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北京全面推行非现场监管 2026年非现场检查量占比将超六成

作者:央广网发布时间:2024-12-22

央广网北京12月22日消息(记者 庞婷)通过AI智能摄像头就能全方位监管工作人员的操作是否规范,相关数据会实时同步至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管系统中,执法人员只需通过电脑、平板电脑、手机就可以对企业进行监管检查。这是北京市正在全面推行的非现场监管,通过视频AI识别、设备感知、物联感知、数据比对、大数据筛查、远程检查、网络巡查、企业自主提交材料等8种非现场监管方式,让“无感监管”走进各行各业。据悉,在科技赋能的加持下,北京市计划到2026年将实现非现场检查量占比超过60%。

12月20日,记者来到丽华快餐看到生产区域已全部安装监控摄像头,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监控。“以前我们需要拿着文书一家家去检查餐厅后厨情况,现在借助‘互联网+明厨亮灶’,只要在屏幕上一点就能迅速掌握后厨食品加工过程,不去现场就能完成检查。”海淀区羊坊店市场监管所副所长王卉告诉记者,现在用电脑或手机登录“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事中监管系统”,只要点击屏幕,就能迅速掌握后厨食品加工过程,不去现场也能完成检查。

执法人员正在用平板电脑对餐饮企业进行非现场监管(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以餐馆后厨为例,地面是否有水渍、厨师是否正确穿着操作服、是否正确佩戴厨师帽及口罩、是否存在抽烟行为,甚至夜间是否有老鼠活动,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AI摄像头都能够自动进行精准识别并发出预警。”王卉说,执法人员接收到预警信息后,会对疑似违法行为进行初步判断。如果情节非常轻微,执法人员将与企业直接进行微信沟通,由企业自行整改;如果出现较为严重的违法行为,执法人员将立刻赶往现场进行执法。

今年以来,北京市全面推行以非现场监管为标志的数字化监管改革,就是要重点解决过去传统“巡街式”“拉网式”检查存在的无效、低效检查问题,要求各监管部门充分探索运用视频AI识别、人工智能、大数据筛查等技术手段发现潜在的风险隐患,以科技赋能推动实现向“数据监管”的变革。

针对市场监管部门全新的非现场监管方式,海淀区一家集体用餐配送企业表示,“市场监管执法人员通过摄像头远程发现问题后,会及时进行指导改正,我们员工的自觉性提高了、操作更规范了。”

北京交通行业一体化综合监管系统(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据介绍,非现场监管推行半年以来,已取得显著的实践效果。北京市交通委应用多种非现场技术资源,动态监管驾驶员培训全过程,通过汇集全市80家驾培企业系统数据资源及相关部门监管数据资源、视频监控等感知体系,促进企业服务规范化、透明化,增强远程监管、动态检测、预警防控能力,打击缩减学时、“黑驾校”等违规违法行为,有效回应解决群众关切。

东方时尚驾校的智能监控中控系统(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在北京交通行业一体化综合监管系统上,网约车、货车、驾校、4S店等23个行业都被监管在内。摄像头监控到违法行为后,系统会自动分配给相关执法和监管部门进一步核实处理。

北京海关也在亦庄海关、中关村海关等对辖区企业试点远程视频检查,这种模式大幅提升查检效率,缩短货物通关时间。

“您好,我们是亦庄海关查检一科关员,现对你公司产品进行视频查检。”北京海关所属亦庄海关近日通过视频连线对北京金华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申请出境的一批促黄体生成素(LH)检测试纸(胶金体法)进行检查,仅用时5分钟,该批货物便获准放行,踏上“出海”之路。北京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也是目前北京地区采用远程属地查检模式进行查检的货值最高、数量最多的出境D级特殊物品。

亦庄海关查检一科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亦庄海关辖区内已聚集约9000家生物医药企业、研究院等单位。今年,亦庄海关已对388批次、货值138.27万美元的出境D级特殊物品实施查检。由于企业分布较广,需求较高,通常一天只能赴几家企业进行现场查检,新模式大幅提升查检效率。”

“通过推行非现场监管方式,政府部门进一步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率,同时推动企业充分自律自治,不断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