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腾讯|AI大模型

腾讯汤道生:大模型要避免“内卷式竞争”,AI投入追求“细水长流”

作者:澎湃新闻发布时间:2024-09-07

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

“大模型和AI领域,确实存在内卷式竞争,需要回归正常的商业逻辑。”

9月5日,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坦言。

今年以来,大模型竞争已经进入红海。第三方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国内10亿以上参数的大模型近80个,100亿级参数的大模型逾10个,大模型数量位于世界第一梯队。截至今年8月,国内完成备案并上线、能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已超190个,注册用户超6亿。

谈大模型降温:科技发展正常周期

今年以来,伴随百模大战打响,大模型热度持续升温,但近期热度在逐渐减退,外界对于大模型的思考,更多回归理性层面。

“大家过去对AI大模型,可能会有一些误区。起初不少人认为,模型可以快速改变世界,对此非常乐观,最近又有一些悲观,认为大模型好看不好用。其实,‘短期高估进度,长期低估效果’都不可取。”汤道生认为,这是科技会经历的周期,总会有快速地膨胀,但是又会降下去,回归正常的商业逻辑。

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AI大模型是一场长跑,一定要有信心和耐心,同时坚持投入,企业拥抱AI,不是追求技术的酷炫,核心是要解决商业上的痛点,“很多人太过关注模型和参数本身,认为必须模型足够大才好用。实际上不是这样。我们应该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挑选最合适的模型和路径,能够以最低成本解决实际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业内对于AI何时能涌现“超级应用(APP)”热议很久,包括百度CEO李彦宏在内的普遍观点是,卷技术不如卷应用,AI必须落地到现实中才有价值。

对于超级应用未来的形态,汤道生坦言,可能从C端(消费者端)产生,例如信息搜索、情感互动、角色扮演等APP。而在B端(企业端),目前要诞生国民级应用为时尚早,“背后还有很大空间需要探索。”

“对于腾讯来说,我们很重视大模型的投入,同时也重视可持续发展。我看损益表(P&L)看得很紧,每个业务都应该算清楚成本,合理定价,避免靠别人的利润补贴自己的亏损。我做任何业务都会想:合理的商业模式该怎样?到底应该是什么样投入和产出才能长期健康发展?”汤道生表示,总的来说,我们是细水长流,看准了会坚持。

谈盈利目标:不会在意市场排名

腾讯云的盈利进展也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对于目前的盈利情况,汤道生向澎湃新闻记者透露,今年对比去年有比较大的进步,正在逐步向盈利目标靠近。“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深入理解业务,持续提升供应链效率,并在经营过程中有所为有所不为,这让我们的业务变得更聚焦,更加健康。我非常有信心达到盈利的目标,这不会是一个太遥远的时间。”

作为腾讯在游戏社交之外第二条“增长曲线”,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曾经在2022年启动战略转向。“虽然不能透露时间,但整个CSIG盈亏平衡、实现盈利肯定是我们的目标,未来几年一直会向这个方向迈进。”在2022年接受采访时,汤道生告诉记者。

谈到战略转向的原因,汤道生当时表示,腾讯希望从过去项目总包模式,转为基于腾讯自研产品为主导、健康可持续的业务模式。之后,CSIG也会进一步提升自研产品的战略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据腾讯今年二季度财报披露,腾讯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至504亿元,其中企业服务业务收入实现十几个点的增长率,受益于云服务业务收入增长(包括企业微信商业化提升),以及视频号商家技术服务费的增长。

对于市场排名等外界考量的因素,汤道生直言,自己对排名不是很在意,“云市场涉及到很多产品,我们的很多应用也不是友商涉足的领域,大家衡量规模的那个‘圈’,可能都不是完全重叠的——我考虑的一些赛道,友商不一定考虑,友商考虑的赛道我也不一定都考虑。从管理的角度,我给团队的要求更多的是怎么做到赛道第一。”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