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以下简称“广外”)承办的2024年广东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暨第17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粤港澳大湾区赛(以下简称“大赛”)成功举办,来自粤港澳大湾区138所高校的5102件作品参赛,参赛师生增至近2.5万人,规模空前,人工智能应用成最大的亮点。
这是广外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参赛办赛的第九年,全校共有来自46个专业537名师生参赛,18组作品获得国家级赛奖项,包括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8项。其中,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师生团队获得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
一场大赛的背后,是高校培养人才模式的体现。
人工智能时代,广东高校如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成高校教学主流。近日,南都记者专访广外教务部部长、大赛组委会副主任陈金诗教授与广外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大赛组委会副主任王常吉教授,聚焦该校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及教改方案。
广外大学城校区航拍图。
“未来,AI将会像office的普及使用一样。在学校、在课堂为学生扎下AI知识基础,将来他们到工作岗位上就能快速上手了。”陈金诗认为,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是大势所趋。
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广外有基因,也有决心。
作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广外人才培养体系始终聚焦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面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服务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全面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广外立足特色,决心教改。
“我们决心要全面推行人工智能通识必修课。”近日,陈金诗多次与各学院开会,正在规划制定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在顶层设计上,从2025级学生开始,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作为必修课,所有的学生都要学人工智能相关课程。
据透露,上述规划方案中,还将采取AISP模式,即AI for specific purposes(专门用途人工智能),个性化设计符合不同专业特点和学生未来发展的人工智能课程,形成广外特色的人工智能课程群。
紧跟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一体推进通识课程改革,面向全校所有学生,实施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层次人才。
高层次人才培养,离不开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广外在培养跨学科复合型学生,同时也在培养跨学科复合型教师队伍,比如教师发展中心为教师提供数字化转型的相关培训等,“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在这次面向人工智能的教学改革中,承担了重要使命。”陈金诗说道。
广外一学生经过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门口。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是广外唯一的工科学院,设立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软件工程系、网络空间安全系、信息技术教学部、实验中心三系一部一中心,建有17个专业实验室及多个科研教学支撑平台。
今年9月,该学院获批新增1个实验室,即数据安全治理与隐私计算广东省工程研究中心。
“这是深度融合网络空间安全、法律、管理学等交叉学科的研究基地。”广外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大赛组委会副主任王常吉教授介绍道,“我们扎根计算机学科,服务其他各学科‘新文科’专业建设。”
钟灵毓秀,树道林荫,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门口,有一行醒目的字:特色树品牌,协同育人才,实干出成效,创新求发展。
“广东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成果汇报专题”系列报道
本期采写:南都记者 李芷琪
摄影:南都记者 张志韬 冯宙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