”推动建设,北上深争相发力。2022 年 11 月 21 日,为促进政 企数据融合应用,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培育和带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北京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制定了《关于推进北京市数据专区建设的指导意见》。2022 年 11 月 25 日,《张江数据要素产业集聚区试点建设方案》在 2022 全球数商大会上 正式对外发布。《建设方案》明确,浦东将把张江打造成具备强大数据策源能力、 资源配置功能、行业赋能效应的数据要素产业集聚区,形成数据要素交易流通枢 纽地、数据要素产业发展引领区、数据要素应用场景示范区,助力浦东成为上海 国际数字之都的核心承载区。2022 年 1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关 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 在“放宽和优化先进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领域市场准入”部分,《意见》第二条就要 求放宽数据要素交易和跨境数据业务等相关领域市场准入。 在国家政策引领和地方试点推进下,我国数据要素市场不断探索和创新,进 入高速增长阶段。据国家工信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测算数据,2025 年我国数据要 素市场规模将突破 1749 亿元,“十四五”期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复合增速 将达到 26.3%,整体上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4.2 北京发布通用 AI 发展举措,支持高质量数据要素建设

2023 年 5 月 12 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制定了《北京市促进通用人 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2023-2025 年)(征求意见稿)》。《若干措施》针对 加强算力资源统筹供给能力、提升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能力、系统布局大模型技 术体系持续探索通用人工智能路径、推动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场景应用、探索 营造包容审慎监管环境五大方向,明确组织机制,提出 21 项具体措施。 《若干措施》对于数据要素建设提出三大举措:(1)归集高质量基础训练数 据集:整合现有开源中文预训练数据集和高质量互联网中文数据并进行合规清洗, 同时持续扩展高质量多模态数据来源,建设合规安全的中文、图文对、音频、视 频等大模型预训练语料库,并进行定向有条件开放。(2)打造“国家数据基础制 度先行先试示范区”,谋划国家级数据训练基地:倡议高质量数据网站所属企业 有偿提供部分脱敏高质量数据。(3)搭建数据集精细化标注众包服务平台:建设 指令数据集及多模态数据集众包服务平台,开发集成相关工具应用的智能云服务 系统,鼓励并组织来自不同学科的专业人员标注通用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数据及指 令数据。

5 信创:国产替代持续推进,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信创是我国 IT 产业发展升级采取的长期计划,是实现数字中国、数字经济、 提升产业链发展的关键。在中美博弈倒逼和政策的推动下,我国信创产业竞争力 不断突破,国产化进程稳步推进。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信息技术扶持政策,推动了中国底层硬件、 企业应用和技术设施等领域的技术不断发展。根据国家战略,信创事业分三步走 (2+8+N),首先在党和政府机构落地,其次扩展到金融、电信等 8 个国计民生的 行业,最后是其他行业。在组织属性方面,党政机构、事业单位走在前列,央国 企紧随其后,最后是民营企业。

据海比研究院测算,2022 年我国信创产业规模达 9220.2 亿元,近五年复合 增长率为 35.7%,预计 2025 年突破 2 万亿。海比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 年信 创核心市场(IT 基础设施+基础软件)规模为 2392.8 亿元,占比 26.0%,信创 非核心市场规模(平台软件+应用软件+IT 安全产品)为 6827.4 亿元,占比 74.0%。 未来,该市场结构将发生细微变化,逐渐向 3:7 结构靠拢。

不同于以往的国产化替代,信创更强调生态构建,从 IT 基础设施到应用软 件,再到 IT 安全。在生态构建的过程中涌现出很多先进厂商,对生态构建具有 积极的推进作用。目前,我国政府和企业正在积极开展基于信创体系的适配工作, 核心技术生态已初步形成。

IT 基础设施是信创产业的核心,在信创细分领域中增速排名第一。2022 年 中国信创 IT 基础设施规模为 2299.1 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长率为 40.7%。 我国信创 IT 基础设施主流厂商包括芯片领域的飞腾、龙芯、海光、兆芯、 申威、景嘉微;存储领域的同友科技、易华录;服务器领域的浪潮信息、中科曙 光等。



基础软件是仅次于 IT 基础设施的核心信创产品类别,2022 年市场规模为 93.6 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长率为 28.5%,在信创细分领域中增速居中。 我国信创基础软件主流厂商包括操作系统领域的中国软件(麒麟)、诚迈科 技(统信)、麒麟信安;中间件领域的东方通、普元信息、宝兰德;数据库领域 的太极股份(人大金仓)、中国软件(武汉达梦)、海量数据等。

2022 年中国信创应用软件市场规模为 5944.4 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长率为 35.1%,在信创细分领域中增速排名第二。 我国信创应用软件主流厂商包括办公软件领域的金山办公、福昕软件;ERP 领域的用友网络、金蝶国际、普联软件、赛意信息;工业软件领域的中望软件、 华大九天、索辰科技等。

2022 年中国信创 IT 安全市场规模为 387 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长率为 29%, 在信创细分领域中增速排名居中。 我国信创 IT 安全主流厂商包括安恒信息、卫士通、深信服、天融信、奇安 信、启明星辰、山石网科、中孚信息、迪普科技、三未信安等。

目前,我国信创产业已形成以华为、中国电子 CEC、中国电科 CETC、浪 潮为巨头的市场格局,其中华为主要立足于鲲鹏处理器聚集外部上下游企业形成 鲲鹏信创生态体系;中国电子、中国电科、浪潮则侧重于自建生态与战略投资/ 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搭建稳固的自有生态。如中国电子 CEC 战略投资易捷行云, 浪潮在网络安全领域选择与中孚信息进行战略合作。

华为在芯片领域上长期投入、持续创新,面向计算、存储、传输、管理和 AI 打造了全面的、具有差异化竞争力的芯片体系,有能力提供支撑鲲鹏+昇腾计 算产业持续发展的算力底座需求,建议关注产业链上下游投资机遇。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