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河南安阳:动能之变·结构之变·质量之变

作者:金台资讯发布时间:2024-08-02

3000多年前的一处炉火旁,一群精壮的匠人合力将滚烫的金属液倾泻而下,瞬间,每一个线条、每一处凹凸凝固了,饕餮、龙凤在鼎身游走……

这尊重832.84公斤的“国之重器”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庄重又不失灵动。其铸造工艺之精湛、设计之巧妙,散发着“中国智造”的久远魅力。

2024年4月16日,河南钢铁集团安阳基地冷轧作业部炉火正红。这天,他们成功轧制出0.15mm极限薄规格冷轧硅钢。0.15mm,仅仅是一张A4纸的厚度。

硅钢被誉为“皇冠上的明珠”。从成功轧制0.2mm冷轧带钢,到突破0.18mm极限薄规格,再到0.15mm超薄规格产品“百炼成钢”,安阳冷轧的新时代工匠们不断挑战极限。

这场跨越时空的“炉火对话”,是工匠精神的薪火传承,更彰显了人们对生产力的永恒追求。

商人的“智造”基因已刻入骨髓并重组焕新——

今天的古都安阳,围绕打造“一高地一区三中心”,持续实施优势再造战略、换道领跑战略、数字化转型战略,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五链深度耦合,聚力打造“12×5×9”重点产业矩阵,传统产业与现代科技高位嫁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放眼安阳,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路线图”正一步步变为“实景图”,动能之变、结构之变、质量之变的大幕拉开了。

改出新气象——老企业变身梦工厂

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摘自《决定》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战略,往往能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发展新质生产力即是如此。

传统产业是安阳的基本盘。长期以来,安阳产业结构偏重,钢铁、冶金建材、煤焦化占比较高。面对传统产业亟须转型升级的大势,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传统产业升级突围,实施矩阵强链工程,开展动能转换行动。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既有守正的底气,更有创新的勇气。”市委书记袁家健的话掷地有声。

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安阳不仅有信心,而且有禀赋。

信心何在?

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安阳以红旗渠精神为引领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的意见》是全省出台的第四个区域性支持意见,是指导安阳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支持安阳打造区域先进制造业中心,是“三中心”里首当其冲、极具分量的内容;推动安阳市建设高能级现代制造体系,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提出十一条意见;随着国家推动中部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安阳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多重利好政策加持,抢抓重大机遇,把政策利好转化为发展新优势,安阳必须干!

禀赋是啥?

安阳是全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门类齐全,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中的36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1000家,在河南明确重点培育壮大的28条重点产业链中涉足22条产业链。

立足自身禀赋条件,让传统产业焕新,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安阳必须干!

牢牢咬住高端化,传统产业不断升级——

只需用电加热加工,一根普通钢筋就能在河南鼎鼎实业华丽转身,成为供高铁建设的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安钢冷轧电磁新材料二期项目开工,加速安阳市千亿级精品钢及深加工产业集群布局,为全省高端制造业提供强力支撑;沙钢永兴、亚新钢铁、凤宝特钢三大钢铁企业整合升级,打开了安阳市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以安钢冷轧等企业为龙头的安阳先进钢铁材料制品制造产业集群被命名为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

再造智能化流程,“老字号”实现蝶变——

利源集团定制化改造煤化工生产流程,打造出行业首个全流程“5G+智慧工厂”;方快锅炉依托“方快云”远程服务平台,温暖北京冬奥会;河南中烟安阳卷烟厂实施智能化技改扩建项目,实现降本增效。

技术链支撑产业链,活力倍增——

打破国外垄断,疫苗瓶安阳造,实现国内中硼硅药玻市场全覆盖,安彩药玻完成安彩高科转型的“第二跳”;尼普洛(安阳)高端医用中硼硅玻璃注射瓶,广泛应用于血液制品、生物制药、疫苗等领域;安钢永通铸管公司大管热模生产线热负荷试车一次成功,实现铸管产品DN80-DN2600规格全覆盖,填补全省空白。

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的碰撞融合,让安钢、安彩、利源等一批安阳“老工业”变身“新制造”。3年来,安阳市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近200个,传统产业新型化率提升至25%左右。“腾笼换鸟”,让豫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变轻、企业焕新、产值提升,变幻出气象万千。

只有夕阳技术,没有夕阳产业。只有把“家底”盘活,扬长避短,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才能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在守正创新中砥砺前行,传统产业焕新之路就在脚下。

激活新动能——软实力换来硬实力

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摘自《决定》

从3000年前的“玄鸟生商”,到打造一座会“飞”的城市;从敢想敢干创造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到新时代“修渠”工程……

安阳是一座创新之城,处处律动着创新的脉搏。

创新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创新引领群链提质,打造以创新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突破“卡脖子”制约,不断攀登科技高峰,国产高科技产品安阳造,层出不穷的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硬核科技与现代产业的紧密结合,让安阳用科技硬实力凝聚起发展新动能。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在科创板上市的翔宇医疗,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中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专利20强企业;从生产型企业向研发型企业转变,豫鑫糖醇全球市场占有率34%,“论剑”全球甜味剂市场;不断突破技术壁垒,把原料药杂质含量从0.1%控制在0.05%以内,东泰制药卖全球指日可待。

