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比亚迪牌人形机器人要来了?

作者:潇湘晨报发布时间:2024-12-17

据中国证券报 比亚迪“机器人团队”开始招兵买马了!近日,比亚迪发布的2025届具身智能研究团队专场招聘信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据悉,该团队已开发完成工艺机器人、智能协作机器人、智能移动机器人、类人形机器人等产品。

加码机器人赛道

据介绍,比亚迪具身智能研究团队通过深入挖掘公司规模化的应用场景需求,开展各类机器人本体及系统的定制开发,不断增强机器人感知与决策能力,推进具身智能在工业领域的加速落地应用。

比亚迪此次将面向2025届全球高校硕士、博士毕业生招聘具身智能研究团队成员。境内院校毕业时间为2024年9月—2025年8月,境外院校毕业时间为2024年7月—2025年12月。

需求专业主要包括机械类、自动化类、力学类、计算机类、数学类、电子信息类、电气类等。岗位涵盖高级结构工程师、高级机器人工程师、高级感知算法工程师等。研究方向包括深度学习、控制算法、感知、交互算法、人型机器人、四足机械狗等。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比亚迪工厂已启用人形机器人。10月中旬,优必选正式发布全新一代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S1,并已成功进入比亚迪汽车工厂进行实训,与L4级无人物流车、无人叉车、工业移动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管理系统协同作业。

据悉,WalkerS1在尺寸上与真人相当,身高为172cm,体重为76kg,具备负载15kg行走的能力。彼时,WalkerS系列已获得来自车厂超过500台的意向订单。

人形机器人迎来内外催化

近年来,随着AI技术更新迭代,机器人应用范围拓宽、技术优化,多家大厂纷纷入场布局具身智能赛道。

近日,小米集团核心创始团队创业的大模型机器人公司——小雨智造完成了新一轮融资,投资方为北京信息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此次融资将用于加大研发力度,推动产品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

此前,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宣布正式运营,并与16家具身智能相关企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华为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首期方案计划将整合华为各部门的具身智能相关能力,共建具身智能大脑、小脑、工具链等关键根技术。

造车厂也有涉足。广汽集团于2022年初开始涉足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在具身智能机器人涉及的传感器技术、控制系统、人工智能算法等多个前沿技术领域,均已掌握核心技术,实现关键零部件全栈自研且成本可控。据悉,广汽机器人研发目前已进入第三代,全新人形机器人计划12月底正式对外发布。

此外,小鹏汽车、特斯拉等也开始通过投资或自研的方式,将业务触角延伸至具身智能领域。其中,小鹏汽车已经对外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小鹏Iron机器人,该机器人以仿人结构设计为特点,身高达到了178厘米,体重70公斤,并配备了62个主动自由度,使其动作更加灵活自然,已经正式进入小鹏汽车工厂工作,承担起组装等生产任务。

据深圳市高工产业研究有限公司预测,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1.58亿元,到2030年有望达38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61%。

华安基金表示,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业,有望迎来内部政策+外部巨头共同催化,进入国内外整机厂商双轮驱动阶段。

相关新闻

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

据央视 市场监管总局12月16日宣布对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管理。自2025年3月1日起,开始受理认证委托;自2026年8月1日起,未获得CCC认证证书和标注认证标志的电动汽车供电设备,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充电基础设施已经成为服务百姓出行需求的重要补能设施。公安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4亿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有2472万辆。根据行业统计,截至2024年10月底,全国充电桩(枪)1188万个,其中,公共桩339万个,私人桩849万个。未来几年,伴随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充电基础设施的需求还将继续增长。

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也面临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设备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安全标准不统一、运营服务不规范等问题受到各方高度关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具有电压高、电流大、工作时间长、安装使用环境复杂等特点,一旦企业对相关标准和质量管理要求理解执行不到位,就可能生产出问题产品。”

通过实施CCC认证,可以对电动汽车供电设备防触电、短路保护、耐火耐燃等关键安全指标进行严格测试,并对生产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开展持续检查,有效防止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产品流入市场,切实筑牢产品质量安全屏障。

为给企业留有充足的调整工艺设计、消化库存产品、申请CCC认证等各环节时间,公告设置了1年5个月的过渡期,明确自2025年3月1日起,有关认证机构开始受理认证委托;自2026年8月1日起,未获得CCC认证证书和标注认证标志的电动汽车供电设备,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同时在确保认证质量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将积极采信企业已有的国际认证等检测认证结果,降低企业认证成本、缩短认证时间。

市场监管总局将持续凸显CCC认证保安全底线本质属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构建完善源头严进、过程严管、风险严控不断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确保人民群众买得放心、用得舒心。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