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百度|AI大模型|李彦宏

​按下AI加速键,百度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作者:华尔街见闻发布时间:2024-05-17

进入2024年,AI大模型的竞赛仿佛按下加速键。

一边,包括Meta、谷歌和微软在内的全球科技巨头都在稳步推进对AI领域的投资;另一边,则是市场从Chatgpt给市场带来的技术兴奋感中冷静下来,转而更加关注AI投资的实际回报率(ROI)。

这意味着,2024年成了一个关键节点。场内的玩家都需要在今年拿出真本事,在这场还未有王者的AI竞赛中率先跑出。

然而前方又充满了未知,AI发展了四十余年,这一次是否真的就是光明?什么才是真正的AI原生应用,以及AI可靠的商业化路径怎么走?前方仍是一片“无人区”。

探索这片无人区,需要勇气,更需要坚持。依靠过去十余年押注AI,深耕产业培养起的生态、坚持技术信仰的百度,在大模型时代走在了最前面。从5月16日百度一季报可以看到,生成式AI成百度业务关键驱动力,促进百度的业务发展,也让百度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百度也在找到自己未来发展的路,正在从以互联网为中心转向人工智能优先,势必要在AI技术和商业化模式探索的无人地带找到确定性的未来。

百度依旧会坚定地走下去。李彦宏在百度近期一场内部活动上表示,尽管创新的路上,十个可能有九个会以失败告终,但百度不会放弃,百度相信终有一天,百度会向世界证明,技术是有价值的。

这一天,已然不远。

勇闯无人区

相比大模型在参数能力比拼上的热闹,落地能力才是大模型实力较量的关键一战。

从全球范围来说,科技巨头、明星创业公司都在摸索尝试,但还处于探索初期。就连李彦宏在近期向外公布基于大模型开发AI原生应用的具体思路和工具时,也坦言创新不易。他表示,这是百度根据过去一年的实践,踩了无数的坑,交了高昂的学费换来的。

就连行业的拓荒者也感叹大模型落地之难,可见这条路的艰辛。

事实上,百度早已在内部思考,如何用AI重构自己的业务,探索AI技术商业化的无人地带。如今这些探索也已有了实际成果,并且反映到百度的经营、财务指标当中。

2024年一季报显示,百度营收315亿元人民币,百度核心实现收入238亿元,同比增长4%;归属百度的净利润(Non-GAAP)70.11亿元,同比增长22%,归属于百度核心的净利润(Non-GAAP)66.28亿元,同比增长26%,均超出市场预期。

一个显著的数据,是百度智能云在本季度营收达47亿元,同比增长12%,并持续实现盈利(Non-GAAP)。其中,生成式AI贡献的收入比例达6.9%,较上季度占比进一步扩大。无独有偶,不久前微软披露最新季报,其中AI为其智能云业务带来的收入占比也是7%。

在大模型的助力下,百度智能云业务有了不错的增长。在一季度,百度文心大模型日调用量已达2亿。

李彦宏在财报会上透露,继上季度与中国三星、荣耀合作后,今年一季度,又有小米、OPPO、vivo等手机厂商均接入文心大模型API。此外,百度大模型的合作领域还从手机向PC和电动汽车领域拓展,联想和蔚来汽车也在本季度内达成合作。

随着终端智能设备的用户规模进一步扩大,文心大模型的用户规模、日调用量也能更上一层台阶。李彦宏也强调,模型推理是最重要的长期机会之一,将成为云业务的关键驱动力。

此外,随着目前越来越多的用户将其CPU云使用切换到百度公共云,百度的AI业务也随之有了另一个强劲增长驱动力。这都会对接下来百度云业务的增长会起到明显促进作用。

百度自动驾驶业务也在迎来一个全新时期。以自动驾驶大模型为基础,百度已经完全具备了城市级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所需的技术能力。

在5月15日的百度Apollo Day上,百度发布自动驾驶大模型,Apollo ADFM,auto-driving foundation model,这是全球首个能够支持L4级别无人驾驶应用的自动驾驶大模型。可以兼顾技术的安全性和泛化性,做到安全性高于人类驾驶员10倍以上,实现城市级全域复杂场景覆盖。

