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海内外顶尖科学家和青年科学家云集大湾区。当天,“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在广州南沙举行。各国政府代表、国际组织代表、国际著名创新企业家以及金融界专家等各界人士与全球科学家一道,为共同推进中国及世界科学事业发展、更好地造福人类贡献智慧。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多年来,大湾区作为中国科技创新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区域之一,持续推动创新资源高效集聚,已拥有超过7.6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并成为顶尖高科技人才的聚集地,形成了从科技研发到成果产业化的“闭环式”发展。从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到打造深港河套、粤澳横琴“两点”及广深港、广珠澳“两廊”,更具竞争力的大湾区全球化科创新生态正逐步成型。
如今,伴随“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的到来,外界期待这一共商共享全球科学发展与合作的高端平台持续赋能大湾区在国际舞台展示国际一流湾区独特魅力。
合作:国际顶尖科学交流平台赋能科学互鉴
中国式现代化以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则以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当前,中国正通过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而“大湾区科学论坛”正是这片“中国科创高地”践行科学开放、交流与合作的缩影之一。
作为大湾区国际顶尖科学交流平台的佼佼者,“大湾区科学论坛”集全球科学发展对话、智库科学决策、科技金融合作、科技创新实践、科创人才集聚为一体,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智力支撑,为大湾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持续供能。
“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效果图
2021年,首届“大湾区科学论坛”就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逾百位院士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共同探讨世界科学发展趋势及其对未来的影响等重要话题。强化粤港澳三地和全球的科技合作,共同应对面临的挑战,成为了论坛专家们的广泛共识。几年来,秉承这一共识,“大湾区科学论坛”持续推动粤港澳及全球科技合作。伴随论坛带来的更多机遇,由广州、深圳、香港等大湾区城市发展而来的科技集群也实现了加速成长。在今年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GII)百强科技创新集群”中,“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5年居全球第二位,为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打造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保障。
2024年,“大湾区科学论坛”以“开放科学 勇立潮头”为主题,旨在更好地激发大湾区创新活力,推动粤港澳及全球科技合作向纵深方向推进。依托这一国际化高端交流平台,大湾区将以开放科学为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以勇立潮头为动力引领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大湾区在全球科技生态链中的地位与作用,为打造粤港澳及全球科技合作的下一个里程碑提供澎湃“向新力”。
发展:产业集群崛起推进智力“闭环式”进程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不仅是广东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也是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重大决策。在此过程中,科创是重要的赋能元素之一。
作为“智力云集”的国际化平台,“大湾区科学论坛”多次发布主旨报告,为大湾区乃至全球科技发展方向建言献策。2024年,论坛更将围绕新质生产力、开放科学、碳中和、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前沿科学话题和领域设置若干个主旨报告,为大湾区及全球多个前沿领域的科技创新提供新思路。在论坛“智力”加持下,大湾区以“智”促“质”,实现了产业集群的迅速崛起,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的转化载体和应用场景,也为科技创新新生态的形成搭建了关键落点。
统计显示,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中,粤港澳大湾区内就有7个集群入围,正成为推动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大湾区还对前沿科技基础研究和示范性应用领域给予大力支持,推进前瞻性谋划布局前沿技术和未来产业,通过科技孵化器、加速器等方式加速关键技术创新、技术供给和产业应用,在生命健康、新材料、数字科技等代表新科技新产业发展方向的领域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
高质量的产业集群让大湾区的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数据显示,2022年,大湾区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等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总合同金额达到121亿元,同比增长9.8%。迄今,大湾区正在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道路上越走越实,有效构建高效、顺畅的全过程创新链。
广州城市现代化景象
创新:打造世界一流人才中心持续注入原动力
人才队伍建设既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性支撑,也是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多年来,大湾区都将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视为为科技创新注入原动力的关键,并将打造世界一流人才中心视为持续推进科技创新的重中之重。
经过多年发展,人才已愈发成为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及建设全球化科创新生态的重要一极。通过优化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提升人才服务水平等方式,大湾区持续增强人才吸引力及职位供给能力。《粤港澳大湾区产才融合指数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2-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职位供给和人才供给数量均居全国城市群第三位。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超50%人才供需集中在互联网/IT/电子/通信、专业服务和制造业。《报告》认为,产业人才供需相对集中,既是粤港澳大湾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也是成果。
随着人才的加速培养与引进,各类高端技术机构纷纷在大湾区落户。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鹏城国家实验室、广州国家实验室的建设,不仅为大湾区汇聚了一大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科技创新人才,解决了许多重点产业技术难题,还为推动大湾区嵌入全球生产网络和世界城市网络提供了有效支撑。
2024年,“大湾区科学论坛”也将人才作为交流互鉴的重要议题,并通过设置“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技能人才供需对接分论坛”,为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助力大湾区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同步发展提供具有推广性的参考。外界期待,“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能够更好地发挥人才汇聚作用,为大湾区进一步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全球化科创新生态探索可持续的人才路径。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陈伟峰
庆哥说 2024-11-11
知产观察力 2024-11-11
多奥科技 202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