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星期四,阿里云在2024年战略发布会上宣布大降价,超过100款核心云产品平均降幅高达20%,降价力度史无前例。如果你认为这是一次类似于双11的营销举措那就大错特错了。对阿里云来说,降价是战略的一部分;对行业来说,降价是发展的新方向;对开发者来说,降价是上云的必经之路。
疯狂星期四阿里云祭出“战略降价”的王炸
战略发布会关系到阿里云2024年的战略方向,我专程从广州赶到北京参加阿里云这场活动,希望能够窥见云计算产业的方向。结果阿里云的战略发布会却没有按照常理出牌,一般发布会都很长,主题演讲重要发布后往往还有案例分享、技术宣讲、活动仪式等等,但阿里云这次发布会卡在了1小时结束,全程只有阿里云智能集团资深副总裁、公共云事业部总裁刘伟光一人分享,以至于在他分享结束后主持人让大家散场时,很多现场观众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刘伟光先将云计算的价值提炼成七个字:进、智、拓、省、捷、才、弹,如架构进化、智能升级、开拓市场、节省成本、敏捷创新、弹性计算等,其中融入了阿里云的技术布局、客户的实践案例以及阿里云对云计算未来发展的判断。
在七个关键点分享结束后,刘伟光直接丢出了这次发布会的王炸:战略大降价。
即日起,阿里云超过100款核心云产品平均直降20%,最高降幅达55%。阿里云这一次战略大降价创下了“三个最”:史上降价幅度最大;史上参与产品最多,涵盖100多款产品、500多个产品规格,覆盖计算、存储、数据库等所有核心产品;受益用户群最大,第一次支持新老客户同享新价格,数百万客户可在本次降价中获得实惠。在降价后,阿里云核心产品的价格也击穿了全网最低价。
以最基础的云服务产品为例,最受中小企业欢迎的云服务器u1(2c4g配置、五年版)从768元/年降到485元/年,降价幅度为36%;关系到云端存储的对象存储OSS最高降55%,比如标准存储-本地冗余从0.12 /GB/月降至0.09 /GB/月,降幅达25%;互联网应用依赖的云数据库同样在降价范畴内,比如RDS MySQL基础系列(2c4g通用型配置五年版)从936元/年降低到562元/年,降价40%。
云服务器、对象存储OSS和云数据库是任何应用运转的基础设施,是典型的刚需、高频和基础型产品,小到我们手机上的购物App、短视频App、爱优腾芒流媒体平台、游戏、支付工具,大到智能汽车、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能物流、智能制造等产业级解决方案,都离不开这些云服务。
以优酷代表的流媒体平台为例,开发者需将App部署在云服务器上才能提供内容观看等服务,用户注册登录、筛选视频、观看视频、发送弹幕甚至每次“滑屏”都需要调用云数据库服务,对应的视频内容则会被调用云存储服务进行长期存储。一般开发者在服务用户时,需要购买至少以上三种服务,当然背后的运转逻辑又要复杂得多,比如流媒体平台还需要购买大量的负载均衡 SLB、云安全、AI、大数据计算、云通信等服务。
随着用户规模增加、业务规模扩张,开发者的云计算成本也一定会水涨船高。而对应的计算成本,要么要通过会员、点播等收费模式从用户身上回收,要么会通过广告等形式变相收回成本。
当阿里云大幅降价后,开发者的云计算成本将锐减:
一方面,用户的成本得到了节省,比如视频平台会员费有更大下降空间,用户需观看的广告更少,平台则可将更多资金用在精品内容制作和观影体验提升上;
另一方面,开发者的上云门槛大幅降低了,以如今流行的大模型为例,AI训练成本将大幅降低,更多开发者可以更低成本地研发大模型追赶Sora,或者基于AGI(通用型人工智能)技术去创造类似于抖音这样的创新应用。正如刘伟光所言,云计算大幅压缩创新的时间成本,这些年包括Sora在内的创新也全都是在云上长出来的。
从首次支持新老客户同享降价政策则能看出,阿里云这一波“疯狂星期四”不是营销策略层面的杀价,而是深入考量后的战略降价。长期来看,阿里云要将云计算价格给打下来、持续推动云进入低价时代。看完发布会再看阿里云这一次战略发布会的主题“成本、成长、成功”,倒颇有一种图穷匕见的感觉——云的“成本”是阿里云当前最关注的重点,大幅降低开发者的用云门槛则是新的战略重心,唯有如此,才能让千行百业的企业组织和开发者,不论新老客户、不管企业大小、均能低成本上云。
2024年开年阿里云“先降为敬”为哪般?
