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从制造2025到新型工业化,百度们别再“赋能”,而要“共生”

作者:星船知造发布时间:2024-11-15

加快实现许下的诺言

一个问题在近期常被提及:为什么现在不太听人说“制造2025”了?是悄然翻篇了么?

这样问的朋友多半没看过《中国制造2025》的原文——因为答案很简单:

到2025年的制造业整体目标已经完成。其中多个目标,如“宽带普及率”、“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都已提前完成。

图说:节选自《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

第一步,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

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

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也就是说,按照规划,咱们还有十年时间努力成为制造业强国队伍里的中等生。

这样看,到2025年的目标定得还有点保守呢。

从硬指标看,宽带普及率,规划是到2025年达82%。但我们2023年就超过110%了。根据信通院数据,2024年1月至7月期间,我们百兆普及率已达94.8%

在广袤的农村:到2024年底,我国农村宽带接入用户数预计超过2亿。

在数字基建名列全国首位的上海:申城有着深厚的通信设施基础,也是全国率先建成双千兆宽带的城市。今天上海杨浦区已建成全球首个“万兆云宽带示范小区”,上海正加速推进万兆小区规模覆盖。

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规划是在十年内下降34%。但我们仅从2022年数据看,就已经比十年前的2012年下降了36%。

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规划是2025年1.10件,现在重点领域在2020年就达到了2.38件。

产业上,新能源汽车、船舶等高端制造的海外市场份额显著上升:

锂电:2020年至2023年期间,中国以外地区锂电池市场份额增加了40个百分点。

新能源汽车:2020年至2023年期间,中国以外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增加了15个百分点。

●海关总署11月7日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中国汽车累计出口528.5万辆,同比增长24.8%。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出口辆(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522.1万辆)。

船舶领域: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3年1至12月,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0.2%、66.6%和55.0%,以修正总吨计分别占47.6%、60.2%和47.6%,前述各项指标国际市场份额均保持世界第一。

我国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120亿元增加到了2023年的39.9万亿元。中国高端制造业在全球供应链中已占据重要地位。

用“飞跃式”增长来形容中国制造业是毫不夸张的。

是时候展望更高目标了。

source:unsplash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就是信息化工业化的融合发展。

科技含量不高的工业不能被称为新型工业。经济效益差的也不是新型工业。做不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也不能被成为新型工业。

《星船知造》注意到,此前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的重要指示。参会企业既有三一集团等制造业企业,也有中国移动等运营商企业,百度等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也来了——

新型工业化,就是实体制造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

数字经济“上半场”:以消费互联网为主要增长点,我们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数字经济在消费端已无处不在。外卖、网购、电子支付涌现,中国成为全球唯一一个“出门只用带一部手机”的国家。

2023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指出,“十四五”我们已有5项指标快于预期:其中一项就是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上半场中,腾讯、百度们都由小做大,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4年二季度我国互联网上市企业运行情况》报告显示,二季度末,中国9家企业上榜全球互联网企业市值TOP30(30强)。中国互联网企业市值排名前十位的是腾讯控股、拼多多、阿里巴巴、美团、网易、京东、携程集团、百度、快手、腾讯音乐

以上10家企业市值占中国互联网上市企业比重的79.5%他们全都自消费互联网中走出——

1,先是由“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共同托举而起:

国家顶层设计的“家家通电,村村有网”+ 全国人民日益蓬勃的物质文化追求——电商、短视频等产品和模式才能随着不断加快的网速和越来越多的用户一起接踵而至。

2,通过搜索等核心业务手握大量资本后,再开启投资并购的氪金模式。

现在,到了数字经济深入产业的下半场关键时刻。

全球产业链重组一日紧迫过一日。

也到了对中国互联网企业,不仅要看其财富价值增速,更要看其技术价值增速和如何发挥其技术价值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时候。

source:pixabay

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建设中,中国正加紧编织一张数智化的全供应链网络

今天,所有互联网企业都必须在这张网中找到自己的新定位。

网的明线是我国已形成的全产业链工业体系:

截至2023年11月底,我国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48.3万户,较2022年底增加3.2万户——数以万计的工厂、企业组成了我国各产业高效的供应链网络。

