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李彦宏|百度|文心一言

李彦宏,闯入无人区

作者:和讯网发布时间:2024-05-11

原标题:李彦宏,闯入无人区

百度永远不缺流量和话题,这一次不同以往。

在AI大模型浪潮的包围下,百度这个互联网时代的“老兵”,重新回到了牌桌上。这一次,不只是因为大模型,更在于百度长期以来深耕培育的繁荣AI产业生态。

始终坚持长期主义的百度虽然仅有24岁,但一些数据显示,这家AI驱动的企业已经有着“百年老店”的雄心。

在最近百度的一场内部颁奖活动中,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回顾了过去一年在AI大模型领域取得的成果:文心一言在去年3月16日首发,历经3.5、4.0版本不断迭代,大模型的基础能力始终走在中国大模型的最前列。他介绍说,自去年五月用大模型重构所有产品线以来,“今天,有10%的大搜流量,已经是通过文心一言的模型来生成的;今天,每天有250万用户,用到文库的AI能力。”

之所以能在大模型走在前面,离不开百度坚持压强式、马拉松式的研发投入,十多年间在AI上的投入早已超过1000亿元。

李彦宏曾给百度立下过一个“硬指标”:每年要拿出15%的营收投入研发。

不过从实际投入来看,百度这几年的研发投入早已超过了这个比例。比如2018年的研发投入为158亿元,占比为15.4%,2020年的研发比重达到了18.22%,2023年该数字也超过了18%。

坚持马拉松的研发投入是长期主义的表现,为社会培养相关人才同样是长期主义的一种表现,这些其实都是保证长期发展的底层逻辑。

据悉,百度内部研发人员占比超过了60%,还提前完成5年为全社会培养500万AI人才的目标,被称为中国技术人才的黄埔军校并不为过。

在研发投入上百度毫不吝啬,可能与其创始人的个人风格息息相关。众所周知,技术是李彦宏的信仰,更是百度的信仰,百度能走到今天是因为相信用技术可以改变世界。

2021年3月,百度在港股上市时,李彦宏也写了一封股东信,里面有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我们选择了技术战略,就必须抵御住短期机会的诱惑,能坚定面对长周期投入的挑战。”

显然,李彦宏基于对互联网、AI等技术的发展趋势研判,已经清醒地意识到,百度选择的人工智能,以及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智能驾驶、云等各个垂直赛道,才是未来所在。

虽然由于技术突破周期、市场成熟度种种关系,一些赛道还没有到真正爆发和大规模变现的阶段,但在技术投入的路上,百度已经双手入泥。

正如李彦宏所言,百度“熬得过万丈孤独,藏得下星辰大海”,虽然人们总是高估技术的短期价值,低估技术的长期价值。“但百度信仰技术,瞄准技术的长期价值。”

AI,鲜明的标签

从传统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生成式AI的爆发,已经有超过20年发展历史的百度,从未缺席每一波浪潮,当下,它身上最鲜明的标签是人工智能。

2010年,百度正式布局人工智能,成立了自然语言处理部(NLP),这是百度深入人工智能领域的开端。2013年,百度成立深度学习研究院,将大批AI人才招至麾下,开始了踏实的押注之路。

陆续的,百度已经结出繁茂的AI果实。2019年3月推出文心大模型1.0,持续迭代升级,不断技术创新,现在,文心大模型已经演进到4.0版本,在综合水平上与GPT-4相比毫不逊色,已经成为中国领先、应用广泛的AI基础模型。

以领先的基础模型作为底座,百度在AI芯片、框架、模型、应用多层技术栈亦进行了全栈布局,各层都有代表性的自研技术和产品。

得益于对AI技术长期持续的投入,百度在人工智能及大模型技术领域取得突破的同时,相关专利布局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百度人工智能创新与专利白皮书2024》显示,截至2023年底,百度在人工智能全领域专利申请量19308件、授权量9260件,连续六年蝉联国内第一。

