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生成式AI

《巨浪:生成式AI的史诗与现实》序言

作者:互联网怪盗团发布时间:2024-08-09

本文是我刚刚出版的《巨浪:生成式AI的史诗与现实》一书的序言,原名《生成式AI的突然降临》。序言除了大致描述生成式AI对国内科技圈和投资圈的影响之外,还集中解释了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以及本书读者可能获得的价值是什么。

2022年下半年,我与多位科技投资圈内的朋友喝过咖啡或下午茶,探讨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当前的科技行业,还有什么特别值得关注、值得投资的新东西吗?”这些朋友,有的就职于互联网大厂的投资或并购部门,有的就职于风险投资基金,也有些从事二级市场的股票投资。他们的资历和背景各异,但是对上面那个问题的看法很一致:“没有什么特别引人注目的新东西了,现在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结束后的沉寂期。”移动互联网时代百舸争流、人人争先的创业热潮已经划上了句号,现在的沉寂期可能维持相当长的时间。

如果一定要找什么新东西,还是找得到的,例如Web3。2022年,新加坡已经成为亚洲乃至全球Web3投资和创业的中心;当年10月,香港特区也发表声明,鼓励基于Web3的虚拟资产业态发展。在以中心化、平台化为特色的Web2.0发展到极致之后,以去中心化为特色的Web3似乎注定要接过探索下一阶段的火炬。关于Web3的话题,在我的上一本书《大势:站在十字路口的互联网行业》当中,讨论的比较详细,有兴趣的读者不妨找来一读。

问题在于,Web3在监管合规上存在太多灰色地带,太容易被野心家开发成庞氏骗局。很多Web3应用从一开始就不是基于“实用”目的,而是基于“金融炒作”的目的。自从2008年“中本聪”(此人的真实身份迄今还是一个谜)发表《比特币白皮书》以来,Web3产业链与金融投机一直密不可分,许多Web3圈子的大佬都带有不清不楚、黑白两道通吃的“原罪”;他们奔赴新加坡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逃避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在2022年下半年跟我喝过下午茶的一位互联网公司投资负责人,曾对我毫不讳言:“不要参与任何Web3创业项目,除非你非常信任其创始人——否则你大概率会遇到骗子。”

元宇宙是另一个新概念,但在2021年以后已经有些过气了。Meta(原名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是元宇宙最大的拥趸,但他亲自操盘的Meta Reality Lab一直没有拿出令消费者眼睛一亮的产品或应用。以罗布乐思(Roblox)为代表的“早期元宇宙概念公司”已经在资本市场被祛魅了,现在投资者只把它们当做普通的游戏公司看待。元宇宙与Web3的结合是一个有趣的方向,但也会不可避免地涉及金融投机和监管问题。附带说一句,元宇宙到底需不需要拥抱Web3,迄今还是一个争议话题,可能还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得出结论。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自动驾驶也是热门赛道,可惜其投入实用的速度还是慢于大部分人的预期。借助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的东风,世界各地的互联网巨头都在努力进军汽车行业,把汽车变成一种消费电子产品。这种努力产生了一定的成效,可是汽车实在太复杂了,不像当年的手机行业那样可以被科技巨头轻易“颠覆”。事后看来,2022-2023年恰好是科技大厂造车的一个“中衰期”,大家已经接受了对汽车行业的“科技改造”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盛宴已经结束了”,这是2022年下半年,我与科技投资圈的朋友们的一致观点。对于热爱创新、热爱接触新生事物的人来说,亲眼目睹创新源泉的枯竭,真是一件无比悲凉的事情!我们这代人还等得到下一场盛宴开启吗?当时我们并不知道,下一个令全世界屏息凝神、热泪盈眶乃至尖叫的重大创新已经蓄势待发——2022年11月30日,ChatGPT的公测改变了一切。

那天晚上,我看到了新闻,也看到了一些与ChatGPT对话的初步演示。与大部分人一样,当时我并不觉得那是特别重要的事情,充其量是2016年AlphaGo的重演罢了。AlphaGo击败李世石引发了媒体铺天盖地的讨论,不过事实证明,它没有开启所谓“人工智能的黄金时代”,更没有导致人工智能对人类的替代。对于人工智能专业之外的人而言,一个能够与人类流畅对话的AI应用,跟一个能下围棋的AI应用相比,好像并没有高明到哪里去?何况,从社交媒体上流传的“ChatGPT愚蠢对话集锦”看,这个AI应用的智能水平十分值得怀疑。

短短半个月之后,我的观点开始扭转,因为在我身边已经有人开始使用ChatGPT辅助工作,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咨询公司的员工用它翻译邮件、回复邮件;券商研究所的员工用它整理会议纪要、一键生成可以发送给客户的版本;自媒体用它分析全网热门话题并辅助生成视频文案,尽管其生成的文案还有些稚嫩,只能作为参考而非直接使用。有人明确告诉我,ChatGPT让他每天都能节约一小时左右的工作时间。当时GPT-4及其付费版本尚未开放,仅仅使用免费的GPT-3.5就能达到上面的效果。这不禁让我重新严肃审视ChatGPT,及其背后的生成式AI热潮。我相信,绝大部分人的观点,都是被那些点滴的实用案例所慢慢扭转的。

