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人工智能

灵巧手撬动产业链,机器人助力AI梦!2024国际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大会在深精彩上演

作者:深圳商报发布时间:2024-12-21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张郗郡

12月20日,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和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携手主办的“AIRS 2024国际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大会”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园举行。来自国际具身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机构成员、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投资机构及行业组织等相关代表汇聚在此,共同展示该行业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实际应用方案,为科技企业服务,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会主论坛现场

去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达2236亿元,GDP的占比达到了很多发达国家难以达到的6.46%,其中企业的研发投入接近95%。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林在大会致辞中表示,“这三个数据都是深圳独特的创新密码背后的神奇配方”。大会现场,汇集了深圳帕西尼感知科技、乐聚(深圳)机器人、北京元客视界、北京星动纪元等十多家具有代表性的具身机器人相关企业,精美的人形机器人整机、动作灵活的灵巧手、通过脑机接口控制的机器人产品陈列于展位上,让现场科技感“拉满”。

大会前一天,举行了2024年深圳智能机器人灵巧手大赛决赛。来自全国各地的104个企业及高校参与,经过初赛评审,最终有20家队伍脱颖而出,晋级至现场决赛环节。据悉,20支决赛队伍包括了13支高校队和7支企业队,各参赛队伍围绕工业制造领域的实际需求,在现场展开了紧张激烈的角逐。最终,清华大学青春致胜队凭借卓越表现摘得桂冠;帕西尼感知科技(深圳)、深圳睿研智能控制有限公司获二等奖深圳市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学ZJU-iHande 队、山东大学VSIS获三等奖

冠军团队合影

灵巧手作为机器人与环境进行交互的关键末端执行器,是深度仿生、柔性感知、微机电系统、高性能材料等前沿技术的综合展现,也是实现智能机器人技术革新的重要突破点。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丁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本次大会的目的就是希望能汇集行业精英,共同思考“后AI”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落地的问题。“如今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但在实际应用中的落地还有提升的空间。”丁宁表示,如何打通人工智能的“最后一厘米”,丁宁认为“场景”十分重要:“场景不仅能够为人工智能即使提供应用空间,更重要的是能够提供到的数据,所以我们在应用上需要选择一个综合的场景,例如电力、工业制造等。”

为此,大会邀请了加拿大工程院、皇家科学院院士杨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戴建生,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马书根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可重构机器人实验室创始人兼主任杰米・派克(Jamie Paik)等前沿学者分别发表了精彩演讲,展示了机器人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创新应用与发展趋势。

同时,广东电网机巡中心变电部经理张英、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丁宁、百度智能云泛科技业务部总经理张玮也依次带来了电力机器人技术应用实践、具身智能技术探索与应用实践、携手加速具身智能新物种进化等相关主题的演讲,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多元的技术见解与行业展望。

大会还举行了“AIRS+百度智能云:具身智能产业生态联合共创备忘录签约仪式”。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丁宁与百度智能云泛科技业务部总经理张玮作为双方代表签约,双方将携手构建智能产业生态系统,推动前沿技术应用与行业智能化转型。

专题研讨交流环节,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副总经理刘志强分享了广东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战略规划,为区域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绘制蓝图。兆威机电副总经理陈毅东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副院长陈勇全共同发布了柔性制造领域的具身灵巧操作典型场景和解决方案,展示了产学研合作在实际应用中的创新成果。北京诺亦腾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TO戴若犁则深入探讨了从动作捕捉到灵巧操作,以及构建具身智能数据工厂的技术路径与实践经验。

随后,深圳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具身智能中心主任刘少山博士主持了 AIRSHIP 系列具身智能开源项目的发布,与现场观众分享了AIRSHIP是如何解决复杂算法挑战,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开源共享与创新发展的。

大会于21日正式闭幕,除主论坛外,大会还设置了四场分论坛,分别聚焦大模型对具身智能的促进作用、具身智能对电力行业的影响、具身智能产业的数据生产与协作,以及具身智能灵巧操作的技术问题。


Copyright © 2025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