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以我国自主AI技术创作的动画片《千秋诗颂》在央视一套18:40档播出。动画聚焦小学课本中的上百首古诗词,从美术设计到动效生成,再到后期成片,均为AI“央视听媒体大模型”辅助制作。
首期播出的是唐诗《别董大》背后的故事——高适与知音离别,留下“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千古名句。
一集看完,团长先说说不足之处。
客观来讲,动画中人物出现时,画面背景模糊,角色的动态表现机械不自然,肉眼也能瞧出不少“AI味儿”。
比起《中国奇谭》《哪吒之魔童降世》等近几年的现象级国漫,算不上一部精致的作品。
尽管视觉观感上有不足,但《千秋诗颂》仍旧值得家长花几分钟的时间带孩子一看。
为什么呢?
首先,《千秋诗颂》首批推出的《别董大》《春夜喜雨》《咏鹅》均出耳熟能详诗词,理解门槛低,适合小朋友利用碎片时间观看。
其次,AI 技术保留了中国传统审美。
Sora问世后,OpenAI在官网上放出了48个Sora生成且未经修改的视频,以及其输入指令。
这是上面这则视频的文字指示:A movie trailer featuring the adventures of the 30 year old space man wearing a red wool knitted motorcycle helmet, blue sky, salt desert, cinematic style, shot on 35mm film, vivid colors.
*中文:这是一部电影预告片,讲述了30岁的太空人戴着红色羊毛针织摩托车头盔的冒险经历,蓝天,盐沙漠,电影风格,用35毫米胶片拍摄,色彩鲜艳。
不难发现,让AI生成视频,需要对颜色、场景、任务进行精准的文字描述。
但咱们的古诗词语言高度凝练,常常一词多义,又尤其讲究“意境”,注重诗人面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产生的情怀展现。这正是AI创作古诗词动画的难点所在。
博主@当铺小说家 用AI制作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据《千秋诗颂》团队介绍,为了让“模型”具备理解古诗词的能力,对其“投喂”了大量精准数据并进行训练,使其生成的建筑、场景以及美术风格都更符合中华传统文化审美。
开篇出现的长安城,便很好地还原了我们对于千年之前繁华都市的想象——地势开阔、建筑宏伟、街道宽阔、灯火辉煌。
几分钟的动画里,出场的人物男女兼有,身上穿着不同样式的唐装。
片中的建筑、酒具器皿、摆件等道具的创作均依据源自博物馆现存文物及图片。甚至,“七星盘”茶具、透雕忍冬纹五足银熏炉等文物也在动画中被还原。
场景中的熏香炉来自陕西历史博物馆“透雕忍冬纹五足银熏炉”的动画复原
孟浩然然桌上的茶具,由人工智能技术动画复原唐代独有的“七星盘”
城门参照唐代丹凤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风格化处理后再创作而成
《千秋诗颂》是AI技术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尝试,孩子们会发现,AI世界里不仅有宇宙星辰、异次元空间,也可以有古色古香的盛唐风韵。
两年前,恐怕谁也想不到,AI进入我们生活的速度会如此之快。
先有ChatGPT横空出世,在各行各业引起大量讨论。家长用它帮助孩子写作业,上班族用它写文案、敲代码,日本作家Rie Kudan用ChatGPT辅助写的小说,甚至获得了日本顶级文学奖“芥川奖”。
接着,AI从只能生成文本信息,升级为可生成图片,不仅生成速度快,其图片质量也让不少美术行业从业者感到“失业”压力;
再到全球首个“文生视频”模型Sora问世,根据文字指令它便能生成一则60秒的精致高清短视频,似乎每个未经专业训练的普通人都成了潜在的大导演。
Sora生成视频
这些变化让我们意识到AI离生活如此之近。
从前,家长只担心AI会“抢”走编程、计算等有既定算法逻辑的工作,文学艺术仍旧是人类的主场。
如今,我们又需焦虑AI如果能胜任文学、艺术、影视等极具创造力的工作,那将来我们的孩子还能做些什么呢?