围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安阳锻压数控与华中科技大学等多所院校合作,制定了锻压领域4项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在世界叫响“中国锤”;“与世界同步”的林州光远新材,用10年时间建成电子材料领域的“红旗渠”,成为全球最大的超细电子纱和超薄电子布制造基地;兴阳光电、旭阳光电、曲显光电等项目也迅速集聚,填补全省高端显示新材料领域空白。

坚持全链条创新,软环境提升软实力——

科技创新“金十条”,构建创新生态,激活“一池春水”,助力企业研发活动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全省首创的安阳创新大脑上线运行,为企业提供科技资源共享和“一站式”精准服务;安阳智慧岛打通智慧“动脉”,让科技、人才、资金聚集融合,激发创新内生动力;深化“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优化“一岗一房”引才举措,筑巢引凤,实现从“吸引集聚人才”到“人才引领发展”的质变。

创新无止境,探索无止境。要掌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动权,必须拿出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韧不拔的定力,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高能级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要素,以高水平梯次培育机制壮大创新主体,以丰厚的招才引智政策留住用好创新人才。

安阳的一组组数据,蕴藏着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密码:安阳市现有高新技术企业38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66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74.64%,居全省第三位。目前,安阳市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33.15亿元;招引博士后等青年人才、本科以上潜力人才2.6万人,共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4个;作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和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近3年共支持重大科技专项52项,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295项。

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速融合下,安阳的厂矿车间、院所企业开出“创新花”、结出“产业果”,激荡起澎湃新动能。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创新,已然成为新时代安阳更鲜明的标识。

闯出新路径——“含绿量”得出“含金量”

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摘自《决定》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背景下,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生态环境建设任务依然艰巨。

这方面,安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含绿量”距离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差距不小。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以绿色发展为指引,提升产业“含金量”,是安阳面前的不二选择。

绿色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聚焦《意见》提出的支持安阳探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安阳市加快布局绿色产业,培育绿色动能,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打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绿色建材产业链,积极发展氢能产业,成功纳入河南省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初步形成了涵盖从制氢、加氢到车辆制造、车辆运营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绿色支撑。

低碳转型,能源先行——

全球首创零碳甲醇成功点燃杭州亚运会主火炬,零碳甲醇燃料来自吉利控股集团和河南顺成集团共同投资的绿色低碳甲醇工厂;艾尔旺新能源成功挂牌“新三板”;未势能源新建氢能全产业链智慧生态项目一期投产,并依托氢能智慧管控平台,构建氢能全产业生态链,抢占国内氢能产业发展新高地,努力打造安阳标杆。

绿色技术,不断突破——

“吃”进去废旧塑料瓶,“吐”出来涤纶短纤,河南加佰加化纤科技年产30万吨涤纶短纤项目让塑料瓶变废为宝;中粮面业冷热联产,在挂面生产领域首次实现能源综合利用,成为去年全省10个引领绿色低碳转型典范之一;在国家级绿色工厂利源集团,一块煤实现“七十二变”,可衍生出9大类70余种高附加值产品;不仅在利源,顺聚、鑫泰焦化企业产品也向精细化工、能源化工全面转型,安阳市焦化企业非焦产品产值比重超60%。

绿色制造,乘风破浪——

采用天然气清洁能源生产瓷砖,处理后的工业废水池可养鱼,入选第五批国家级绿色制造名单的贝利泰陶瓷,被誉为“中国的另类工厂”;高晶铝材每15秒产出一只铝合金轮毂,制造工艺、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德力“大力牛魔王”站稳全国新能源微卡市场,新能源物流车破浪出海;以德力新能源等新能源车为龙头,“链”动比亚迪线束、比亚迪齿轮、克能锂电等绿色项目,形成核心零部件、整车研发、生产、制造全产业链,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以绿为底,“碳”寻新路,必须加快绿色产业布局,进一步推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把优势变胜势。

如今,安阳市产业“含绿量”更高了,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也大幅提升。截至上半年,安阳市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617.9万千瓦,居全省第一;安阳市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增至31家,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3项,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家、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3家,绿色制造体系创建总数位居全省前列。

一幅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画卷正徐徐铺展:绿色产业集群崛起,绿色动能不断焕新,绿色生产力正裂变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为强市建设擦亮了绿色生态底色。

跑上新赛道——安阳“质造”变“智造”

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

——摘自《决定》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工智能+”作为新的发展战略,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3月,安阳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进工作会举行,8个数字化转型重大项目集中签约,近千家规上工业企业主要负责人集中参加培训,安阳市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正式上线启动,接入试点企业13家……全面吹响了安阳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冲锋号”。