同时,随着不断扩建的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在中国和周边国家如印尼、柬埔寨、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以及和非洲大陆都形成了更庞大的供应链网络。

网的暗线是网络上所有实体制造和数字产业融合打造出的“数智生态”。

微观看就是一家家企业的数智化转型升级。中观看是随着越来越多企业的转型升级,上下游企业能有更好地进行信息反馈、更低的运输、储存成本。放到更大的维度,就是产业集群彼此间形成更强的互补、更高效的协同和进化。

source:pixabay

网络上所有企业的高效协同会带来更低的生产成本和产业创新(企业成本的50%-75%都直接受其供应链的影响)。而正是成本、创新优势让今天中国的产品在全球市场中极具竞争力。也为全球市场的用户带来更优选择。

我们此前文章《越过非洲的青山》中,中国矿企正是凭着中国制造的合力,让美国企业在遥远的非洲大陆很难在成本效益上和中国企业竞争。

在更多领域——

中国锂电:

中国锂电池生产成本平均比海外同业低28%-56%(高盛2024数据)

中国功率半导体(IGBT):

在相同制程节点下,国内功率半导体生产成本平均比海外同业低3%-5%(高盛2024数据)

中国工程机械与空调:

生产成本方面,中国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平均比海外同业低8%-46%;

中国国内空调生产成本平均比海外同业低10%-30% (高盛2024数据)

source:giphy

今天,所有企业都必须在这张网中找到自己的新定位。

实体制造企业要针对性地进行数字化升级、智能化改造,向科技企业迈进。

互联网企业靠平台佣金、增值服务、金融服务赚钱的同时,要反哺技术迭代、积累人才、推动技术创新,向科技企业迈进——和实体企业共同提高产业端的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

做不到的就要掉队。

source:pixabay 

几乎所有头部互联网企业——包括百度、阿里云都表示正投入数字经济下半场的建设中。

李彦宏在百度世界2024上说,百度是中国人工智能的扛旗者。AI未来会有两大应用方向:一个是智能体,另一个,就是是产业应用

在制造业中,指向的是数字化和智能化。可以是数字基建,也可以是智能工具——中国制造业的升级方向一定是朝向劳动力依赖程度更低、技术附加值更高的生产方式转变。

但眼下相关的概念实在太多:大模型、大数据、云计算、算力底座……让人眼花缭乱。不妨就抓一个重点:

所有这些技术都不能“单出”,而是要被用在各个工业领域,和具体场景做结合。

加快实现那个早已许诺的目标。

不是赋能,而是共生

如何让中国几十万B端制造业企业都用上数字化、智能化工具?

目前“国家队”已经把地基打好。

一是我们打造了全球最大5G网络。

5G是AI落地的支撑,AI的运算、数据储存和传输都需要5G的支持。

●高速率和低时延的特性,这使得工业场景中实时、精准的数据传输成为可能。

●通过5G网络的加密和认证机制,可以确保工业数据的安全传输和存储。

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建成5G基站337.7万个。

北美地区5G基站约34万个

欧洲地区5G基站约 36 万个

韩国 5G 基站超 22 万个

日本 5G 基站约 16 万个

工业5G上,我国“5G+工业互联网”项目已超过10000个,在全国25个主要沿海港口中5G应用比例达92%。在20强煤炭和钢铁企业中的应用比例分别达到95%和85%。

5G应用逐步从头部企业向产业链上中下游扩散至中小企业。

二是算力基础设施不断构建,算力地图正在形成。

我国已布局8大算力枢纽节点 、10大国家数据中心集群。

8大算力枢纽节点:京津冀枢纽,长三角枢纽,粤港澳枢纽,内蒙古枢纽,宁夏枢纽,甘肃枢纽,成渝枢纽、贵州枢纽。以及分布在这八个枢纽的10个算力中心集群。

三是中国电价优势。

得益于我国统一规划与建设电网带来的规模经济性、以及成本管控较好,单位电量运维费较低、加之近年来电网市场化改革和中央国务院减税降费决策落实,2023年世界各国工业用电平均电价为每千瓦时0.151美元,中国平均电价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数字化地基已经夯实。

