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经开区发布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方案,启动建设“人工智能+医疗健康”“人工智能+交通出行”“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十大标杆应用场景,将率先在特种行业、危险岗位、重复劳动环节探索试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全域孵化、全城应用、全面赋能。
十大场景开放 打造城市试验场
亦庄有10万家经营主体,涉及生物医药、汽车制造、商业航天、 智能制造等丰富多样的工业场景,积累了高质量垂直领域数据,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具备得天独厚的应用优势,尤其适合人工智能大模型及行业垂类模型的落地。
正是看到了这样的优势和产业发展的需求,经开区谋划将亦庄全域打造为人工智能的最佳“试验场”。“我们把场景方和技术方联合起来,推动大模型在产业垂直领域深度应用,希望能在应用中积累数据、迭代模型、创新算法。”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亦庄筛选了首批人工智能标杆型示范应用场景,涉及医疗健康、交通出行、汽车座舱、人形机器人、新零售、政务服务、工业设计、药物研发、节能减碳、新闻传媒十大领域。
每个领域都将有新动作。“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场景,将支持建设医疗健康人工智能训练中心,构建各类高质量健康数据专区,促进疾病诊疗应用;开放全域公立医疗机构作为智慧医疗试点场所,支持大模型企业围绕智能分诊、辅助诊疗、数字医生等方向,遴选优质方案开展院内落地。
交通出行领域则是市民关心的全无人自动驾驶车辆多场景示范运营,将统筹路侧智能化设备部署和车路云多源感知数据。
药物研发领域,也将支持企业在靶点发现验证、化合物筛选、药物设计与优化、蛋白质结构预测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和大模型试点应用。
全市首个政务领域大模型服务平台上线
每天,政务服务中心面对来自企业和市民的各种问题,工作人员则要在尽量快的时间内精准给出答案。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政务服务,提升效率?29日,全市首个政务领域大模型服务平台“亦智”在亦庄上线,已在智能政务小助手、迎商数字人、智能客服等8个细分场景落地。
拥有200多万个海量知识,智慧政务小助手“小亦”是经开区数字政务服务的统一客服,可在手机上为办事人提供智能化咨询互动、自动化材料预审等服务。当办事人输入“公积金怎么提取”问题时,小亦能自动识别办理意图快速答复,并引导用户填写表格、上传材料、提交申请,直至事项完成。
“办理过程中,小亦既能根据办事人具体情况,推荐最适合的办理途径和方法,还能利用大模型的深度学习能力对材料预审校验。”相关负责人介绍,小亦已测试上线公司开办等97个高频事项咨询,实现了人力资源、公共卫生、出版物零售等相关领域的智能办理。
大模型还可解决市民和企业的投诉。经开区利用80万工单、63万条法律法规等数据对大模型训练,设立了投诉举报智能客服,全面提升了智能语音接待办理、多人同诉工单预警、外呼回访小结、“诉转办”分析、举报调查报告撰写等业务智能化水平。
查看道路遗撒、查看河边钓鱼……日常城市治理执法巡检工作也可利用“亦城慧眼场景”,完成案件地点自动定位、案件现场实时画面显示、案件线索自动转发等工作。执法人员可通过标签搜索、小图搜大图等方式,对城市3000多种要素、107种事件智慧治理。
相关负责人说,未来该平台还将深度探索政策制定、税务服务、生态环境、档案管理等大模型应用,实现效能飞跃。
百亿基金助企业加速成长
政策发布当天,北京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研究院、北京AI原生产业加速平台也在亦庄揭牌。其中,北京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研究院将链接人工智能创新企业和场景需求方,支持双方以结对形式推进示范场景共建;北京AI原生产业加速平台将开放117万平方米高品质、低成本产业空间,为入驻企业提供品牌宣传、政策服务、融资对接、供需对接等服务。
相关负责人介绍,经开区将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和人才提供全方位支持:设立人工智能领域创投基金、产业基金和100亿规模专项基金,面向企业成长全周期建设全链投资平台;为人工智能人才提供落户、子女入学、保障性住房等支持。
记者也获悉,亦庄在政策创新方面,也利用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优势,出台了算力券、模型券补贴政策,大幅降低企业算力成本和模型采购成本,实施“监管沙盒”机制,提供安全可信的大模型应用训练环境;在平台建设方面,北京最大、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已建成,5000P高性能智能算力已投入使用,北京人工智能数据训练基地持续推进医疗健康、智慧交通、金融、政务等垂直领域数据聚合,释放数据价值。
bili_48169286213 2024-12-26
勇无止境在线 2024-12-26
安在软件 2024-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