2023年,在全球大厂中,百度率先发布对标ChatGPT的大模型产品文心一言,并向全社会开放,截至目前用户数已经突破2亿。

基于领先的研发经验和深厚的专利积累,百度意识到大模型的竞争正进入下个阶段。从2023年开始,百度将部分重心转向AI原生应用开发。正如李彦宏所言,大语言模型本身并不直接创造价值,基于大模型开发出来的AI应用才能满足真实的市场需求。

在2024 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已经传递出用AI思维去创造AI原生应用的逻辑,不但对百度文库、搜索、网盘、地图等产品进行了重构,还为开发者们准备好了三大“开箱即用”的工具,包括智能体开发工具AgentBuilder、AI原生应用开发工具AppBuilder、各种尺寸的模型定制工具ModelBuilder。

这些创新技术和产品的背后,都来自于以大模型为核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专利的支撑,以及百度对AI的长期探索经验。

可以看见,大模型已成为解锁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AI原生应用正在融入千行百业。作为人工智能的探索者和先行者,百度助推AI原生应用创新,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着新意。

质疑与珠峰

长期主义的增长曲线图中,走势往往不是一直稳步向上,在获得回报之前,其实充满了误解和质疑的声音。

然而,一旦时机成熟,回报的速度,是丰厚且惊人的。

百度坚定攀登的“自动驾驶珠峰”便是如此。

从2013年开始,百度便开始布局自动驾驶。2017年,百度对外开放了国内第一个自动驾驶平台Apollo(阿波罗)。在运营的历史中,阿波罗也曾饱受质疑,但百度对其坚持投入。

根据全球领先的法律和商业分析商“律商联讯LexisNexis”最新发布的《驶向未来:自动驾驶创新洞察》(Driving Toward Tomorrow:A Deep Dive Into Autonomous Vehicle Innovation)报告,百度自动驾驶在专利资产指数、专利包规模等多项排名上位列全球榜首,展现了创新技术与商业化的成功结合。

前两年,李彦宏在一次内部高管会上说,无人驾驶这件事情百度做了六七年,还没有完全商业化,“那我们就再做个六七年再说。”

实际上,并不需要更多个“六七年”,现在,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路径已经逐渐清晰起来。

公开资料显示,百度Apollo L4级自动驾驶安全运营测试里程累计已超1亿公里,自动驾驶牌照数量超过1000张,成为智能化汽车时代的“卖水人”,众多车企加入Apollo的朋友圈。

业内预计,到2026年高阶城市智驾将进入放量期。对于深耕自动驾驶多年的百度而言,这也将是利好兑现的关键期。

主打自动驾驶汽车共享业务的萝卜快跑则已经实现规模商业化,在全国10多个城市提供自动驾驶出行服务,也是首个在北京、武汉、深圳和重庆开展车内无人出行服务的企业。

截至2024年1月2日,萝卜快跑总服务量超500万单,在四季度内服务单数同比增长49%至83.9万单,在武汉地区车内无人驾驶订单比例达到45%。2024年3月,百度萝卜快跑宣布武汉部分区域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时间拓展至7*24小时。这一重大服务升级,意味着用户不仅可以“打无人车逛大武汉”,更能在夜晚享受萝卜快跑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另外一个好消息是,十四五规划里提到,要实现L3以上高级自动驾驶。也有分析机构称,到2025年高级别辅助驾驶的整体规模将达到4000亿元。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演进,城市领航辅助驾驶正从“初期市场”向“大众市场”的跨沟,已经深耕智能驾驶超过10年的百度在某种程度上更具备产业融合优势,时间的沉淀,也更具探针价值。

珠峰代表了星辰大海,这是一个长远的规划,但在星辰大海到来之前,过程中大大小小的成果,也是对长期主义的最佳反馈。

北大国发院的陈春花教授把胜利分成三种类型:机会主义者只能得到暂时性的胜利,实用主义者会获得阶段性的胜利,长期主义者才能赢得持续性的胜利。种种迹象表明,百度希望做第三种。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