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雪(上海交通大学教师,教育部“全国网络教育名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互联网和融媒体的快速发展,重塑着大学生的意识观念、信息获取、生活方式、交流渠道,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引发技术变革,催生了新业态和新应用,网络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2023年8月15日,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施行,这也是我国首个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的规范性政策。如何正视技术冲击,做好价值引领,探析生成式AI人工智能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是社会和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
生成式人工智能利用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大数据、计算机视觉等技术,能够根据输入的数据或条件生成新的文本、图像等内容。它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生成超海量创造性的内容,帮助科学家和研究人员从庞大的数据中发现新的模式和规律,为研究和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然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存在一些挑战,比如,由于其依赖于训练数据和算法模型来做出决策和预测,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或错误的生成结果,此外,由语言模型生成的文章、对话或故事,版权归属较难界定,甚至会产生意识形态的问题。
面对错综复杂的新环境新技术,作为网络原住民,大学生有一定的网络媒介素养基础,生成式AI和高校思政工作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互促进的循环关系,通过二者之间的协同作用,从“三重向度”赋能融入,可以实现思政教育的个性化、智能化和实效性,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创新发展。
其一,扩大内容支持的广度。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获取到海量的教育信息,包括政治理论、历史事件、文化知识、典型案例等,这些资源可以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支持。生成式AI通过实践和创新,对模型进行多样化的训练以提升其鲁棒性,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网络媒介中的信息内容。另外,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通过课堂、讲座、宣传海报等方式进行传播,但往往受到时间、地点、人员等因素的限制,AI为渠道多元化、场景云端化提供更多可能。高校可利用生成式AI构建智能化的教育系统、辅导系统、问答系统、社交系统,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还可以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交互式、沉浸式的教学体验,创新优化思政工作模式,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获得感,提升服务精准度。
其二,丰富媒介场域的深度。针对大学生网络信息搜索与分析能力,人工智能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和偏好,提供个性化的媒体内容推荐,这有助于提高用户体验,减少信息过载和信息孤岛的问题。加强培养大学生网络行为批判思维,学会独立思考和辨别信息的真实性,以避免受到不准确或误导性的信息影响。在媒体融合快速发展下,利用AI的智能推荐系统、自然语言处理、智能编辑和写作、智能语音和图像处理、智能数据分析和预测、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技术,可以实现个性化的内容推荐、数据分析和预测,以及创造丰富的媒体体验等功能,从而提升传统媒体的竞争力和大学生网络媒介体验。同时依托网络便捷,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提供更为灵活的教育形式,例如网络直播、在线课程、资料云库等,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生成式AI还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在计算机科学、心理学、传媒学、新闻学、语言学中融合创新,碰撞出更多教学方式。
其三,提升教育评价的效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指高校对学生进行的关于思想政治理论、法律法规、道德伦理等方面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教育开展方式也愈发多元。探究其内在关联和影响机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和应对网络媒介环境的挑战,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开展的时代性、灵活性、有效性。此外,生成式AI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更为便捷优化的互动平台和更科学高效的学习评估,基于数据分析和预测技术,了解学生的个人信息、思想状况、行为表现,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成果进行量化和评估,生成思想状况分析、健康管理建议等报告,为高校思政教育的改进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媒体格局和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路径变得更加多样。生成式AI为高校思政工作带来了新赛道,然而其发展应用也容易造成教育主体性迷失、教育关系数据化、专门人才匮乏等新挑战。因此,高校既要积极利用技术赋能优势,也要注意防范潜在风险,不断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充分认识和拥抱生成式AI带来的变革,循序渐进地将人工智能新技术融入现实应用和教学环节,搭建更加安全、优质、有效、丰富的传播场域,助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文章系上海交通大学2024年思政创新发展研究课题“生成式AI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研究”(课题号:DFY-SJ-202400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