那么,全国人民共同托举起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在数字经济下半场走到哪一步了?

source:unsplash

“赋能是一种傲慢。”

这句话是《星船知造》和制造业企业聊起数智化转型,聊起互联网企业时,听到最多的一个表达。这些企业有第一梯队的锂电企业、有自动化布局最早的主机厂,也有位于江浙、广东的员工不到百人的工厂老板。

他们分属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有两大阵营——具有先发之势的大型企业和处在初期的中小企业。

有些头部企业提升品牌形象,大手笔投入智能制造;

中小企业看重降本增效的眼下效果,选择小步试探;

链主企业表示身为行业领军企业,做好数实融合责无旁贷。

很明显,在企业发展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环节,对数智化的需求都不尽相同。

但他们都提到一个点,在打破数据孤岛这件事上,不存在互联网企业“赋能”自己,只有共生,才可能共赢。

source:unsplash

先看头部企业数智化情况。

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建成62家“灯塔工厂”,占全球灯塔工厂总数的40%——包括由AI控制整个工厂运作的隆基绿能嘉兴基地(全球光伏行业中唯一“灯塔工厂”)、宁德时代中国溧阳工厂、海尔智家中国合肥及青岛工厂等。

灯塔工厂: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具有榜样意义的“数字化制造”和“全球化4.0”示范者,代表当今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

同时我国培育了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我国制造业头部企业的数智化已经走在全球前列。

但不止一位相关制造业人士告诉我们,当下互联网企业能提供的大模型技术、云计算服务等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还是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更多是前期的积累、探索和准备。

“谁赋能谁还不好说呢。”

以工业领域经常提到的“打破数据孤岛”为例——

狭义的数据孤岛,指同一家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系统间的数据无法有效共享。

更广义的数据孤岛,一个产业链、价值链上无法做到“端到端”打通:比如链上有供应商无法实时共享数据、有企业无法实时了解需求变化等。

如何打破大型企业内部的数据孤岛?目前全村的希望在AI大模型。

这种数据孤岛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同一家企业中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再到营销售后,所有流程中的软件属于不同系统——企业管理用ERP、制造执行系统用MES、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客户关系管理CRM……每个系统又各有几十甚至上百款软件,各司其职、各自为政,数据自然不可能打通。

如果可以通过同一个大模型去调用所有数据,同时该大模型训练出来的数据也可以去反哺技术迭代,就能做到让企业内部的数据流动起来。

百度有“文心大模型”、阿里有“通义千问大模型”、腾讯有“混元大模型”、抖音有“云雀”和“豆包”——但所有大模型都必须先构建数字化底座,拿到真实、可靠、可用的数据是一切的基础。

互联网企业拥有大量消费端数据——生活场景中,消费者平均一天就能通过打车、叫外卖、网购、在线社交等产生1.5GB的数据。

但生产场景的数据是深水区——数据在全产线流通,机器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数据都能被记录。

一位化工行业人士告诉我们,互联网企业目前还不太可能深入工业企业的核心生产端——生产端很多数据并不是图文数据,而是一些温度、液压数据,采集和处理难度都很大。对于行业头部企业来说,这都不是怕不怕know-how外泄的事儿,而是互联网企业对这些行业缺乏认知,一窍不通。

盘旋于这类核心生产环节数据空间的,仍然是深入自动化领域的工业巨头。这些自动化企业的优势是在诸如钢铁、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耕耘数十年——和行业客户拥有基本信任。这种彼此信任和对客户痛点的理解,是高筑起的行业壁垒。

此外,自动化企业也都在研发、推出自己的大模型。包括中控技术推出了首个面向流程工业运行优化与设计的AI大模型;西门子和微软合作开发PLC(工业控制装置)代码生成工具,将AI大模型融入控制环节等。

同时,类似宁德时代这样的头部企业有资金实力,通常会选择自建云,或者自研大模型。星船知造此前从宁德时代了解到,宁德时代研发CFMS智慧厂房管理系统,自动获取厂房系统和设备运行数据。宁德时代也入股工业智能化企业安脉盛,成立子公司宁德时代润智软件。同样,中创新航也自研了私有云平台。

