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智融合 赋能新质”上海交通大学大零号湾论坛日前举行。来自金融、能源、信息、医疗等行业的专家学者就绿色生物制造创新,大零号湾建设发展、产融创新智库建设、科技产业创新人才培养、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等主题进行深入解读和探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大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樊春海表示,合成科学是分子创制的核心和基础。随着化学和生物学领域的发展与技术进步,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之间出现由点到面的快速融合和相互促进的趋势,为合成科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机遇。以合成生物学为基础,利用生物组织或生物体进行大规模物质加工与物质转化,是一种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先进生产方式,也是提升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之一,生物制造将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
上海交大大零号湾专项办公室主任、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大零号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柳宁表示,大零号湾的目标是打造世界级科创湾区。为破解“不想转、不敢转、不能转”难题,上海交通大学率先全面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改革试点,建成成果转化“一门式”行政管理服务体系,构建灵活多样的成果转化模式,协同学校各有关部处制订配套保障政策。目前,“大零号湾”区域内共集聚硬科技企业4000余家,其中交大系“教师圈”“校友圈”“朋友圈”科创企业占比高达60%。同时,他还介绍了“大零号湾一公里孵化器”、“大零号湾”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重要推进举措。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党校常务副校长、培训中心主任李立表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非常重视创新人才培养,根据技术人才成长规律,贯穿人才成长的各个阶段,为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技术人才指定针对性的培养计划。
上海交大全球创新研究院院长胡洁作《绿智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主题报告。首先,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背景下,他提出全球创新研究院的发展战略,并以“双碳板块”“新能源板块”的院长工程为例,诠释了创新驱动发展的4.0解决方案。然后,以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为主线,他阐述了两者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最后,他对科技创新驱动绿色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做了展望。他倡议通过产融结合和产教融合,实现科技创新驱动绿色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同绿色化的深度融合,形成绿智产业智库,最终构建全球绿智产融创新解决方案。(经济日报记者 李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