百度ASD也成为是极少可以与特斯拉无人车FSD抗衡的自动驾驶核心技术。

百度自动驾驶技术部总经理徐宝强表示,凭借Apollo ADFM,百度面对一座新的城市,完成全域全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准备仅需半年时间。未来,这个验证时间还将进一步缩短,实现有百度地图的地方就有自动驾驶。

按照百度的预期,其Robotaxi业务萝卜快跑会在2024年底,在武汉实现收支平衡,2025年全面进入盈利期。天风证券预期,伴随着公司道路测试里程数据的进一步丰富,萝卜快跑业务覆盖的区域和人口越来越多,公司的智能驾驶技术预计将会迎来范式突破时刻。

至于百度最核心的搜索业务,数据显示,目前百度搜索上已有11%的搜索结果由AI生成,让搜索不仅能为用户提供检索内容,还能直接和准确地回答用户问题,解决更为复杂的需求。

当然,由AI直接生成的搜索结果还未实现商业化,但百度希望借此重构传统搜索,持续改善用户体验,增加搜索使用量。李彦宏认为,“搜索最有可能成为AI时代的Killer App。”

百度也由此,借着AI重构着自己业务方方面面,并找到了可靠的商业化方向。

寻路AI时代

近段时间,百度的同路人又多了不少。

谷歌的云业务在AI驱动下,于一季度实现同比28%的营收增长,搜索AI问答成本下降也是这家全球搜索引擎巨头发力的方向;Meta靠着引入AI Sandbox工具、将AI技术融入Advantage产品等,改造了其广告系统,实现2024年一季度营收翻倍。

包括字节、腾讯等科技公司,也都在近期陆续将自己在内部探索应用多时的大模型拿了出来,意图推动大模型商业化。也有如李开复等技术大拿,成立AI创业公司,探寻着这场AI浪潮的商业化未来。

李开复也坦言,与上次AI浪潮相比,这一次AI大模型能带来真实的价值,在2B、2C领域都有了全新的机会。

这也证明,在黑暗、未知的路上走了许久的李彦宏和百度,过去十一年押注AI并非只是一腔热血;凭借过去持续投入,百度已经在技术商业化落地上有了先发优势,接下来百度要做的,则是如何让自己走得更扎实,走得更远。

百度的思考,则是要让更多的开发者,能够在文心一言的基础上,开发出各种各样的智能体和AI原生应用。通过大量调用,获得数据反馈,又能进一步推动文心一言大模型能力的迭代。这个正向循环也能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基于这种思考,百度在大模型的价格、开发门槛和自身业务重构上持续发力。

相比一年前,文心大模型的算法训练效率提升到了原来的5.1倍,周均训练有效率达到98.8%,推理性能提升了105倍,推理的成本降到了原来的1%。

此外,百度智能云还推出了ERNIE Speed、ERNIE Lite和ERNIE Tiny三款轻量级大模型,以及ERNIE Character和ERNIE Functions两款专为特定场景设计的大模型。通过MoE架构,百度对大小模型混用,不同场景使用模型规模做了匹配,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灵活、高效且成本优化的AI解决方案。

百度也希望让AI成为新手小白都能轻松使用的工具。借此,它推出智能体开发工具AgentBuilder,借着AgentBuilder的“零代码模式”,新手小白用自然语言,几句话就能创建一个智能体。

例如,当用户打开百度APP,搜索“新加坡旅游”即可和新加坡旅游局智能体进行互动。也能够通过输出自然语言,提问“去新加坡旅游的注意事项”“新加坡排名前三的酒店”“预订新加坡环球影城的门票”等等,一站式解决这些过去需要复杂搜索才能完成的任务。

天风证券认为,围绕着“MoE、小模型、智能体”思路,百度发展轻量模型,推理成本显著降低,调用量有望提升,未来中长期会有增长。高盛预期,随着企业用户和广告商采用其通用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这可能为百度在2024年带来约30亿至60亿元人民币的增量收入。

在持续提升用户体验,让更多开发者加入AI应用开发的同时,百度也摸索到大模型时代的商业化之路。这也是在科技创新爆发时期,作为创新引领者应该起到的作用——在自身业务增长的同时,构建起一个可持续、协同的业务生态。

十一年投入AI超1400亿后,百度已经从投入期转向收获期。随着它将AI能力进一步融入业务运营,为更多用户赋能,它也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

*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之观点。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Copyright © 2025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