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代小佩
记者12日获悉,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高佳维博士后与其合作导师戎昭金研究员、魏勇研究员等首次刻画了火星电离层中的磁场和电流分布特征。相关研究论文近日发表在《自然·通讯》。
火星感应磁层电流体系示意图,其主要由磁层顶电流体系和磁尾电流体系构成。
与地球一样,火星也存在大气,存在由太阳电磁辐射加热驱动的高层大气潮汐风场及电离层。但与地球不同的是,火星没有全球性的偶极磁场,却广泛分布着较强的岩石剩磁。外部太阳风会直接与火星大气或电离层发生相互作用。
那么,火星是否也存在与地球类似的电离层电流?假若存在,其物理成因是否也与地球电离层电流的一样?
此前,有不少学者推测火星应该存在类似地球一样的电离层电流体系。有人提出火星的电离层电流体系是由电离层上面的太阳风驱动。也有人提出,火星高层大气的中性风场会驱动电离层电流。“包括我国祝融号在内的火星表面磁场探测器的观测数据都证实了火星表面磁场是存在着日变化的,但目前人们依旧缺乏对火星电离层磁场或电流的直接认识。”戎昭金说,“为了了解火星电离层电流的真实分布特征,我们开展了此次研究。”
为了避免岩石剩磁对空间电流体系的干扰,研究团队根据MAVEN卫星的观测数据进一步计算了电离层中电流、电场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火星电离层电流主要沿着水平方向分布,而垂直方向电流强度较小。
研究团队发现,火星电离层中同时存在着两种电流体系。一种是由电离层上方的太阳风直接驱动的电流,其主要沿着太阳风电场的方向,并呈现出晨昏不对称性。另一种是由电离层下方的中性潮汐风场驱动的电流,其分布与火星大气中性风场的分布形态近似相同,由晨侧赤道处沿高纬度传输至昏侧赤道处,并伴有季节性的电流强度变化。
此外,他们还提出了一种利用电离层电流来反演火星大气平均风场的方法,其结果与火星大气环流模式导出的风场结果在全球分布上非常接近,证明了利用卫星磁场数据反演大气风场的可行性。
火星电离层高度的磁场(a-f)和电流(g-l)在太阳风电场坐标系下分布。(a-f)电离层高度磁场三分量在150km和250km的分布规律。(g-l)电离层高度电流三分量在150km和250km的分布规律。
此次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太阳与火星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过程,以及火星大气离子的加速和逃逸机制。“此外,还可增进对非磁化行星空间环境形成机理的理解,对研究诸如金星、泰坦以及系外行星的空间环境也有一定启示意义。”论文第一作者高佳维表示。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