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和Meta掀起了“世界模型”之争;苹果公司弃车从AI;字节跳动秘密研发多款AI产品......龙年伊始,AI产业的中场战事如此精彩纷呈。
科技巨头激烈交锋,垂类龙头也在自己的领地深度耕耘。2月最后一个交易日(2月29日),一站式服务的AI科技领航者百融云创(百融云-W,6608.HK)股价一路高歌猛进,涨幅最高触及近20%,领涨港股科技股,股价升创2024年初新高,日内成交量放大至超1亿港元。
GTM先发优势奠定高增长基础
一家AI科技公司的壁垒在哪里?
AI技术是重要的一环,但却不是唯一的答案。无论是当前主流的Transformer架构还是曾经的主角卷积神经网络(CNN),都不是行业内的独家秘辛。对于像百融云创这样致力于进行大模型一站式开发应用的AI科技公司来说,这一问题的答案是:AI大模型+行业Know-How+场景应用。
对金融、电商、汽车、物流等垂直行业的深度理解,使得百融云创率先在场景应用层面建立领先地位,通过MaaS(模型即服务)+BaaS(业务即服务)业务打通场景闭环,构筑起行业头部地位。
正如国联证券报告所言,“AI并没有像移动互联网一样,迅速带来全新的用户客群和流量积累,因此拥有Go-To-Market先发实力的头部机构具备优势。”
对于垂直行业的深度思考也使得百融云创迅速构筑起庞大的客群基础。截至目前,百融云创的客群已经覆盖信贷、财富管理、保险、电商、租赁、招聘等多个垂直场景的逾7000家商业机构,包括工商银行、平安集团、梅赛德斯·奔驰等若干世界500强企业。
由这些客群构筑起的护城河有多雄厚呢?资料显示,机构对百融云创模型的累计调用量已达到百亿级。仅以某总行的零售业务部门为例,其对百融云创AI产品和服务的日均调用便达近90万次。
在券商看来,像百融云创这样的头部机构在大模型新时代仍能保持优势,预计其AI商业化落地步伐将持续加速。国联证券认为,相比C端用户难以拿捏的需求,B端因付费逻辑较为简单,用户需求明确,只需要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便可形成量化指标。其次,B端对产品体验的要求较低,更加强调产品的可用性,特别是客单价较高的专属定制服务更是如此。
机构预期业绩将持续提升
根据百融云创披露的年报数据,自2017年以来,该公司的营业收入已经连续六年录得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2%。
这一高增长态势仍在延续。根据百融云创2023年中报显示,公司去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2.43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32%;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增长121%;经调整后净利润2.27亿元,业绩创上市以来新高。另据其2023年三季报显示,该公司在去年1-9月份实现营收19.83亿元,同比增长33%,接近2022年全年收入总额。
鉴于良好的业绩基础,海通国际近期发布报告称,预计2023年全年百融云创收入增速料可以稳定在25%至30%之间,净利润率可达10%到15%之间。报告同时预期,2024年百融云创的业绩可继续稳固增长,乐观情况下可保持25%到30%的增长态势。
海通国际认为,2024年百融云创的MaaS业务将继续担当公司的利润增长中枢;BaaS业务将保持承担公司的规模增长中枢位置。“BaaS业务是百融云创在自我迭代中发现的商机,通过Voice GPT等智能工具触达客户,不仅能实现普遍意义的降本增效还可以帮助商业机构创收变现。”报告写道。
国泰君安此前发布报告认为,伴随行业红利的继续释放叠加AI技术促商业模式升级,预计百融云创未来四年营收和净利润额均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及至2026年,该公司总营收将逼近50亿元、净利润额将超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