“未来产业距离我们并不遥远,有些领域可能只差临门一脚,就能抢占新赛道、再造新优势。”市委书记袁家健语重心长地说。

未来产业决定产业未来。安阳立足自身的空域优势、副氢优势、智能制造产业链优势,布局落地低空经济、氢能与储能、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

人工智能赋能多元化应用场景——

“天上看、云里算、掌上管”,全省首家千亩无人农场喜获丰收;30秒快速换电、全天候不间断运营,新石器无人车深耕无人配送赛道,亮相上海进博会;空中快递小哥上岗,安阳市首条无人机点对点物流测试航线开通;“数智人妇好”现身、数字化召唤甲骨文“回家”、裸眼3D和LED成像技术让文物开口“说话”,智慧文旅让“诗和远方”触手可及。

人工智能“链”动产业集群——

搭载智能机器人系统,把数智化引入传统中医,翔宇医疗“链”动上下游企业近百家,百亿级康复产业集群在中国康复设备之都安阳悄然崛起;全国首个5G泛在低空测试基地、全国首个无人机电磁兼容实验室、全国首个半开放式无人机动态检测风洞,从无人机产业园到蓝天实验室,围绕低空经济产业链图谱,聚焦整机制造和关键配件生产,无人机研发制造、培训服务、检验检测、空中管理已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人工智能推动产业能级提质——

轻舟智航无人驾驶巴士首车在安下线;河南犀重新能源环卫车搭载智慧环卫系统,将科技与环保完美融合;走下数字化、智能化防腐生产线,兴成轨道高垫板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成为全国首例高原高寒高速新材料。

如今,作为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人工智能+”在安阳市布局的未来产业赛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截至上半年,安阳市有省级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47个、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项目)10家、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3家、省5G应用场景示范项目6个。

创新决胜未来。未来已来,人工智能推动生产力飞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必将带动安阳迈向更加智慧的明天。

塑造新优势——新项目链接大市场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摘自《决定》

项目是增长点,产业是增长极,未来新图景靠一个个项目支撑。一幢幢长高的建筑、一个个长大的新项目、一座座现代化车间……无不洋溢着新时代安阳奋力前行、百舸争流的热情,描绘出一幅工业老城蝶变重生的新图景。

优势产业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和基础。正如市委书记袁家健所说:“培育壮大的8个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是我们优化结构、转换动能的关键抓手,也是安阳市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领域、主阵地、主战场。”

以新提质、以质催新,一大批重点项目加速推进,张开双臂拥抱更大的市场——

滑县大潮炭能“年产3000吨超级电容炭”、攀冉医疗“基于生物芯片的新型药物筛选”、云洹无人机“空中基站应急通信”、亿能机器人“积木式机器人柔性生产线”等一批战新产业的“青苗企业”破土而出;红旗渠·太行山大型实景演出项目,将为全域旅游和安阳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添彩;安阳嘉泰悦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00万台(套)可穿戴智能终端产品项目,将打造全省最大的现代化3C数码电子产品生产基地;年产1000万芯公里数字通信光纤光缆及配套附件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建成投产,智能化光纤将实现“安阳造”;上海迪赛诺利华甾体激素原料药生产项目设备到位,正在调试,将打造面向全球的甾体产品高端CDMO生产“旗舰基地”……

7月11日,安阳市第十三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共签约项目54个,投资总额621亿元,其中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3个、投资30亿元以上项目4个,涵盖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型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重点产业领域;27个“开工一批”项目中,产业项目占比保持60%以上,战新产业项目占比近30%,为安阳市产业升级、动能转换提供了新的有力支撑。

以新赋能,以质致远,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梁八柱”正在加速崛起——

8个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风生水起:以光远新材等为龙头的电子新材料企业,追逐创新的脚步与世界同步;以翔宇医疗等为龙头的康复医疗设备,“链”动上下游百亿级产业集群;以兴阳光电等为龙头的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不断“碳”索新路,助力安阳成为全国高端显示新材料重要生产基地;以德力新能源等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破浪出海,带动全产业链集聚发展;以安钢冷轧等为龙头的先进钢铁材料集群筑巢引凤,晋级“国家队”;以无人机产业园等为龙头,低空经济助力安阳这座会“飞”的城市乘势高飞;以安彩光伏新材料等为龙头的新能源转型焕新,实现高质量“深蹲起跳”;以林州重机等为龙头的智能装备制造业一再突破高端技术,填补国内国际市场空白……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主领域在形成,主阵地在巩固,主战场在拓展……“八大金刚”气势不凡,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赛道上,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征途中,安阳全力以赴、加速疾奔。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是商朝开国君主成汤的盘铭,今天这句话成为我们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写照。

向新,是永不停歇的追求;

向绿,是矢志坚守的底色;

向智,是打开未来的钥匙;

向未来,是我们的初心与远方……

从初心出发,安阳期待远方,安阳行则必至!(安阳市委宣传部供稿 作者:高扬 黄亚明 刘云丽 李杉)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