春节刚过,此时正值开工之际。阿里云这次战略大降价给行业定下了全年的竞争基调:虽然Sora掀起的AI大模型巨浪昭示着明天的可能,但对千行百业的开发者来说,计算成本才是当下的切身之痛,对云计算厂商来说,价格也将成为核心竞争要素。为何?
首先,降价是云计算普惠的必经之路。
云计算将取代IDC数据中心(不论是租赁抑或是自建)成为计算基础设施,这一点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在上云的进程中因种种原因不同企业组织的步调并不一致,一些企业和开发者上云慢的关键掣肘是云的成本不够低。
在发布会上刘伟光表示:“中国云计算发展了十多年,公共云渗透率仍大幅低于欧美成熟市场。作为中国第一大云计算公司,阿里云希望通过此次大规模降价,让更多企业用上先进的公共云服务,加速云计算在中国各行各业的普及和发展。” 数据显示,当前中国市场服务器存量规模约2000万台,美国服务器存量规模约2100万台,这意味着两者计算规模相当,然而,美国以公共云形式提供服务的算力占比为60%,中国仅为28%。
努力让28%变为60%甚至100%,是阿里云大降价的第一目的。
随着成本的降低,云计算将跟水、电、WiFi、5G一样普惠,人人能用的前提就是要人人用得起——智能手机普及离不开千元机的出现,新能源车短时间崛起离不开补贴以及特斯拉等巨头掀起的价格战。在云计算行业,如果同样品质、性能和服务的云且价格更低,开发者很难不“用钱投票”。
前段时间,Steam游戏《幻兽帕鲁》大火,官方服务器被挤爆让许多玩家纷纷购买云服务自行联机,阿里云第一时间把游戏联机服务器的价格打了下来,降低了玩家的使用门槛,让个人玩家也用上了云计算。
(图源:哔哩哔哩社区)
其实阿里云一直在想法设法提高云计算的“可获得性”,让开发者花更少钱可以用云、花同样钱可以得到更多,同时也在不断推动云计算的使用门槛,让更多开发者甚至个体都能轻松用云。在这次发布会上,阿里云除了战略大降价外还提供了免费试用、低至99元/年的入门级服务器以降低学生群体、个人开发者和小微企业的上云门槛。
其次,降价是应对竞争的必然举措。
在技术不够成熟时,技术与产品的领先足以成为核心竞争力。随着技术趋于成熟,价格将成为核心竞争要素,这一点在电商、新能源车、手机等行业均已被验证,电商行业这两年更是掀起了史无前例的低价狂潮。
云计算市场同样面临着剧烈的竞争。阿里云一家独大,但也不能高枕无忧。因为公有云市场竞争依然激烈,华为云、腾讯云、百度智能云以及运营商等各路玩家正铆足劲争夺云蛋糕,市场免不了越来越卷,因此从竞争策略来看,阿里云必须降价以进一步提高竞争力。
掀起“疯狂星期四”降价狂潮后,阿里云核心产品已击穿全网最低价成为“真香云”,现在压力来到了友商身上,2024年恐怕各家都要跟着降价了。在汹涌的降价大浪下,二线玩家必须避开阿里云的锋芒,在垂直场景、技术产品和定制服务上通过差异化寻觅生机。如果继续做公有云且跟着头部玩家降价,恐怕会被卷废。
最后,降价是赢得未来的关键战役。
看得更远一些,阿里云降价也是在谋局未来。2024年Sora爆发AGI(通用型人工智能)进一步加速,能够理解与模拟真实世界的AGI将彻底重构千行百业,许多难以实现的应用如机器人、自动驾驶将加速落地,一些见所未见的应用如视频生成、AI办公将爆发式增长。总而言之,更大规模的智能经济将引爆计算需求的指数级增长,特别是大模型训练、视频生成等AGI应用更是需要巨量算力。
然而,传统的云服务成本与算力需求的巨量增长存在矛盾,成本成了AI工业化的一大障碍,谁能降低计算成本谁就可以赢得未来。
AGI时代的计算王者必须兼具高性能与低成本的特性,在芯片领域英伟达做到了这两点因而扶摇直上。在云计算维度,阿里云大降价也在努力构建高性能与低成本的竞争力,包括在大模型AGI计算领域,阿里云已构建业内最繁荣的大模型计算生态,同时在积极探索视频生成计算,比如给追光动画的《长安三万里》提供云渲染服务,电影中水清若空的江夏、大道连狭斜的长安、笙歌迭奏的扬州、白日黄云的西塞等等3D动效的渲染均在云端完成。
总而言之,阿里云大降价于公是推动云计算普惠,于私则有商业竞争与布局未来的考量。
阿里云平均降价20%难道不怕巨亏吗?
