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中秋节:期盼团圆,不止中秋

作者:淘漉音乐发布时间:2024-09-17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

今年的月亮,不仅仅是圆那么简单,它将带来一场“超级加倍”的满月盛宴。

据天文学家们观测,今年的中秋月,将是近年来最为接近正圆的一次,几乎可以说是“完美无缺”。

中秋节回家团圆、赏月,是每个中国人血液中的情结。

可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和家人欢聚团圆似乎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地域的遥远,工作的忙碌,大家越来越身不由己,回家的路变得遥不可及。

生活仪式感越来越少,日子越过越平淡,很难再找到当初的纯真和美好……

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的中秋,各家各户都充满了对节日的期待,尤其是小孩子们。

攒了一整年的口水,终于在中秋得到了释放。

长辈们早早就开始准备,精心挑选贡品,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用团圆饭,然后是摆贡品、上香、磕头……

那时的月饼,没有现在那些华丽的礼盒包装,也没有五花八门的口味选择,大多是传统的五仁馅,里面夹杂着红绿丝。

就是这简单的味道,却蕴含着家的温暖和团圆的幸福。

饭后,孩子们提着纸灯笼在月光下追逐嬉戏,小心翼翼地不让蜡烛烧到灯笼,那份纯真的快乐,是长大后难以复刻的回忆。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走遍了大江南北,看过无数次月圆,但总觉得嘴里的月饼少了些什么。

或许是因为缺少了家人的陪伴,或许是因为再也回不去的童年。

《云边有个小卖部》中有一段对中秋节的描写,刘十三、王莺莺、程霜、球球四个人在一起过中秋,“一家四口”在院子里的桃花树下喝光了一整坛子酒。

刘十三说:好多年了,高考后,第一次回老家过中秋,也是第一次和这么多人一起过中秋。

他心想,如果这样能让王莺莺开心的话,以后每年中秋,他还是回来好了。

后来他才知道,这是自己陪外婆过的最后一个中秋节。

电影《岁月神偷》里,上世纪60年代,生活在香港的一家四口,靠开鞋铺挣钱,维持生计。

中秋临近,妈妈拿了很多月饼回来,小儿子很期待。

但很快发现,这些月饼都是送给别人的,他们一家四口只能分到两个。

日子很苦,所以这一丝甜显得格外珍贵。

随着时间的流逝,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大家的生活水平。

购物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物资的存储也变得轻而易举。

曾经稀缺的物品变得触手可及,曾经复杂的事务变得简单明了。

团聚的形式也不再局限于面对面,而是电话、视频通话,甚至一条简单的短信。

节日的仪式越来越精简,到最后连对过节的一丝期待都不复存在,才发现似乎丢了什么。

物质的丰富,让我们感受不到月饼、团圆饭带来的的喜悦感,仪式的缺少,让中秋变成日历上平平无奇的一天。

传统节日的淡然,一代一代人的仪式感也渐渐离我们远去,特别是对于这一代的孩子们。

据专家调查,许多10后对历史事件、传统节日的了解和认知正在逐年下降。

《小王子》说,仪式感是现在常被人遗忘的东西,它能使某个日子区别于其他日子,某个时刻不同于其他时刻。

缺少了仪式感,中秋也就失去了它的灵魂。

都说“故乡容不下肉身,他乡留不住灵魂”,异乡的游子们努力打拼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但这些代价是父母花白的头发,佝偻的背影。

成年人的世界,充满了太多无奈。

出租屋里,有人彻夜不眠地工作;街道上,外卖小哥在车流中穿梭,争分夺秒地送外卖,生怕错过送餐时间;还有在大环境下被裁员,失业的人……

异乡的中秋,没有家人的陪伴,这个节日便失去了它原有的温暖和意义,变得和任何一个普通的周末没有两样。

那块在异乡品尝的月饼,似乎也少了那份家乡的味道,多了一丝乡愁。

有一部王全安导演的《团圆》,写尽了在大时代背景下普通人的悲欢离合。

王全安导演说《团圆》作为一个艺术片,表达了他个人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不管我们遭遇了什么,即使因为这些遭遇我们难以团圆,团圆也仍旧是值得追求的,这是一个信仰。

生活在会有许多挫折和困难,只要有家的支持,父母的鼓励,就有了面对一切的勇气。

树上的桂花开了,故乡的亲人在盼望了,月亮圆了,人也该团圆了。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