大企业选择将核心know-how和数据握在手中。目前互联网大厂在头部锂电企业面前,并不具备太多优势。

大模型时代,宁德时代开始建自己的超算中心。同样建立自己超算中心的还有链主企业比亚迪,比亚迪也已自研大模型(璇玑AI模型)。

source:pexels

互联网大厂对头部制造业企业的深入更多集中在“前后端”——比如销售环节的服务、售后环节的客服、图文整理、设计等。

比如,根据百度世界2024相关数据,目前百度文心智能体平台帮助比亚迪销售线索转化率提升119%,联想互动率提升89%。

而在生产环节,则集中于那些“能教会”、数据相对公开的环节,常见的就有后端的“质检”、“安全预警”等环节。

此类合作中,头部制造业企业也往往拥有更高话语权。

互联网企业的优势之一是资金

一位国内自动化行业资深从业者告诉我们,制造业内急需模型人才和算法人才。但制造业企业相关人才的待遇比不过互联网大厂。

“百度、阿里两三百万挖一个算法人才,不算什么。但对传统制造业来说,百万年薪已经很高了。”

根据全国工商联发布了“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及《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民营企业中,研发投入排名前三的是华为、腾讯、阿里巴巴。

华为:2023年华为研发投入达到1647亿元,占全年收入的23.4%。华为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权专利超过14万件,累计公开专利超33.6万件,在全球ICT领域、尤其是5G方面积累创新成果。

腾讯:2023年研发投入达到640.78亿元。截至2023年底,腾讯在全球的专利申请总数超过7.5万件,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云技术、大出行、即时通讯等领域。11月13日晚间,腾讯控股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腾讯三季度的研发开支达到179亿元,同比增长近9%。

等待一个反哺的时刻。

source:pixabay

想要深入行业,目前来看,中小企业对互联网企业的开放度是大于头部企业的。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以及数据孤岛形成的原因更为多样。

中小企业作为中国工业最庞大的参与者,其数字化程度决定着一条产业链的协同效率与发展韧性。但相比数字灯塔的大型企业,我国大量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进展还远未能链接起国家产业中最底层的一片数据孤岛。

比如集机械、电子、计算、储能等多项技术一体的新能源汽车,其产业链上有上游关键材料的赣锋锂业、华友钴业,核心零部件的头部企业宁德时代(电池)、国轩高科(电控)、大洋电机(电机)、多家整车厂,更有大量生存于汽车喇叭、座椅、汽车玻璃等产业链上的中小微企业。

此前媒体报道根据684家中小企业的调研数据:超过60%中小企业数字化设备连接率低于40%。一半的中小企业的信息系统覆盖率低于40%,设备联网率低于40%。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尚处于初级阶段。

表面看,很多中小企业“数据孤岛”的原因在于:脆弱的资金链与真金白银的转型投入成本之间的矛盾。

不敢:数字化转型在很多中小企业内部,其实相当于二次创业。风险是实打实的。

和实力雄厚的头部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手头没有多少“活钱”。面对数字化改造带来的弯道超车,业内戏称“大公司上中台钱没了,小公司上中台公司没了”。

不能:数字化收益只有越过了某个临界点后,才会出现质变。因此让小企业比大企业更缺乏耐力,也不能坚持,最终放弃数字化改造。

source:pixabay

《星船知造》此前走访了珠三角、浙江数家中小型制造业企业后,认为“不敢”和“不能”背后的原因在于“不会”——决策者只要能拿捏准数字化的转型力度,总能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转型工具,究竟是全套MES系统,还是只需要一个OA软件或协作平台。

一些中小企业往往将自动化、智能化、数智化的表现全部概述为数字化,从而模糊了他们与数字化之间的层级关系。

四化之间,数字化是智能化与数智化的先天基础,为智能化与数智化提供数据源动力。自动化是数字化的实现结果。

因此,惊叹于大型企业的“黑灯”工厂,一些中小企业主认为数字化转型就是要“机器换人”,一定要引进自动化生产线。

但其实今天的数字化不能简单理解为“机器换人”,它是在多个链条、多个环节中同步推进数字化。

对科技企业来说,中小企业真正需要的是得到更多低门槛的数字产品支持——使用成本更低、使用难度更低。

在上海,2022年5月,以华为云、金蝶、用友、泛微、契约锁、迅响和恒驰等为代表的科技企业,迅速集结成一次未命名的联盟行动,给疫情防控期间的中小企业递上了理想的数字工具——小快精准且成本低。