当投资者普遍认识到了生成式AI的巨大潜力,资本市场就开始反应了。在历史上,在通货膨胀率还很高、美联储还处于加息周期的情况下,美股触底反转的概率极低;科技股的估值受到利率的影响很大,在加息周期中反转就更不可能了。然而,2023年的事实证明,在生成式AI的浪潮面前,就连美联储的威势都不值一提。作为OpenAI最大的投资方,微软的市值超过了3万亿美元;英伟达的市值在十二个月之内先后越过了1万亿和2万亿美元大关。美国科技股的“七巨头”(Big Seven),即微软、苹果、谷歌、亚马逊、Meta、英伟达、特斯拉,均受到了生成式AI不同程度的增益。有些科技巨头,例如谷歌和亚马逊,在自然语义大模型方面的布局似乎落后一些;像苹果这样的巨头则缺乏大模型基础研发层面的布局——可这并不妨碍它们在业务层面成为生成式AI的潜在受益者。“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至理名言在美国资本市场再次得到验证。

虽然中国企业只是生成式AI的追赶者而非领跑者,但是中国资本市场还是围绕这一新概念开启了盛宴。从实际情况看,二级市场(A股)的狂热程度比一级市场(风险投资和PE投资)更高,由此产生了大量光怪陆离的概念、说法。比如说,中国企业开发的大模型,比世界先进水平究竟有多大差距?中国到底缺不缺乏算力,算力瓶颈又该怎么突破?中国的生成式AI研发人员应该追随OpenAI已经开辟的道路,还是应该另辟蹊径?上面每个问题,在市场上都存在无数种回答,有的十分乐观,有的十分悲观。如果你是一位经常阅读券商研究报告、经常找行业专家做调研的基金经理,相信你的脑海早就被各种矛盾的观点席卷过无数次啦。

我既不是AI研发从业者,也不是AI创业者。虽然我业余很喜欢摆弄、测试AI大模型,但至今我的大部分工作并不依赖生成式AI(或许说明我已经落后了)。作为行业分析师和观察者,我之前的关注重点在于互联网、大消费和泛文娱产业,与AI有一定相关性,但也仅仅是“相关”而已。由我来撰写一本关于生成式AI的书,真的合适吗?直到大约一个月前(注:2024年2月),我自己的答案都是否定的。然而,我的态度终究还是改变了,因为通过与几位在互联网大厂从事AI研发的朋友交流,我意识到了下面的事实:

国内对生成式AI产业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割裂的。技术开发者、管理者、投资人和分析师,各自看到了生成式AI的一部分,站在不同的“立场”之上,却缺乏足够的交流。至于圈外人士,要想看清生成式AI产业链的整个图景,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生成式AI涉及相当复杂的技术细节,仅仅描述这些技术都很困难。市面上大部分关于生成式AI的产业研究和普及读物,要么过度纠缠于技术,导致非技术人员看不懂;要么基本不讨论技术,导致整个著作失去立足点。找到平衡点是至关重要的。

生成式AI的技术进步太快了,当人们还沉浸在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的震撼中时,GPT-5的公测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更不用说飞速进化的开源大模型了。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非专业人士,都很容易沉浸在浩如烟海的新信息当中,找不到焦点。

因此,我决定写一本与众不同的关于生成式AI的书。首先,它应该对AI产业和AI技术过去多年的发展脉络做一个总结,以高屋建瓴的视角分析事物的全貌。其次,它应该深入浅出地讨论AI尤其是生成式AI的关键技术问题,但不应沉溺于这些问题。再次,它应该既涉及欧美最先进的生成式AI产业,也涉及中国在追赶中的生成式AI产业。最后,它应该脱离资本市场的短期视角,尽量讨论一些基本的、长远的问题,例如生成式AI到底要如何改造传统产业。

生成式AI是人类科学家与工程师智慧的结晶,但它并不是四平八稳、按部就班发展的自然结果。恰恰相反,OpenAI的重大突破来源于伊利亚·苏茨克维(Ilya Sutskever)在技术研发路线上的固执己见、不惜与主流思想背道而驰的大无畏精神,以及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多年如一日、不离不弃的支持。英伟达在AI算力方面的统治地位,则来源于以黄仁勋为首的管理层目光长远(甚至过于长远)、在看似不可能开花结果的土地上耐心耕耘的精神。如果有一天,OpenAI在大模型方面的领先地位被超越,乃至英伟达的芯片帝国也被推翻,那也一定是某种更加疯狂、更加偏执、更加纯粹的理念获胜的结果。“不疯魔不成活”,只有固执己见的天才才能改变历史——这是研究生成式AI给我带来的最大启示,也促使我下定决心,以这本书作为生成式AI史诗的一个注脚。

“我来,我见,我征服。”

——盖乌斯·朱利乌斯·恺撒(Gaius Julius Caesar)

“那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呼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马克西姆·高尔基(Maxim Gorky)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互联网怪盗团”(ID:TMTphantom),作者:怪盗团团长裴培,36氪经授权发布。


Copyright © 2025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