如果没有底层的商业逻辑支持,任何行业的任何产品都不可能凭空降价。大降价要么是原来定价虚高,要么是成本锐减——在高度竞争的云计算行业前者显然是不可能的。阿里云大降价的底气源自后者,那就是不断降低云的成本进而“腾挪”出降价空间。
2月7日,阿里巴巴发布的2023年Q4财报显示,阿里云季度营收增长3%至280.66亿元,经调整EBITA利润猛增86%至23.64亿元,创财年新高。在国内公有云服务商上,阿里云拥有业界领先的利润率,由此可见,阿里云本就具备较大的降价主动权。而阿里云拥有高利润率以及降价底气的根本则在于成本的优势。
首先,云计算是典型的具备规模效应的商业模式,用的人越多越便宜。
在公有云市场,阿里云一直稳居中国第一,亚太第一,世界前三。在更大的规模效应下拥有更高的成本优势,进而拥有降价底气。具体来说,阿里云在全球拥有五个超级基地型数据中心,管理着数百万台服务器,构建了一条覆盖全球的云计算网络,在硬件、网络等资源采购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说直白点,阿里云采购芯片、服务器、内存条、存储甚至带宽资源,都可以凭借更大规模订单获得全网最低价。此外,这些年阿里云也在加强软硬一体技术研发,自研硬件占比持续提升,进一步降低了硬件资源成本。
规模效应就像雪球一样会越滚越大。在市场需求扩张基础上,阿里云通过大降价巩固优势,吸引更多开发者用更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成本将进一步降低,这是一个多赢,结果就是云计算整体成本将不断降低,这是摩尔定律的验证。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阿里云已成功将单位计算成本降低了80%,存储成本降低了近90%。
摩尔定律反映出芯片计算性能的不断提升,也在不断推动计算成本的降低,进而使得更多用户能负担得起它们,这在消费电子行业已被验证,比如今天的千元机性能已能媲美五年前最高端的旗舰机,阿里云的大降价在行业发挥的正是“千元机”的作用。
其次,技术是降本增效最有力的工具,阿里云用好了。科技产品普及离不开技术的进步带来的成本的下降,比如电动车普及的根本,就是因为锂电池以及背后的三电系统技术在不断进步。
作为中国云计算的先行者,阿里云通过自研核心技术构建壁垒。从服务器研发到虚拟化技术,到计算、存储、网络等全栈云产品,阿里云软硬一体化的研发体系在不断提高效率,在这一过程积累了业界领先的资源优化能力,可对硬件等资源进行更极致的使用,进而降低了资源的原始成本。比如阿里云拥有中国唯一自研的飞天云计算操作系统,可实现百万服务器级别的资源实时调度,让服务器以更高效的方式满足客户的波峰需求,降低闲置成本、提高计算效率。资源池和客户群越大,阿里云这一套实时调度系统就越能发挥威力、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这是一个正循环。
总之,阿里云坚持长期进行技术投入进而形成了“技术复利”,时间越长这些技术将发挥越多的价值,进而使得阿里云的成本优势不断提高。放眼全球来看,技术领先的云服务商往往具有更强的成本优势,比如云计算鼻祖亚马逊AWS就曾连续三年每年降价12次,连环降价的底气是更大的网络规模和更高的研发效率。
最后,国家政策支持数字经济和智能经济,云计算普惠拥有巨大政策利好。
今天的世界已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我们手机上的每一个应用,坐高铁的每一次人脸验证,在餐厅的每一次扫码支付,在工厂流水线运转的机械臂,在高速上前行的物流车……眼见的一切背后都有云服务在支撑。毫不夸张地说,不论是数字经济、实体经济、智能经济抑或是数实融合的底层,都离不开云。
我国已推出多项政策支持数字经济、智能经济,通过“东数西算”等重点项目推动云计算普惠。阿里云大降价正是积极响应政策,给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和数实融合提供更实惠的计算,推动云计算新一轮“提速降费”,大量企业和用户将因此而受益,让世界更好地迎接汹涌的智能化浪潮。
在新能源行业,特斯拉掀起、新势力跟进、老玩家被动加入的价格战如火如荼,结果是新能源智能汽车的价格被打了下来,说人人买得起不夸张,如今新能源车正进入千家万户。在云计算行业,阿里云扮演的角色跟特斯拉并无不同,但云计算大降价对社会的影响,将更加广泛,也将更加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