在防疫领域,借助数字哨兵,为公共场所的安全登记、流调、隐私安全提供解决方案;

联合银行、金融合作伙伴为中小企业提供优惠服务

联合技术合作伙伴提供一站式办公升级——OA、ERP、财务、电子签和远程办公服务——云桌面、云会议等。

而10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中起领头作用的头部企业,开始向平台企业转变,将产业集群中散乱的中小企业串联成线,分摊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成本和风险压力。

如在中小企业林立的日化行业,品牌市场长期被外资挤占,头部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关系长期局限在经销和供应商的二元分化中。中小企业埋头完成着来自上游品牌的经销任务,或机械地承担起品牌加工、代工的刚性需求,孤立在品牌的数字化进程之外。

对此,头部企业立白躬身入局,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搭建了日化智云行业平台,将原材料供应、包材、加工厂等上下游资源在平台整合。建立起行业数据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随取随用”的服务,手把手教会中小企业分析消费者需求,定制个性化产品,搭建自主品牌与开拓新市场。

就像传统制造业中的传帮带方式,头部企业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接力赛中,不仅接下了最后一棒,还拉来了更多赞助。

source:giphy

在广东,《星船知造》看到了中小企业的工厂工人如何用自己最熟悉的方式在工厂创新。

钇虹精密,一家生产Type-C连接线接口的小企业。

这家企业将工厂里需要的一些数字化功能,如订单会签、生产进度统计等全都放在了企业微信里。由于多年使用微信,工人们几乎马上就接受了以企业微信为载体的“产业数字化”——不复杂、不高深。半年后,钇虹精密通过实现了工厂生产制造流程的实时可视化。

上文我们提到过,中国制造的全供应链网络优势非常明显——国内千万个工厂组成了各产业高效供应链网络。

这张网上的每一家企业都是一个“点”,无论企业规模,越多个点进行数字化改造,就能让上下游企业享受到更多的降本增效。当上下游协作信息、数据都能被第一时间互通有无,“中国制造”的生产速度、调整速度就能大大加快。

source:giphy

面对中小企业在算力时代缺钱搞“基建”的难处,运营商也正抹平尽力现实世界里的山川异域。

中国电信全面实施“双千兆计划”,布局中小企业双千兆数字工厂,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针对中小企业用户,中国电信推出了多项专属优惠举措,包括为速率100M以下的企业普通宽带免费提速至100M,互联网专线速率50M以下的中小企业和制造业用户免费提速至50M,IPv6单栈互联网专线给予95折优惠,云主机、云办公类业务等应用免费体验使用3个月等。

上海的临港算力群是国内首个投入正式运营的国产单池万卡液冷算力集群,也是业内领先的全国产化云智一体公共智算中心。通过中国电信打造的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务平台,企业可以享受到更普惠的算力供给。

数字产业前行的意义,为的是世界本该是平的。

尾声

工业实力不强大的国家不可能出现强大的科技企业。 

软硬结合,从来是一个相互成就的过程。 

那些最能让我国中小企业低门槛实现数字化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也最有机会一路陪跑—— 

初创期的小企业使用小而轻量且容易上手的数字化工具。之后,企业规模持续扩大,提供数字化工具和解决方案的互联网企业也同步拥有了具体行业的认知积累。 

这一过程中,赋能是一种傲慢。唯有共生,才能共赢。 

(杨璇对本文亦有贡献)

主要参考资料:

[1] 工业经济跨越式增长 制造强国建设步伐坚定——新中国成立75周年工业发展成就综述.新华社

[2] 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工业经济运行亮点纷呈.人民日报海外版

[3]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报告.腾讯研究院&腾讯营销洞察

本文基于访谈及公开资料写作,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星船知造”(ID:xingchuanzhizao),作者:严方方,36氪经授权发布。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