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江苏科技大奖有哪些“创新基因”?

作者:金台资讯发布时间:2024-11-08

金秋时节,江苏科技创新收获丰盈果实。在11月7日召开的全省科技大会暨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2023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颁发:265个项目获省科学技术奖,16名人才获省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省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9家企业获省企业技术创新奖。

从原始创新到技术突破,从成果转化到规模应用,江苏高校、院所、企业的科技工作者们,勇立潮头、锐意进取,围绕“四个面向”开展全链条创新,燃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引擎。

数十年磨一剑,提升原始创新力

基础研究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近年来,江苏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38项基础类获奖项目,持续提升了江苏省的原始创新能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定强荣获“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他从事望远镜和天文光学研究长达65年,主创了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大视场望远镜LAMOST,提升了我国天文光学水平,使江苏成为国内天文光学水平最高的基地和国际上三个主动光学中心之一。谈及原始创新,他表示,一是对科研工作的浓厚兴趣,二是对民族振兴的强烈渴望,“中国科学家完全可以靠自己创新,做出国际领先水平的望远镜。”

东南大学生命健康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柴人杰,既是省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也是一等奖项目“通过基因治疗恢复耳聋患者听觉功能”的第一完成人。柴人杰介绍,这个项目包含理论与技术上的创新,实现了生物信息学、病毒学、药物工艺学、临床医学等多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很多难题,“我跟学生们说,困难没有决心大,只要有决心,再多的困难我们都能克服”。该项目研发的耳聋基因治疗药物,已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证。在全球耳聋基因治疗领域,柴人杰带领团队实现了领跑。

潜心基础研究,要甘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剑。获一等奖的“水稻重要品质性状形成的分子遗传基础”项目第一完成人,扬州大学副校长、农学院教授刘巧泉说,为让米饭更好吃,团队在30个国家和地区收集了近万份水稻种质资源。“水稻里有几万个基因,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把需要的基因找出来,相当于大海捞针。作物遗传育种的每一项研究都经过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虽然枯燥,但意义重大。”经过20多年的努力,刘巧泉项目团队自主创建了一批兼具优良外观和食味品质的新种质,选育了4个优质高产新品种,相关成果被国内育种单位广泛应用。

加强技术攻坚,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从获奖项目的落地应用情况,可以看到江苏省科技创新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支撑新兴产业发展上,勇挑重担、勇于担当。

核电对改变我国能源结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有着重大意义。作为目前最先进、最安全、最具经济性的商用核电站,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对防护涂层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具备更强的耐辐射剂量、更长的使用寿命、更高的安全等级。此前,由于关键材料设计开发难度大,该领域长期被国外垄断。

“我们联合常州大学、上海核工院等5家单位开展了产学研用联合攻关。”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亚君介绍,团队多年来攻坚克难,终于解决了核辐射环境下涂层60年极限使用寿命等3个难题,掌握了7项核心技术,建立了4套产品体系,形成了35项技术成果,在“国和一号”、海阳核电站等30余个重大核电工程应用。“项目获得一等奖,激励着我们继续聚焦国家需求,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未来产业持续攻关,贡献新价值。”朱亚君说。

安全高效充电,是促进电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获一等奖的“电动汽车与充电设施安全高效一体化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建构了一个“车桩安全高效一体化运行系统”。

项目第一完成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高级专家袁晓冬介绍,项目历经8年联合攻关,取得一系列创新,其中“异构车桩充电服务互联互通”技术,实现了各品牌、型号电动汽车“不挑桩”可靠充电。目前,该项目建设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互联互通平台,已在全省13个设区市应用,并与国家级平台贯通;研发的高效率直流充电桩,应用于“十纵十横两环”为骨干的全国高速公路快充网络工程、充电场站等;研制的电池管理系统应用于56个品牌的178款电动汽车,装机量迈进全球前五。此外,项目已发布14项标准,包括4项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

获奖占近四成,企业勇当创新主体

科技创新有力支撑着产业高质量发展,其中,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日益凸显。获奖项目中,企业牵头完成104个,占近四成。

车联网产业发展中,面临跨域信息协同、自动驾驶安全保障、车辆群集高效管控等难题。南京莱斯网信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完成的一等奖项目“车路云一体化车辆智能驾驶与协同管控关键技术及应用”,积极开展企业为主导的联合攻关,突破上述瓶颈,率先构建起全自主化的“车-路-云”软硬件产品研发体系。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开发了中国首款L4级无人驾驶小巴“阿波龙”,在8个国家级和省级车联网先导区、10家智能网联汽车龙头企业成功应用。系列产品与车型出口至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2年新增销售额156.15亿元、新增利润7.74亿元。

获省企业技术创新奖的通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总部位于南通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企业。该公司建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高端研发平台,与30多家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并牵头组建了江苏省首个半导体创新联合体。记者获悉,公司近3年研发投入累计约37亿元,营业收入在2020年突破百亿元后,连续3年实现大幅度增长。截至去年底,公司营业收入在同行业中排名全球第四、国内第二。

同样获得省企业技术创新奖的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科创板首家工业视觉装备上市公司。成立19年来,公司以机器视觉技术为核心,开展测量、检测和制程等方面的应用,主要服务电子、汽车、半导体等工业领域。“这个奖是对企业综合创新实力的充分肯定,对企业加快发展是一个很大的鼓舞。”代表公司领奖的副总裁曹葵康说,“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不断推进工业视觉装备领域的技术进步,更好地服务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蔡姝雯 徐冠英)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


Copyright © 2025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