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北大|金融|ChatGPT|Sora|人工智能

刘兴赛:走出线下思维主导,推动银行业数字化思维与逻辑的进化

作者:愉见财经发布时间:2024-03-05

原标题:刘兴赛:走出线下思维主导,推动银行业数字化思维与逻辑的进化

本期名家约访,我们请到了《未来银行之路》、《平台银行》的作者刘兴赛老师。刘兴赛是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金融)博士后,在国有大行从事战略研究工作十余年,主要研究、工作领域为银行数字化、乡村振兴金融以及银行的改革转型。

作者以文会友,欢迎更多业内朋友的交流探讨。个人联系方式:liuxingsai@126.com。

洞察中国银行业当前的数字化,本质上是在线下为主的体系中不断加入新的数字化元素。刘兴赛一针见血地提出其中矛盾:线下思维为主导的底层逻辑无法适应强人工智能所推动的深度数字化的需要。

如何破局?刘兴赛的观点是,中国银行业亟待以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为契机,把握互联网以及数字化的演进方向,以数字原生思想为指导,推动银行数字化范式和方法论体系的重构。

以下是作者原文:

一、人工智能加速发展与银行数字化的新阶段

农历新年伊始,最炸裂的新闻当属人工智能巨头OpenAI推出的“文生视频”模型Sora,Sora是OpenAI多模态能力在应用层面的又一个新高度,是AI领域新的里程碑,正如360创始人周鸿祎所认为,Sora意味着通用人工智能的实现进一步加速。以ChatGPT和Sora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从“弱人工智能”迈向“强人工智能”的开始,它打开了人工智能大规模应用的大门。

当前,在银行领域,各机构也在加紧布局对大模型的开发、应用。2023年3 月,工商银行发布基于昇腾 AI 的金融行业通用模型,率先实现了企业级金融通用模型的研制投产,并应用于客服、营销、运营、风控等业务领域;随后,农业银行通过自主研发,宣布推出 AI 大模型应用 ChatABC;而百信银行、新网银行、邮储银行以及兴业银行先后宣布接入百度的“文心一言”。

由大模型重新定义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不仅重新定义了人机交互方式,更通过大模型与行业的深度融合,来重做、重构经济社会主体的产品、服务与流程。它将推动包括银行业在内的中国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进入新的阶段:

一是人工智能将推动数字化基础设施以及银行的客户环境进一步进化和发展。当前,互联网更多的是人与人、人与服务、人与内容的连接,其都是由人驱动的;未来,这些连接都将由AI驱动。当前的互联网的核心意涵在于连接;但未来,互联网的价值则在于通过人工智能的应用,提升连接的价值,从而进一步提升连接的广度和深度,推动互联网从“人与人的连接+有限人工智能”向“万物互联+新一代人工智能”拓展。

二是人工智能应用将从碎片化过渡到深度融合的银行一体化运营场景中,推动银行内部运营向全面数字化发展。过去,人工智能的行业应用主要是针对某一类应用的小模型,比如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未来,大模型与金融行业发展相结合,将促使人工智能越来越多的、最终实现在银行全面运营领域和环节落地。不仅包括前台的智能客户机器人,也包括协助科技人员撰写代码,辅助公关人员撰写文案,为领导提供决策分析以及业务发展预测。发展智能投顾与智能投研。提高银行风控模型的识别能力、营销模型的准确性;实施客户风险自动化巡检、智能催收并组织法诉。还可以赋能数字员工,推动银行服务方式的变革。

更广泛的连接,更加一体化的应用,让银行的全量客户线上化、全部流程数字化、全部组织数字化、全部运营数字化、全部服务数字化成为可能。未来5-10年里,中国银行业数字化将不再是对既有的以线下为主导的体系的接入、嫁接、整合,而是通过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应用,以真正的互联网的逻辑,重构、重做银行的产品、服务与工作流程,即实现所谓的数字原生。

二、打造银行数字化的“原生”体系

相对于当前以互联网的有限连接、有限的智能化应用、初步的大数据分析以及初级的平台化发展等为特征的银行数字化,未来的银行数字化将以全面互联、数据驱动、软件定义、平台支撑、全局智能为主要特征。当前,以线下逻辑嫁接的数字化,其体系越来越臃肿,两种逻辑冲突和碰撞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银行业亟待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以及互联网的进化,以线上化逻辑为主导,重构自身的运营体系,包括:

第一,完善数字化营销与获客战略。

面对着互联网的进化以及客户线上化的发展,中国银行业亟待建立和完善数字化背景下的主动获客能力,并将其作为数字化的基础战略和前驱战略。

当前,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走向存量竞争时代——互联网用户数基本饱和,互联网的普及率现在已经到了70%,用户平均每天上网时长4个小时——简单复制初代互联网企业的营销模式,已经很难获得成功。

因此,面对日益深化的数字化浪潮,中国银行业的数字化获客活客亟待从跟踪、复制战略走向个体探索的新阶段。要以商业模式和业务模式创新深化银行的场景战略。推动场景战略与银行核心业务的深度融合。把开放银行打造成与场景和生态竞争相适应的银行体系。摒弃银行渠道思维,遵循商业本来的价值规律,建立具有自生能力,商业逻辑清晰且自洽的自场景平台。探索在推动经济社会场景数字化的进程中获取场景和生态竞争优势。

第二,推动银行服务形态创新。

当前一些银行的“线下线上一体化”,更多的是网点与app互为接口:网点的重心仍然停留在线下,线上网点还只是停留在线上排队预约、上线个别客户经理的工作室等初级功能上;而银行app的工作也仍然浮在空中,难以有效深入到本地和社区场景,无法实现app服务的深度和温度。

