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在这里,看钢筋铁骨如何秒变贴心小棉袄

作者:南方都市报发布时间:2024-12-27

1. 万德昌自主研发的康养型具人形机器人-飞燕。

2. 万德昌研发的“具人形机器人”。

一个机器人揪着耳朵把猪拉出猪圈,还能凭一己之力,抱起猪塞进车里;同时,它还是插秧的一把好手,耕田、拔萝卜更是游刃有余,这可把网友乐坏了,纷纷表示:真有这个神器,我贷款都买下来。尽管后来证实这只是AI合成的视频,但人们对未来机器人能够承担更多生活任务的憧憬却越发强烈,比如辅导孩子功课,或是照顾年迈的老人,几乎是人类科技的“终极梦想”,那么,谁将成为推动这一梦想照进现实的关键力量?

种子选手

“仰能提起千斤重物,俯能捏起绣花针”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数据显示,中国工厂安装的生产机器人数量居世界首位。作为“中国工业第一城”,深圳在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上具有先天优势,而宝安更是深圳这一优势的“拿分”的种子选手。有人形象地说,如今宝安的机器人“仰能提起千斤重物、俯能捏起绣花针”,这背后是宝安区工业家底厚实和机器人企业不断创新与突破的生动写照。机器人的广阔前景正被更多的人看到,越来越多的产业“弄潮儿”加速而来。

在107国道西南侧,一个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建筑群引人注目,这是来自广东省首个专精特新总部的手笔,在今年8月入驻宝安专精特新总部,深圳市万德昌创新智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德昌)董事长兼创始人邹元华说,选择入驻这里,是因为彼此“志趣相投”。“我们的客户来自全球各地,机场离这只需要十几分钟车程。”除了区位优势外,“减‘房租’、送补贴,省下的钱正好可以用来搞技术攻坚。”配送机器人是邹元华在机器人领域投石问路的第一步,康养机器人才是他的“梦中情机”。

近年来,智慧养老正快速发展。但老年人照护的精细化产品并不多,钢筋铁骨的机器,如何被一步步训练得像贴心“小棉袄”?在万德昌位于专精特新总部基地的实验室里,一群年轻人正围绕一款名为“飞燕”的机器人埋头攻关,讨论如何优化其功能,以便更好地照顾老人日常生活起居。在紧挨着实验室的装配间里,摆满了大大小小金属圆柱体——它们都是“关节”,被工程师从一个个零件和一块块电路板组装拼接起来,成为机器人能做出灵活动作的关键支撑。

机器人产业是硬件属性比较重的先进制造业,深圳本土产业链零部件供应体系强大,非常利于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宝安又是深圳产业链最为完备的地区,不出宝安,就可以直接找到供应商和部件。

“制造机器人最好的时代来了,我希望我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邹元华说。

抢占高地

宝安机器人企业数全市第一 孵化培育上下游企业超320家

走访宝安多个企业,大家最大感受都指向一个词——信心。而信心的来源,邹元华给出了答案,站在“巨人肩膀”上,宝安机器人的发展如“探囊取物”。

宝安作为深圳的人口大区、产业大区、国土大区,长期以来,人们看到了这头“大象”的块头大,但是骨架之下,宝安不同梯次的经济生态结构早已丰满起来。近年来,宝安加大创新型、专精特新、瞪羚、独角兽、小巨人、单项冠军等企业的培育力度,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正式公示2024年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通过名单,深圳上榜企业共有100家,位居全省榜首。其中,宝安区有29家企业获此殊荣,排名全市第一。还有一组关键数据值得一提,截至2023年底,深圳经营范围涵盖机器人的企业数量达59498家,从区域来看,宝安区机器人企业数量最多,占比达23.93%。这意味着,深圳每5家机器人企业至少1家来自宝安,这是厚积薄发、乘势而上的“开挂”。

然而作为机器人领域中复杂度最高的产品,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聚焦产业、空间、科技、人才、资本、政策、服务等资源要素,打造产业园2.0版本,是宝安区的答题技巧之一。在这里,市场提需求,研发团队“按图索骥”攻克技术难关、推动产业化生产,左手接课题,右手拿订单,已经孵化培育机器人上下游企业超320家,展现了宝安在机器人产业领域的强大孵化能力与产业集聚效应。值得关注的是,今年3月,华为宣布将把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落户大前海,携手宝安、前海打造具身机器人产业高地。不久前,深圳公布了十大人工智能集聚区,西丽-石岩人工智能集聚区、前海湾人工智能集聚区均与宝安密切相关,这进一步凸显了宝安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地位。“邹元华”们的信心的确不是空穴来风。

迎接机遇

宝安应立足全球视野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器人产业集群

作为这个集新技术、新材料、高端制造于一身的新产业变迁的重要参与者,宝安是观察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视角。

《深圳市培育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要将宝安区打造成为覆盖机器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应用示范的机器人全链条集聚区,宝安也明确提出要“围绕工业互联网等迅速发展的新技术、新业态,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无人机等重点领域”。对宝安而言,这是“急”还是“机”?

细盘下宝安的“家底”,不难发现,宝安区在机器人产业的技术实力与创新能力方面深藏功与名。该区域汇聚了诸如大族激光、劲拓自动化等在工业机器人及服务机器人领域内占据领先地位的多家企业。宝安通过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成功构建了一套以企业为核心的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并加速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步伐。截至2023年,宝安已有智能机器人创新平台14个,其中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宝安制造业的基础、需求、集群效应以及转型升级都为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实践空间,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宝安的工业家底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现了闭环。

“‘坚定自信’这四个字说麻了,在宝安,天时地利都有,而且深圳企业都自带科创基因,我们要在机器人的风口造风口,造出纯种中国机器人。”深圳机器人协会副秘书长谭维佳认为,宝安需要精准识别、深度挖掘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的关键阶段。宝安应立足全球视野,深化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器人产业集群。同时,要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的交流合作,引进吸收全球领先技术,并结合自身特色进行本土化创新。

采写:南都记者 潘莹瑜 摄影:南都记者 霍健斌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