Sora生成视频
对于AI代替人类创作这件事,星云奖、雨果奖获得者特德·姜曾在《纽约客》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在他看来,每当写作者开始起草一篇新文章时,想要表达自己的挣扎就会出现。利用ChatGPT生成的文章更像一份根据人类现有知识整理而出的模糊初稿,一个原始想法的拙劣表达。
而只有在写作、重写的过程中,写作者才能发现最初的想法,才能意识到自己想说的和写出的东西之间的差距。
即便ChatGPT的写作能力持续进化,这样珍贵的写作体验依旧是难以代替的,也是当人工智能生成的文本所缺乏的东西。
除了写作,最新的Sora等视频生成工具其实也为不少创作者提供了便捷。
博主@“AI疯人院”曾以《西游记》情节为蓝本,利用AI技术制作动画短片《猴王问世》。这段时长约4分钟的视频如果依靠人工手绘需要半年时间,但应用了AI技术后,用时一周便完成了。
《千秋诗颂》制作周期为4个月,在同等预算条件下,按照传统动画制作流程计算,至少需要8个月时间。技术逐渐成熟后,制作周期和动画精细度还将继续加速迭代升级。
ChatGPT、Pika、Runway、Sora等AI工具不断涌现,但新技术并非全然笼罩“替代人类”的危机中,它其实也在帮助我们扩展想象力的边界,并提高基础工作的效率。
在一个AI仍有不足的时代,一个我们“与AI共舞”无法避免的时代,孩子需要拥有怎样的能力才能不被替代?
01 讲故事的能力
会讲故事这件事有多重要呢?用《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的话来讲,人类文明的建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基于大大小小的故事。
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艺术表达,都是在鼓励我们追求并发掘内心最真实的部分,将内心世界以各种形式不受限地表达出来。
静下心来想想,这一两年由AI生成的文章、图片、视频的特点:足以给到视觉上的震撼,却难以在情感层面引起共鸣。
换句话说,AI可以提供海量的信息,但仍旧缺乏讲述故事的能力。
如果这是目前AI的不足之处,那也正是孩子们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面与AI相比,尤其重要的竞争力——它关乎于对世界的观察、对生活的洞见、以及对自我的表达。
02 拥抱新技术的能力
焦虑很正常,对于新技术的恐慌是全球性的。
当ChatGPT刚涌入教育圈时,美国纽约、西雅图等地区的公立校封禁学校网络访问ChatGPT的权限。
但就在几个月后,纽约市公立学校便取消了 ChatGPT 禁令,称:“我们需要让我们的年轻人为即将到来的新世界做好准备。”同时,也将关于AI的内容纳入课程,鼓励学生利用AI进行写作,参与探索AI的活动。
面对新技术的到来,作为家长应该比孩子们更想想清楚一件事:我们的孩子是世界公民,不能永远呆在“舒适圈”里,忽视时代的变化。
就目前、甚至未来的一段时间而言,无论AI又发展出怎样的技能,它本质都是一个没有自我意识的工具,是由我们人类创造出来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只有孩子尝试了解它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建立自己的批判性思维,才会化解困扰,让技术成为自我创造性表达的工具。
03 提出问题的能力
如果将AI定义为一个巨大的知识库,当我们想从AI那里获取某个信息时,必须要提出一个清晰、精准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是一句话,一个单词,甚至是一串代码。
AI的输出质量很大程度上受到提问的影响,这要求提问的人要有良好的逻辑、准确的语言。
同时,AI依赖于已有的知识文本对涉及“新知”的问题进行分析,但它输出的答案并非全然正确,孩子们要有扎实的知识面以及审辨力对AI回答进行验证,才能不被技术“牵着鼻子走”。
文丨嘻 排版丨阿乔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