有鉴于此,深化银行网点以及银行app的转型,就要打通体制、运营、组织障碍,构建网点、app一体化平台,推动运营和服务的升级。直面全量客户线上化的趋势,回归 “人”在数字化运营中的核心价值。推动驻地化、社区化的远程银行发展,完善银行的O2O服务模式,打造有温度的、伴随式、具有共情能力的人与人工智能相互融合的银行服务。

第三,建立数据驱动的银行体系。

不少银行的很多数据应用工作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数据分析挖掘工作,对结构化数据过度依赖。数据部门、技术部门与业务部门的部门墙依然存在,数据治理缺乏长效机制和内生动力。数据工作重心置于管理,而非数据经营。

有鉴于此,中国银行业的数据工作亟待超越银行的自有封闭体系,超越数据治理的工作属性,超越体制、传统以及能力局限。建立以应用为导向的、以大数据治理为基础的开放化、一体化的大数据运营体系。以企业级的数字化战略为指引,建立与数据应用相融合的经营管理体系,以组织与人才体系建设完善银行体系的“用数意识”与数据工作能力,推进数据的要素化发展,推进银行数据工作从管理向运营转变。

第四,推动银行科技工作逻辑的进化以及科技基础设施的升级。

长期以来银行科技工作秉承是银行信息化的工作逻辑。与银行的信息化不同,”数字原生”战略旨在建立一个以线上服务为主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数字银行体系,它不再是一个局部数字化的概念。信息科技也开始从支持保障角色向引领业务发展和促进经营模式转型转变。企业级与一体化、智能化与精益化、开放与敏捷、共享与赋能、高频与弹性成为数字原生银行的系统建设的根本要求。

对此,中国银行业要推动IT技术架构向分布式、服务化架构转型;推动银行对既有的包括核心业务系统在内的信息系统的升级和重构,构建关键技术应用的服务体系,建立开放性的银行科技创新生态。

第五,建立与数字原生相适应的组织体系。

当前的银行组织,以职能任务为中心,而不是以客户为中心,强于管理、弱于服务,而一些支持部门则干脆游离于银行的实际经营——对于银行而言,无法实现以客户和业务前端为中心的企业级运营。科层体制、多层次的职能型金字塔组织体系让银行的架构臃肿不堪,尽管可以实现产品的快速交付和迭代,却无法实现业务敏捷和全组织敏捷。以风险管控为导向的组织文化和价值导向,尚无法与科技精神、创新创业精神相容。而如何让银行既有员工体系有效融入数字化浪潮也是银行面临的重大挑战。

对此,银行要将组织变革作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工作,以组织变革推动前端商业模式的创新。要以场景和平台为依据,以敏捷运营为主旨,推动组织架构调整。要通过微观机制改革,重建组织基因和组织文化,建立合作型、生态型、创新型组织。消除银行员工的数字化障碍。要通过技术以及机制连接,让更多的中后台融入数字化进程,推动银行从当前的平台数字化运营向企业级数字化运营拓展。

三、以战略新兴业务培育、结构转型为切入点,重建银行数字化的发展动能

相对于过去20年的渠道线上化、自助化,过去5年的中国银行业的数字化以金融科技战略为基本支撑,它以场景化和平台化为主线,在科技投入加大、科技队伍扩张、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下,推进了新一代核心银行系统建设,探索了网点的转型、手机app的归并与建设以及大数据在产品和风控的初步应用。

不过,随着银行数字化开始步入深入区,既有战略的得失、成败开始显现,初步的产品创新、浅层次的数据应用也开始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数字化与银行体制的紧张关系进一步加剧。在此情况下,中国银行业数字化的方向不是更清晰了,反而是更迷茫了;银行数字化的动力,不是增大了,反而开始出现边际动能递减的趋势。有鉴于此,中国银行业亟待重建银行数字化的发展动能。其措施有:

一是以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为契机,进一步明晰当前银行数字化的阶段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推动银行数字化的战略重检与战略重构,明确得失与成败。推动银行的数字化战略从金融科技战略向数字原生战略升级,推动银行数字化的范式变革,重建银行数字化的方法论体系。

二是将数字化与银行新兴战略业务培育、业务结构优化以及新一轮改革、发展方式转变结合起来。2020年以后,中国银行业的ROA跌破1%,行业ROE则趋向于10%以内。这既有短期疫情因素的影响,但也有房地产等行业加快调整等长期因素的影响,其背后是主要由“房地产—能源重化产业投资”支撑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逐渐步入成熟期。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银行业亟待建立与宏观经济新的发展方式、新的增长动能相适应的战略业务及其结构体系以及相应的发展方式。上述工作既需要数字化以及科技的支撑,同时也为数字化提供了新的动能——为数字化提供更多的资源以及获得分支行更大的配合。

三是积极行动,利用好后发优势,重回同一起跑线。当前,农商银行等区域银行,其数字化水平尚低于行业整体进程。但农村社会在急剧演进之中,当前农村土地的主要耕种者主要是老年人,其几年后就面临着退出劳动力市场的现实。而土地要素改革的深化、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的发展、农村机械化的发展、无人机的应用、物联网的发展,决定了农村经营的集约化、组织化趋势,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相分割的情形将大为改观。国有大行推动的平台下乡,也将加速农村客户的线上化、场景化进程。而网商银行“百灵系统”的开发,其也说明了客户经理也存在被技术替代的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农商银行现有业务模式就面临着被数字化颠覆的战略风险。因此,积极对接数字化,也同样是农商行的生存之战。不过,农商行切入数字化的战略,并不需要重复或复制过去五年行业所走的道路,而是直接探索自身经营特点与数字原生银行对接的模式,从这点看,农商银行和行业整体进程,是处于同一起跑线的。


Copyright © 2025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