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人工智能|教育|AIGC

中国AI人才大战:2024年的供需失衡如何应对?

作者:研报小百科发布时间:2024-11-21

中国AI产业在规模上取得了显著增长,但人才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瓶颈。高校与社会培训机构在培养AI人才方面存在课程落后、实践不足等问题,导致人才供给无法跟上产业需求。此外,随着AIGC等生成式AI技术的兴起,行业对高端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然而,一些观点认为,大量引进国际AI人才可能加剧本土人才竞争压力,如何平衡国际合作与本土人才发展成为一大争议焦点。同时,随着AI技术应用场景的多元化,如何确保人才具备职业道德与伦理素养,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挑战。

下面分享一份由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编制:《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人才发展报告》报告探讨了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尤其在人才培养和需求方面。报告指出,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AI产业正在扩展,但高质量AI人才的供需不平衡成为行业发展的瓶颈。报告强调了AI人才的核心能力要求,特别是在技术开发、数据分析、算法优化等方面,同时指出当前教育体系和社会培训在人才培养上的不足。报告提出多项建议,旨在通过提升教育与职业培训、优化人才引进政策,促进中国AI人才体系的完善。

# 01 报告摘要

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现状

  • 三次发展浪潮:报告分析了AI从1956年首次提出至今的三次浪潮,当前全球正处于第三次浪潮,深度学习和大数据技术推动了AI应用的快速普及。
  • 中国AI产业规模:2023年中国AI产业规模已达到2137亿元,预计到2028年将达8110亿元。大模型技术的应用成为未来AI产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 AIGC发展与前景:生成式AI(AIGC)正迅速发展,尤其在内容生成、自动化生产等领域,预计2030年中国AIGC市场将突破万亿规模。

AI人才发展现状与挑战

  • 人才供需不平衡:中国AI人才的需求量快速增加,但供给不足,特别是高端人才稀缺。报告指出,高校培养的人才无法完全满足市场需求,特别是在前沿技术和产业应用方面。
  • 职业类型与分布:AI相关职业包括算法工程师、数据分析师、AI产品经理等,主要集中于北京、广东、上海等科技创新强省。北上广深的AI人才聚集效应尤为明显。
  • AIGC对职业生态的影响:生成式AI不仅改变了内容生产方式,也正在重塑多个行业的职业结构,特别是在创意产业、教育、医疗等领域,AI人才需求呈爆发式增长。

人才培养模式与建议

  • 高校与社会培训的结合:报告建议通过高校与社会培训机构合作,加快AI人才的职业教育与技能提升,特别是通过“AI+X”模式,培养复合型AI人才。
  • 职业素质与道德要求:AI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技术能力,还需具备职业道德与伦理意识,确保技术应用的透明性与公平性。
  • 新质AI人才的培养:推动“AI+X”微专业建设,通过多学科融合,提升AI人才的实践能力和跨领域合作能力。

未来AI人才的战略需求

  • 政策支持与国际合作:国家需要加大对AI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尤其是通过政策激励措施吸引国际AI专家加入中国市场,并推动中外合作办学和国际人才流动。
  • AI技术应用的多元化:随着AI技术的普及,人才需求将进一步向交通、医疗、教育、安防等多个领域延伸,这要求未来人才具备广泛的跨学科知识和创新能力。

# 02 报告节选

# 03 报告参考

《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人才发展报告》


Copyright © 2025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